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你難以相信的二戰:不可知,不可想象的離奇事件 [列印本頁]

作者: 霜之哀傷    時間: 2005-7-1 01:34
標題: 你難以相信的二戰:不可知,不可想象的離奇事件
在二戰波瀾壯闊的歷史中,除了金戈鐵馬的拼殺外,還有很多是我們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想象的離奇事件。
一、第一個在戰場上死亡的德國軍人,殺死他的是日本人(中國,1937)。第一個在戰場上死亡的美國軍人,殺死他的是前蘇聯人(芬蘭,1940)。美國戰爭陣亡名單中除了巴克利中將外,軍銜最高的是萊斯利*麥克奈爾少將,殺死他的是美國陸軍航空隊。

二、戰爭中最年輕的美國軍人是在海軍服役的卡爾文*格拉漢姆,當時只有12歲。在後方養傷時被發現謊報年齡被軍方起訴(后被美國國會平反)。

三、日本襲擊珍珠港時,美國的海軍司令的姓名是辛克斯(cincus,英文中和sinkus發音相同,意為「擊沉我們」)。美陸軍第45步兵師的吉祥物是納粹的萬字飾。而希特勒的私人專列的名字是「美國」(amerika),以上三點很快被各自「糾正」。

四、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陣亡率要高於海軍陸戰隊。而一個航空兵完成回後方所需要的30個任務中陣亡的可能性為71%。

五、當盟軍部隊開至萊茵河畔時,上到溫斯頓*丘吉爾,巴頓將軍下至普通一兵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無一例外都是撒尿,其中以上兩位名人還留影合念。

六、德國的Me-264轟炸機能夠轟炸紐約,但後者缺乏有價值的目標。

七、德國的U-120號潛艇的沉沒原因是艇上一個抽水馬桶失靈。

八、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第一批被俘的「德國人」是幾個朝鮮人,他們最初被日軍拉壯丁,後來蘇軍俘虜了他們后他們開始在蘇軍服役,再後來德國人俘虜了他們,使得他們又進入了行軍服役直到他們被美軍俘虜。

九、在一陣猛烈的火力準備后美國和加拿大的3.5萬士兵登上了基斯卡島,交火中有21名士兵死亡!如果島上有日本人,這個傷亡數字可能會更多。

十、德海軍某潛艇盯上了一艘單獨航行的盟軍軍火運輸船,用魚雷擊中了它,運輸船嫩發生大爆炸,船上的輕重物資滿天飛。德軍潛艇洋洋得意地浮出水面觀看戰果,這時一輛被炸上天的坦克從天而降,正好砸在潛艇上,使它成為二戰中惟一一艘被坦克擊沉的潛艇。

十一、歐洲某海灣,德海軍的佈雷艇每周一、三、五來佈雷,英海軍的掃雷艇每周二、四、六來掃雷。有一天英國人厭煩了沒去掃雷,想看看明天會發生什麼事。結果第二天德軍佈雷艇撞中自己上次布下的水雷沉沒。英國人把德國人救了上來,德軍艇長破口大罵:「你們怎麼能這樣不負責任?這在我們海軍里是決不允許的。」
作者: 小黛    時間: 2005-7-1 06:52
你們怎麼能這樣不負責任?這在我們海軍里是決不允許的!
嗬嗬!嫌人家沒掃雷!
作者: siqiao    時間: 2005-7-1 12:23
難以相信
作者: binjiaming    時間: 2005-7-3 10:54
難以相信 ,無奇不有
作者: carrt    時間: 2005-7-3 15:08
最後那個應該是個笑話,用來諷刺德國人刻板的。並非史實
作者: akenzhan    時間: 2005-7-4 11:07
我靠,牛B
作者: tylz888999    時間: 2005-7-4 12:34
世界真奇妙
作者: lxx267    時間: 2005-7-5 14:29
[quote]德國的U-120號潛艇的沉沒原因是艇上一個抽水馬桶失靈[/q]
什麼意思?
作者: 霜之哀傷    時間: 2005-7-5 22:29
因為水從馬桶里進來了啊
作者: newathens    時間: 2005-7-7 01:04
五、當盟軍部隊開至萊茵河畔時,上到溫斯頓*丘吉爾,巴頓將軍下至普通一兵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無一例外都是撒尿,其中以上兩位名人還"留影合念"[/FONT][/SIZE][/COLOR]。
作者: guobo    時間: 2005-7-7 14:45
可靠嗎?
作者: brown132249    時間: 2005-7-7 21:30
你們怎麼能這樣不負責任?這在我們海軍里是決不允許的!
嗬嗬!嫌人家沒掃雷!
作者: ttdl    時間: 2005-7-24 00:08
標題: 真有其事, 太不可置信了,不過還是很好笑
真有其事, 太不可置信了,不過還是很好笑
作者: thesea454    時間: 2005-9-24 21:43
必然   偶染
作者: frh先生    時間: 2005-9-29 15:03
在一陣猛烈的火力準備后美國和加拿大的3.5萬士兵登上了基斯卡島,交火中有21名士兵死亡!如果島上有日本人,這個傷亡數字可能會更多。

這件事說的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說他們是自己打自己?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