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代下35-36章>

[複製鏈接]

3248

主題

326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1-13 0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代下35-36章」「約西亞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逾越節。正月十四日,就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王分派祭司各盡其職,又勉勵他們辦耶和華殿中的事;又對那歸耶和華為聖、教訓以色列人的利未人說:'你們將聖約櫃安放在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建造的殿里,不必再用肩扛抬…要宰逾越節的羊羔,潔凈自己,為你們的弟兄預備了,好遵守耶和華借摩西所吩咐的話'……。」在歷代志下第三十五章中記載了,約西亞王又根據律法書中所載的條例,「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逾越節」。 「正月」即以色列人宗教歷的一月,逾越節依傳統規定的月分舉行。約西亞特別勉勵祭司「辦耶和華殿中的事」,又吩咐利未人恢復大衛和所羅門所定的規矩,連讓誰「宰逾越節的羊羔」都事無巨細地安排了。約櫃可能在瑪拿西執政期間被祭司移走的,以避免被殿中的偶像污染(33:7)。現在被重新安放在聖殿里,「不必再用肩扛抬」。約西亞還按著宗族班次在聖殿供職,並要他們「潔凈自己」,好預備慶祝逾越節。「約西亞從群畜中賜給在那裡所有的人民,綿羊羔和山羊羔三萬隻,牛三千隻,作逾越節的祭物;這都是出自王的產業中。約西亞的眾首領也樂意將犧牲給百姓和祭司利未人;又有管理神殿的希勒家、撒迦利亞、耶歇將羊羔二千六百隻,牛三百隻,給祭司作逾越節的祭物…。」約西亞把自己的所有物作為逾越節祭物奉獻出來,其原因很可能是沒有帶祭物參加逾越節的人很多。因為希西家以後近60年的時間裡百姓根本沒有守逾越節,而且當時猶大全地偶像崇拜肆虐,百姓自然也不關心逾越節的規定,所以沒有準備祭物就參加了逾越節的儀式。在約西亞把自己的所有物奉獻給神后,猶大領袖祭司和利未人也自發地捐獻了逾越節的祭物。「這樣,供獻的事齊備了。祭司站在自己的地方,利未人按著班次站立,都是照王所吩咐的。利未人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祭司從他們手裡接過血來灑在壇上;利未人剝皮,將燔祭搬來,按著宗族的班次分給眾民,好照摩西書上所寫的…。」律法規定,每個家庭必須自己宰殺逾越節的羊羔(出12:6),而約西亞可能估計有許多百姓「尚未自潔」,所以特地安排「利未人宰了逾越節的羊羔」。他們就替祭司宰殺祭牲及剝皮,把祭肉搬上祭壇,烹制祭肉,送祭肉給百姓,也為自己和祭司預備祭物,這都是照摩西書上所寫的。

「當日,供奉耶和華的事齊備了,就照約西亞王的吩咐守逾越節,獻燔祭在耶和華的壇上。當時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又守除酵節七日。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象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裡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這逾越節是約西亞作王十八年守的。」這次約西亞所守的逾越節,是「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可見約西亞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逾越節,以求進一步堅定百姓對神的信心。先知撒母耳為士師的最後一位,以色列人的第一位王掃羅為他所膏立(撒上3:19-21)。「這事以後,約西亞修完了殿,有埃及王尼哥上來,要攻擊靠近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約西亞出去抵擋他。他差遣使者來見約西亞,說:'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神的事,免得祂毀滅你,因為神是與我同在。'」「這事以後」,指約西亞十八年的逾越節過後十三年。「埃及王尼哥,要攻擊靠近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是前往迦基米施幫助亞述、抵抗巴比倫。而約西亞卻要出去抵擋他。這時神借法老之口對約西亞說話,約西亞沒有求問耶和華,看法老所說的是否真話。所以「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神借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弓箭手射中約西亞王。王對他的臣僕說:'我受了重傷,你拉我出陣吧!'他的臣僕扶他下了戰車,上了次車,送他到耶路撒冷,他就死了,葬在他列祖的墳墓里。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約西亞以為尼哥只是異教的君王,不可能成為神大計劃之中的一員,結果斷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但約西亞戰死沙場,並不是「不得善終」,而是「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34:28),被神在「忿怒如火倒在這地上,總不息滅」(34:25)之前平安接走。他被「葬在他列祖的墳墓里」,百姓為他的死大大哀傷。「耶利米為約西亞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約西亞,直到今日…。」對這位猶大最好的君王的逝世,先知「耶利米為約西亞作哀歌」,通國的人也都深表哀悼,他的善行功績也「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

