我曾經在這裡問過大家。可惜給的答案不是很多。為了父母的期望,為了心中的夢想,為了好奇和好強,等等等等。反正,我們來了,用大立的話來講,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真的只有「失敗者」才能回頭么?到底什麼是成功?在世俗的眼光里,「功成名就」四個字是最好的寫照。可是環顧我們的周圍,又有多少似乎 「功成名就」的人,成了真正意義上的looser?美國給了相對公平的機會,中國人憑藉勤奮和聰明,幾乎都在或長或短的時間裡取得大部分美國人所沒有的 「成就」,可是為什麼,總覺得中國人「神氣」不起來。老美開著破鏢客比你開賓士還要威風;老美一家六口吃救濟,比你賺六七萬的年薪還要快活。你抱怨這個國家不給你「安全感」,的確,要得到和原住民同樣的生活條件,新移民的付出相對艱辛得多!別的不說,「身份」問題就會把人掐得死死的,找工作的第一句,人家先問你是不是公民,然後就問,是不是永久居民?等到你擁有了和老美一樣的選舉權,也許你忽然發現:世界是空的。
因為美國不是你的。
美國不是你的,因為你的皮膚不夠白;
你的言語不夠溜;
你的牛排不夠生;
更叫人可氣的事,當你拼死拼活「功成名就」了的,很想讓所謂的「主流社會」對你「刮目」的時候,老「鏢客」從你的「賓士」身邊呼嘯而過,根本不賣你的帳!
活得象個人樣!做邊緣人未必要擺出「邊緣」的姿態來。我非常喜歡那些快樂的老美。我喜歡和那些重回學校的老兵聊天,我喜歡聽教學樓里的清潔工談理想,我喜歡在高速公路上看貨車司機調皮的笑容。不管他們從事著怎樣的工作,他們都可以對自己充滿信心:我會成功的。也許這「成功」不過是想買一輛新一點的二手車,也許這成功不過是想去夏威夷度假。而他們目前的信用卡,可能還是赤字。我一直奇怪於為什麼那麼多的美國人「自我感覺良好」?後來我才明白,美國從基礎教育開始,就要人學會「活得象個人樣」。你可以自私,但不能侵犯別人的利益;你可以自負,但請尊重別人的權利;你可以驕傲,但在你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比你更有資本驕傲。這種「信心」教育,當然也有很多負面效應,但是有一點是勿須質疑的,就是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即使長輩教授,也沒有權利去「批評」,即使百萬富翁,也沒有權利去「施捨」而要人感恩戴德。每天都可能產生百萬富翁每天也可能產生跳樓者的地方使很多平常人反而認清了自己。他們不再人為地去設想「敵人」,而是盡情地熱愛生活。有錢可以開賓士,沒錢就開二手;有錢可以去夏威夷看日出,沒錢就開了破車去追日落。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