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寺廟」本非佛門名稱
[列印本頁]
作者:
森林木1
時間:
2018-11-15 09:58
標題:
「寺廟」本非佛門名稱
中國佛教僧人聚居和舉行宗教活動的地方,一般稱為「寺」,如「少林寺」、「法源寺」等,但是「寺」並非由來就指佛教寺廟,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就有此名稱。
寺,《說文》雲「廷也」,即指宮廷的侍衛人員,以後寺人的官署亦即稱之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因此,「寺」原來並非專指佛寺,而是一般官署、官府的通稱。大理寺是中央的審判機關,太常寺則為掌管宗廟禮儀的部門。西漢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之「寺」,即所謂的「三府九寺」。以「寺」作為對佛教僧侶基本生活和活動場所的稱呼,與鴻臚寺及其掌管事務有關。
相傳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臚寺」,因為鴻臚寺是招待四方賓客的國家賓館,非僧侶久居之地,後來另建居所,取名「白馬寺」。於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
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