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家用血壓計,最好買臂式的 [列印本頁]

作者: 桂花樹    時間: 2018-12-14 14:56
標題: 家用血壓計,最好買臂式的
電子血壓計測出來的血壓值是一種「計算」的結果。電子血壓計在增加靜壓的過程中,提取脈動壓並描繪與其相對應的曲線(包絡線),對曲線的幾何形態加以分析,曲線最高點所對應的靜壓即為平均壓。再由平均壓通過比值法或拐點法估算舒張壓和收縮壓。而醫院測血壓的水銀血壓計,採用的是聽診法,由測量者用自己的耳朵,選取人體上臂肱動脈容易搏動外顯的位置,通過聽診器探測肱動脈被壓癟再逐步減壓的過程中,血流沖開血管,發出與心臟搏動相應的節律音,聽診出現的第一音對應為收縮壓,轉變為無聲的最末音對應為舒張壓。相比較來說,水銀血壓計測量出的是人體比較準確的肱動脈血壓,而電子血壓計是通過換算測量人體末端小血管的血壓,得出大血管的血壓。多了一次換算過程,因此也增加了一些測量誤差。

  大部分普通人是提倡在家裡用電子血壓計來監測血壓的,但3類人不宜使用電子血壓計,一是脈搏很弱的人;二是低血壓病人;三是惡性高血壓的病人。目前市場上的電子血壓計有上臂式和手腕式兩種,據統計,上臂式測量的血壓表現偏低,手腕式血壓偏高。這是因為上臂的皮下脂肪比手腕處多,加之袖帶有時過松或過緊,就可能會造成血壓測量值偏低。正確綁袖帶的方式應以手臂之間能自由伸進一個手指頭為宜。手腕式血壓計腕帶的卷綁比較容易,不易導致過松或過緊,但測量時的姿勢很重要。當手腕向外旋轉時,容易緊張而使血壓值升高。測量時,應按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讓手腕自然放鬆,約呈45度為宜。手腕式電子血壓計不適合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患者,這些慢性病常合併有血管末梢系統病變,手腕與上臂的血壓測量值可能存在較大誤差,所以建議中老年人及有末梢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的患者使用臂式電子血壓計。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