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美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比較
[列印本頁]
作者:
相逢_一笑
時間:
2005-7-24 05:38
標題:
美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比較
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最好的公立學校同學費最昂貴的私校在大學升學率方面相差無幾,不過從整體表現來看,私校還是領先公校10到20個百分點。
美國的應屆高中畢業生目前正陸續收到所報考常春藤或其他名牌大學的入學通知書。如果接到的是厚厚的信封,可能是錄取通知書,加上獎學金,或助學金的申請材料;如果收到的信是薄薄的,多半得到的是被拒絕的通知。
對那些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名牌大學的家長來說,再高的代價也不算高。當美國嬰兒潮一代人的孩子到了上大學的年齡時,升學競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許多私校學費兩萬*
許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是進入名牌大學的最佳保證。而這些私校的學費已經漲到了歷史最高紀錄。現在私校學費2萬美金一年是平常事,名氣響點兒的那幾所私校,通常達到2萬5。
但是,最昂貴的私校是否就真的比學費便宜些的競爭對手更物有所值呢?同最成功的公立學校相比,這些最昂貴的私校表現又如何呢?
*華爾街日報調查*
華爾街日報最近以「名校錄取的代價」為題進行了一項調查。選擇了10所名牌大學,其中7所為常春藤大學,它們是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達特茅斯、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和康乃爾大學,以及波莫納學院、芝加哥大學和杜克大學。
華爾街日報說,他們無法獲得8所常春藤大學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和西部最知名的斯坦福大學2003年的入學名單,因此哥大告缺,並以西部另一所對SAT分數要求相仿的波莫納學院代之。
接受調查的高中學校以畢業班人數超過50、並有20個以上的畢業生進入了這10所學校為對象。因此就沒有包括那些小班制的精英私校。調查對大約11,000名2003年應屆畢業生所在的130所母校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若以進入這十所名牌大學的百分比高低為序,名列第一的是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私校聖安學校。該校2003年畢業班共74人中30人進入了那十所名牌大學,比率高達百分之41。入學率最高的公立學校是紐約市的亨特學院高中,免收學費,入學率為28%。前75名中學費最高的私校是新罕布希爾州的聖派克學校,學費為31,125美元,入學率同亨特學院高中一樣為28%。該校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的母校。
*昂貴私校物有所值*
以入學百分比高低為序,前32名中,除了亨特學院高中名列第9外,全部是學費在2萬到2萬5上下的私校。從華爾街日報調查列出的75所學校排名中看,自第32名以下直到第75名的後半段,除了其中有6所為私校,其餘全部是免學費的公校,它們的入學率高至18%, 低及3%不等。
由此看出,私立學校收取昂貴學費是有其通往名牌大學的價值所在,畢竟私校進入名牌大學的比率整體上絕對高於公立學校。
*學費不一定和升學率成正比*
學費的貴賤也並不絕對反映了私校入學率的高低。華爾街日報列出了前十名「物有所值」私校的名單,也就是說以學費與入學率之比最高為標準。拔頭籌的仍然是聖安學校,該校2003年的學費為20,500美元,入學率為41%;第十名是北卡州的Durham Academy,2003年學費為14600美元,入學率為22%。
在公校進入十所名牌大學中名列前茅的,除了第一名的亨特學院高中,第二是維吉尼亞洲的傑佛遜科學與技術高中,2003年畢業班人數401人,74人進入十所名校,佔18%。紐約市的史岱文森高中名列第三,2003年畢業班共719人,119人進入了十所名校,入學率為17%。
*亨特學院高中好中選優*
丁宇寧是總部在紐約的金融公司Marsh的風險管理技術工程師。他說,在紐約,每年被亨特學院高中錄取的比率已經成為衡量一所公立小學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他回憶說,他兒子丁家坤是2002年考入亨特學院高中的。報考亨特高中首先必須在5年級的全市統考中名列前茅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取得資格,然後要在3000多名競爭者中成為最後被錄取的200名優勝者之一,確實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難事。
丁宇寧:他們學校那一年好像是有11個人有資格去考,畢業班總共是四個班,大概是100個人左右,錄取了兩個。
丁宇寧說,亨特高中經費主要從市立大學系統撥出,因此近年來一直面臨經費短缺的狀況,家長會經常要求家長為學校的維修和學生的課外活動進行捐贈。
丁宇寧:所以說亨特學校的經費是非常的緊張,以至於經常要家長出錢出力,捐款。
*華人送子女進最好的公校*
華人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常常可以從他們對子女進入美國名牌大學的期待上看出。但是他們一般不傾向於把子女送入私立學校就讀。他們寧可搬遷到房地產稅昂貴,因而教育條件比較優越的所謂「好學區」,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公立學校就讀。
*錢少也能上哈佛*
紐約世界日報顧問孟玄,1986年獲哈佛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錄取為一年研究員,後來他的兩個在公立高中畢業的女兒先後以全校第一、第二的優異成績被哈佛錄取。孟玄說,當時他們的經濟條件怎麼供得起學費加住宿一個人要3到4萬美金的費用。
孟玄:可是我把我交稅的記錄移交給他以後,她當年只要付6千到7千塊錢,他說你們家還要活啊。他的意思就是說,只要收了你,絕對不要有任何擔心你的錢。只要你學業可以的話。
孟玄表示,哈佛基金大部分都是校友的捐贈。哈佛大學,通過助學金不僅網羅了優秀人才,同時也要使受益人懂得感恩。他的女兒們就說,只要有能力,未來不管掙多少錢,一定要回饋學校。孟玄說,這就是為什麼像哈佛這樣的私立大學其基金可以生生不息、實力高達數百億美元的道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