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愛國不是難題,難在我是誰
[列印本頁]
作者:
一頁摺紙
時間:
2019-6-10 11:08
標題:
愛國不是難題,難在我是誰
愛國不是難題,難在我是誰,我和我生存的這塊土地是什麼關係,該做什麼和如何做才合乎邏輯!
儘管世界在多維度改變著國家概念,但基本元素未被改變,所以,話語系統中講愛國不是難題,真正難的社會實踐,是否經得起拷問。比如,非中國國籍的中國人怎麼表達愛國,是以華僑或華人?這個關係須釐清。
愛國主義看似內涵清晰,只要與實際相結合就會變得複雜。圍繞愛國主義列寧就講過截然相反的兩句話。「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最深厚的感情。」「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大的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前者更符合中國的文化傳統與政治觀,所以被更多採用。
實際上,今天講愛國主義,難不在理論,而在實際生活中許多現象在模糊愛國主義的內涵和表徵。
過去無路可走的人們,漂洋過海去他國謀生,屬於不得已而為之,且心向祖國,尤其祖國危難時,富起來的南洋子弟回國參加抗戰,很多富家子弟死在戰場。而今大批有錢人在國內賺足了錢移民國外,或拿了他國身份繼續賺錢,並且隨時準備抽身海外,他們也在喊愛國,同時做愛國的事情。
過去講愛國,既知道圍繞什麼和為了誰,內涵外延清晰明了,很容易讓社會辨晰清楚。而今講愛國,喊的最響的未必是真正愛國者,或者就是雙重人格。
正是國際國內政治生態的巨大變化,決定了圍繞愛國主義而來的價值系統需要重構,或釐定基本內涵和關係,尤其行為準則。
比如,風口浪尖上的華為是美國打壓的重點,依照傳統思維和價值觀,愛國者應當買華為拒蘋果,甚至拒美國的相關公司。問題是華為許多技術和元器件是美國公司提供,並且美國政府不是怕你不買,而是千方百計設坎阻止你買。任正非也明確表示,自己「親美」,家人使用蘋果手機。但這並不影響其在國民中的良好形象。
相類似情況還有很多,過去從美國學成回國是愛國,美國政府甚至從中阻撓,現在是美國政府限制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壓迫一些部門或企業辭退中國人,逼其回國。
所以,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該做什麼和該如何做,已經成為弘揚愛國主義必須直面並作出回答的問題。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