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外國品牌想在中國市場賣得好 要取個好名字 [列印本頁]

作者: boygay    時間: 2018-11-13 13:24
標題: 外國品牌想在中國市場賣得好 要取個好名字
新創企業》雜誌11月12日文章,原題為「品牌該如何翻譯成中文?」中國的網路「單身節」今年又創造了新的銷售紀錄,受益者包括不少闖入中國市場的「德國製造」品牌。對於許多初創企業來說,闖入中國大市場也是其重要目標。但與歐美市場相比,遠東市場還有一隻「攔路虎」——中文。

眾所周知,中文是一種完全不同於歐洲語言的外語。它在26個拉丁字母外,還有一個完全獨立的書寫系統。西方品牌為中國市場做準備時,這個問題就會出現。因此,初創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前,先得翻譯好品牌的中文名字。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每個漢字對應的漢語語音,而且拼音的語調不同,意義也不同。我們需要把德語品牌翻譯成讓中國人更好理解的中文名字,僅有外語商標遠遠不夠。在翻譯品牌名稱時,基本上可以使用兩種方法。第一種選擇語音翻譯,第二種是根據品牌內涵選擇含義相匹配的中文名字。

這樣的成功例子不少。比如美國咖啡品牌「Starbucks」,其中文名叫「星巴克」。在中文裡,「Star」與「星」對應,「bucks」則是「雄鹿」的意思。德國工業品牌「Siemens」也是如此,其中文名「西門子」既是創業家西門子的姓,也有西方企業進入中國大門之義。位於斯圖加特的「Peakboard」是一家提供數字化技術的初創企業。公司進軍中國市場時,選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中文名——「奔峰板」。公司創始人解釋,「Peak」的意思是「頂峰」,「board」就是「板」,所以翻譯為「奔峰板」。

品牌翻譯成中文名,還要考慮消費群體,像「寶馬」和「賓士」都很好地詮釋了汽車的品質和理念。很顯然,德國初創企業想要一個好的中文名,僅靠自身學識遠遠不夠,這需要專門機構幫助。有了一個合適的中文名字后,再到相關機構辦理品牌註冊,之後才能走向中國市場。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