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老外在中國:別因我是老外就宰我 小販讓我頭疼 [列印本頁]

作者: 水影兒    時間: 2005-7-18 13:00
標題: 老外在中國:別因我是老外就宰我 小販讓我頭疼
https://big5.backchina.com 倍可親 2005/07/18 12:07   稿件來源: 青年參考




【倍可親網訊】  Lydia Chilton(美國)/文 喬伊/編譯

  每天,我在同一條路上步行30分鐘上下班。在頭兩周,每隔20步,就有20多歲的男性沖我千篇一律地說著「Hello」,但我從來就不理他們。奇怪的是,過了一段時間「Hello」消失了,路人也失去了盯著我這樣一個老外看的興趣。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單位附近的菜市場。幾乎每天我都去那兒買1斤西紅柿,在中國超市裡,一斤西紅柿可以賣到5元。但在菜市場里,第一天我花了2元。第二天我花1.8元從另一個小販手裡買到同樣的一斤。後來我又找到一個1.7元一斤的小販。第二天,我又去了這個小攤,她只收了我1.5元。同樣的賣主,越來越低的價錢。  

  我知道有個小販確實不喜歡我。有一天我從她那兒買了一個包子,當我問多少錢時,她想了很長時間,並艱難地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耙豢椋 蔽乙謊劬塗闖鏊朐孜遙淙?塊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我不喜歡這種被宰的感覺。

  當再去的時候,我有了個主意。我站在一個中年中國紳士的後面,他要了一個饅頭,付了4毛錢。然後我說,我也要那個,於是也只用了4毛錢。這個小販很明顯有點惱火,因為我看穿了她價格不公道的詭計。

  我常被中國人當成普通遊客,而我總是為此而戰。我不是遊客。我在這兒工作,掙著人民幣。

  當賣主拿著一件劣質的假阿瑪尼衣服,卻要我付270元時,我的下意識反應是,用普通話脫口而出:「難道你覺得我傻嗎?我可不是傻子。」這樣無理的價格讓我很鬱悶,這件衣服最多值20元,我可以付40元,但270元太過分了。

  但我能怪她嗎?她又怎麼知道我不是遊客呢?幸好我的普通話很標準,但除了這個,我看上去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老外,又怎能將自己與普通遊客區分開呢?  北京的夜生活被「外國人酒吧」和「中國人酒吧」分隔開來,前者收費貴,但有一半都是老外。

  雖然被嚴格地區別開來,但當我和中國朋友去中國人酒吧時,我沒有覺得奇怪,我和酒吧里所有跳舞的女孩兒一樣。每個人都被其他人注視著,每個人也都在注視著別人,每個人都在找舞伴,每個人都為熱情洋溢的舞者歡呼。我深深感受到了同化作用。無論我見到了多少件270元的假冒產品,無論我買了多少次很貴的包子,忽視了多少次的「Hello」,至少在這裡我沒被當成一個老外遊客。

  (本文作者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現在中國實習)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