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什麼是改革開放?
[列印本頁]
作者:
yongbing1993
時間:
2019-6-22 10:10
標題:
什麼是改革開放?
什麼是改革開放?
歷史自古以來,都存在著改革開放。歷朝歷代,都在發生著改制變法現象,這個叫改革。和外國互市通商,這個叫開放。
湯武革命,廢商制,立周制,這是改革。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這也是改革。始皇帝廢封建制,立郡縣制,這是改革。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改革。隋文帝廢士族門閥血緣世襲制,創立科舉,這也是改革。
往近代說,袁世凱廢清廷,這叫改革。共和廢袁世凱帝制,這也要改革。三民主義北伐,廢軍閥統治,這也是改革。共產黨廢三民主義國民黨,以蘇維埃為制,這也是改革。
建國后和蘇聯人互市通商,這也是開放。和蘇聯決裂,改用美國制度,和美國人互市通商,這也是改革開放。把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改革開放,和一個人的聲譽綁定起來,註冊成排他性的馳名商標,這是貪天之功為己有,也是比較沒文化的表現。
並且更好笑的是,在學習了不要臉的印度人自我吹捧妄自尊大之後,還要學習不要臉的阿拉伯人搞封印先知那一套,把某個人,神話成了改開封印先知和封印設計師。
改革開放的國策是怎麼形成的?
建國后,中國從來就沒有閉關鎖國過。新中國的改革和開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和蘇聯對接,和蘇聯互市通商。這個階段,中國的改革開放決策形成的基礎,是中蘇同盟,聯蘇制美。
第二個階段,中蘇交惡后,為了對抗美蘇的聯手封鎖,我們是輸出革命,和第三世界國家互市通商。注意,這一階段,我們也沒有閉關鎖國。而是美蘇單方面閉關鎖國,對我們進行封鎖而已。這一階段,我們改革開放的決策基礎,是走全球版的農村包圍城市,用第三世界的群眾力量,來對抗美蘇,把美蘇包圍在人民革命戰爭的汪洋之中。
美蘇為什麼要閉關鎖國呢,一方面,我們國防工業化效率太高,他們害怕我們變強大,所以想通過用經濟封鎖困死我們。另一方面,是我們的革命輸出,文化輸出很成功,他們怕本國居民受到中國的革命影響,進而鬧革命推翻美蘇法西斯政權,所以他們只能閉關鎖國,因為他們太害怕我們了。
第三個階段,是和美國對接,和美國互市通商。也就是第二個三十年放的一個大衛星,改革開放,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這都是放衛星。從第二個階段到第三個階段的過渡,一方面是全球版的農村包圍城市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們被第三世界國家抬進了聯合國。第二個方面,是中國需要從聯蘇制美,轉向聯美製蘇。
聯美製蘇的戰略轉型,是用第三個階段的改革開放的決策基礎。用第三個階段的改革開放,否定前兩個階段的改革開放,這是很可恥,很文盲的行為。也是缺乏基本歷史素養、歷史常識和歷史思維的行為。
我們的改開為什麼會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呢,因為任何一個階段,都需要根據當時的全球地緣政治背景出發,選擇最優路線,才能最大化的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利益。
改革開放的國策是誰制定的?
三個階段的改革開放路線的決策,都是主席制定的。尤其是第三個階段,更是主席的神來之筆。沒有炮擊金門,沒有乒乓外交,沒有聯合國入常,沒有尼克松訪華,沒有中美建交,讓後來的二代領導集體,拿臉去跟美國人談改革開放嗎?
把第三個階段的改革開放,說成是鄧的決策,這是最無知的人,才能說出來的最無知的話。
深圳特區是誰建立的?
現在有種錯誤的認知,都認為深圳特區是鄧大筆一揮畫了個圈創立的。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建立深圳特區,決策制定人是華國鋒。落地執行推進的負責人,是習仲勛。所以,深圳人第一要感謝的是華國鋒,第二要感謝的是習仲勛。
那麼,鄧在深圳特區建設裡面,有什麼功勞嗎?他的功勞,就是把華國鋒和習仲勛的功勞,說成是他的。並且還喜歡去那邊公款旅遊,並且放衛星,把公款旅遊吃喝玩樂借題發揮說成是一次影響中國命運和前途的南巡。
什麼事都可以拿出來放衛星。對於放衛星成癖的人,都不知道說他什麼好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