在歷代志下第三十六章中記載了,「國民立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在耶路撒冷接續他父作王。約哈斯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三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埃及王在耶路撒冷廢了他,又罰猶大國銀子一百他連得,金子一他連得……。」歷代志下最後一章,扼要的記敘猶大國末代四位惡王的事,以及他們的結局。在約西亞死後,他的兒子約哈斯登基作猶大王,「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23:32),結果「作王三個月」就被帶到埃及,猶大更被罰交大量金銀。「埃及王尼哥立約哈斯的哥哥以利雅敬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王,改名叫約雅敬,又將約哈斯帶到埃及去了」。法老替「以利雅敬」改名為「約雅敬」,可能是表示對猶大王行使主權,從此猶大成為埃及的藩屬國。而約哈斯被帶到埃及,也死在那裡。「約雅敬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來攻擊他,用銅鏈鎖著他,要將他帶到巴比倫去…。」約雅敬比約哈斯更加昏庸,同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因此神使「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來攻擊他,用銅鏈鎖著他,要將他帶到巴比倫去。」尼布甲尼撒又搶掠聖殿里的器皿。後來約雅敬被放回猶大,服事巴比倫三年(王下24:1)。之後尼布甲尼撒又率領周圍藩屬國的聯軍(王下24:2)攻入猶大國。此時約雅敬去世,「他兒子約雅斤接續他作王」。「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列王下二十四章八節作十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零十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十八歲。在作王短短的三個月零十天,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一年後,「尼布甲尼撒差遣人將約雅斤和耶和華殿里各樣寶貴的器皿帶到巴比倫」,接著「就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王。」而約雅斤雖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他是唯一聽從先知耶利米勸告的王。所以在尼布甲尼撒死後,他被放出監,並得到尊榮的高位,安度後半生(王下25:27-30)。「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先知耶利米以耶和華的話勸他,他仍不在耶利米面前自卑。」西底家是猶大國的最後一位君王,他「作王十一年」,還是「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惡的事」,並且不肯在神的話語面前自卑。

「尼布甲尼撒曾使他指著神起誓,他卻背叛,強項硬心,不歸服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眾祭司長和百姓也大大犯罪,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污穢耶和華在耶路撒冷分別為聖的殿。」西底家違背誓言反叛巴比倫,因為他「強項硬心,不歸服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而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並不能帶來國家的獨立,因為神的管教早已命定。「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指在聖殿里效仿外邦人敬拜偶像,所以他們毀滅的日子不會遠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和祂的居所,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他們卻嘻笑神的使者,藐視祂的言語,譏誚祂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祂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在猶大最後四個惡王年間,「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和祂的居所,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可是百姓卻「嘻笑神的使者,藐視祂的言語,譏誚祂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祂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神就任憑巴比倫徹底摧毀了耶路撒冷和聖殿。
「所以,耶和華使迦勒底人的王來攻擊他們,在他們聖殿里用刀殺了他們的壯丁,不憐恤他們的少男處女、老人白叟。耶和華將他們都交在迦勒底王手裡…這就應驗耶和華借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因為地土荒涼便守安息,直滿了七十年。」這「迦勒底王」,即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過去希西家勸告北國剩下的余民:「你們若轉向耶和華,你們的弟兄和兒女必在擄掠他們的人面前蒙憐恤,得以歸回這地」(30:9),但現在,卻是南國剩下的余民「凡脫離刀劍的,迦勒底王都擄到巴比倫去」。南國猶大根本沒有從北國以色列的滅亡中學到教訓。先知耶利米預言,南國猶大從「約雅敬第四年,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元年」(耶25:1)開始,將被擄「七十年」。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借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 」先知以賽亞在兩百多年前,就已預言古列將成為神所使用重建聖殿和聖城的器皿(賽44:28)。因此到了時候,神就會負責成就祂的應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讓祂的百姓「可以上去」,繼續國度和聖殿的計劃。而《歷代志下》就結束在,神借外邦古列王將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大人,釋放回來,使他們回國重建家園,這表明神的應許決不改變!同樣今天我們信主耶穌所得到的應許,不論是今生或是來生的,不論是屬於哪一方面的應許,都會實現!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完全信靠神,這樣神的應許必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依靠和盼望!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