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切勿讓市民生活在疫情惡性循環的陰霾之下!

[複製鏈接]

120

主題

122

帖子

869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olin33 發表於 2020-10-13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早前,在中央政府的大力馳援、特區政府的勇挑重擔以及明智市民的踴躍參與下,已有180萬市民自願進行了社區普及檢測。普檢的實施,大大提升了本港的檢測能力,熟練的檢測流程、充足的醫療資源、先進的防控水平……這些都從普檢之後確診病例數量的下降中可以看出,9月底更是出現數天的本地零感染。可就在香港與內地的健康碼討論進入最後階段之時,香港疫情再度反彈,10月2日至8日累計新增確診個案高達35例,昨日(11日)新增確診個案7例,截至昨日凌晨零時,累計確診個案5183例。
為何在防控初見成效之際再遇疫情反彈?原因有三:一是第三波疫情中存在未消除的隱性傳播鏈,此為感染源頭;二是經過大半年的抗疫,市民已進入「心理懈怠期」,防疫意識有所下降;三是防疫措施未執行到位,加劇了疫情的持續擴散。此前特區政府曾對十多個高風險群組推出檢測計劃,可惜參與率不高,只有4個群組的參與率高於五成,充分暴露出僅憑自願參檢效果存疑。對比之下,大連三天內為50萬人進行大規模檢測排查,北京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強力控制住疫情反彈,內地疫情管控成效明顯,市民生活撥雲見日,社會經濟重拾動力,這些都通通印證了檢測是第一位的。通過短期投入最大的防控力量,換取最短暫回歸正常社會的時間,是對市民最好的守護。相信不少市民可以感受到,十一假期期間,外地來港旅客稀疏無幾,酒店業為維持生計,相繼推出住宿度假優惠以吸引本地消費,酒店開派對狂歡的市民不在少數,更有20多人一窩蜂擠在同一房間的現象。事實上從月初開始,市面很多場所就經常人山人海,高入座率和不戴口罩的現象頻現,種種行為都反映出當前市民已出現防疫疲勞,主觀上輕視了蟄伏未消的疫情態勢,不免讓人為此憂心。這也說明,部分行業視防疫如無物,沒有嚴格遵守特區政府的防疫限制,在把關上鬆了口,對市民聚集情況睜隻眼閉隻眼。此外,有關部門巡查執法不嚴,規管存在漏洞,更是讓自律不足的行業肆無忌憚,導致防疫措施形同虛設。
第四波疫情已逼近,病毒在小區蔓延,情況不容樂觀。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早在7月30日就對記者說過:「防控速度如何跟上並跑贏病毒傳播速度?需要擴大檢測、隔離感染者、嚴守社交距離。」絕不能輕視疫情反彈風險,重點區域要全部檢測,高風險區域的城市公共區域應暫時關停,這些都是在之前防控過程中積累的可靠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區政府繼灣仔及葵涌設立臨時檢測中心后,九龍城臨時檢測中心及油尖旺臨時檢測中心也已於今日上午8時開始運作。嚴峻局面下從嚴防控是必要舉措,非常時期當以非常手段,唯有徹底控制住疫情,儘快實施對高風險群組和有病症患者的強制檢疫規定,加強各項防疫措施的執行力度和違反處罰,才有可能力挽經濟受創、民生苦困的局面。古語云,小不忍則亂大謀,痛定思痛下期待特區政府拿出更有力的舉措、業界放眼更長遠的發展、市民保持更清醒的頭腦,切勿讓香港的明天、市民的生活陷於疫情惡性循環的陰霾之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4: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