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台灣環島自駕游 [列印本頁]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 10:39
標題: 台灣環島自駕游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3 14:51 編輯

蔣公台灣蹤跡, 國寶下落/三訪故宮南北院區, 風土人情. 照了一萬多張, 80%尚可. 加上掃盲與考證估計得馬拉松3個月. 明末先民移民歷史缺失.
友人規劃, 大松心, 衣食住行隨波逐流. 租車價格不菲, 最好避免在台北開車, 摩托車/電動車如蜂蝗, 滿街亂竄, 非常危險. 中低檔旅館價格與美國相仿, 計程車和街頭食品比美國便宜. 三周馬不停蹄, 陵寢潑漆, 遊行示威/要津封堵無常, 民眾情緒, 諸多不便, 痛失重要景點. 絕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人等溫文爾雅, 與眾多居民討教受益良多.

-

-

-

-

-

日月潭小鎮邵族人物
長老住在山上寨子里, 父系來自閩南. 在美打拚多年, 族眾旅美不乏其人. 待人接物駕輕就熟, 與這位暢談兩次, 清晨即起照應族中一應事務. 話語投機, 共品當地極品茶和山裡清晨送達水果.


蔣公游湖常任船夫

-

-

台北忠烈祠衛兵與代班陸軍中尉
嚴禁泊車, 特許我們停留片刻. 講了衛兵三軍輪換制.

-

台北張大千先生故居/紀念館-摩耶精舍
大門裝飾寓意-館長工程師出身, 熟讀精舍日誌, 流水起居, 事無巨細了如指掌. 至愛親朋, 黨政要員, 烹飪作畫談笑一席間.

-

蔣公紀念堂
-

中研院胡適紀念館
-

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紀念室
-

東吳大學錢穆故居
-

故宮北院(台北)-明永樂收藏/紫禁城南遷文物

-

故宮南院(嘉義)-乾隆異域收藏/南遷文物(拍照中凡帶"故"字文物一勺燴, 可惜宮廷檔案和善本書籍光線極暗, 不盡人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3 06:12
標題: 首都機場/天竺鎮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4 19:27 編輯

剛剛找到台北故宮"器物典藏檢索系統", 水準與紐約大都會相仿. 絕大多數照糊的文物和說明均可對號入座.
http://antiquities.npm.gov.tw/   
https://cang.cngold.org/c/2017-01-13/c4754663_7.html    台北故宮藏痕都斯坦玉器(乾隆異域收藏)
個別找不到的再用谷歌

-
機場內共聽到3位帶濃郁順義鄉音. 出國前去過, 作某國家專項醫療衛生調查, 一位在縣城已經混得有頭有臉, 給燕京啤酒廠打了個電話, 一箱特製啤酒隨即送到, 公私兼顧敘舊言歡.
-

特廉機票, 得在北京呆一晚. 4星旅館, 飛行員很多.
跟一位航空小姐聊了一陣子, 國航波音777 設置331個座位, 上座率80-85%. 見縫插針載貨,否則血本無歸. 美國"行業分析"說是僅一等/公務艙和最後一分鐘有利可圖.
-

到天竺鎮吃頓便飯

-

-

典型老式機關宿舍
-

-

-

-

-

-

-

一位老北京現場內畫祖傳絕技, 筆鋒呈倒勾狀.
-

-

早餐不錯, 碰到幾位國航飛蘭州和俄航機組全員.
-

-

中西合璧-雲南米線與美式早餐
-

-

-

幾位想吃經典京城早餐, 順便又補了幾張.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3 13:24
標題: 桃園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4 13:09 編輯


桃園縣
桃園機場(中正國際機場-距台北市40分鐘車程)取車, 國際連鎖店, 人員訓練有素. 奔汽車旅館.

-

客家小館, 挺地道.

-

-

-

-

-

職工開飯
-

-

信用卡取1:30, 旅館1:28.8.

-

民居/汽車旅館不便宜且多有不便, 大多在3樓, 日式窄陡樓梯步履為艱.

-

-

-

-

-

免費早餐相當不錯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4 04:30
標題: 桃園大溪鎮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5 08:39 編輯


據中央情報局評估, 台灣乃富庶之鄉. 不知為何有人均1萬美元社會的特徵.
GDP - per capita (PPP): $49,800 (2017 est.)
-

-

-

-

-

-

-

大溪鎮曾為台灣重要內陸港口, 蔣公足跡不乏老家浙江風景和近似地名.

-

-

-

-

-

-

-

-

-

-

-

-

-

漢語現代辭彙中相當部分是從日本引入的, 始自新文化運動. 資料主要來自中國社科院和歐美名校教學參考書.
https://www.google.com/search?tb ... 9...0.0.bHlbphpvV7I  Japan contribution to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https://www.google.com/search?tb ... 4%E8%B4%A1%E7%8C%AE    日本對現代漢字的貢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5 08:5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6 08:04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工在即

-

-

-

-

-

-

-

-

-

-

-

「扶輪國際(Rotary International)
120萬鄰居, 朋友, 領導者和問題解決者組成的全球網路, 35,000多俱樂部, 110多年.
•促進和平
•抗擊疾病
•潔水和衛生
•母子
•教育
•當地經濟

https://www.rotary.org/en
-

旅遊景點過多, 未經適度處理的玩意兒雜亂無章, 途中看了三遍照片, 順序還是一鍋漿子. 線上新華字典又改版了, 與谷歌翻譯合用當漢字軟體, 有點像語言遊戲. 從基本漢字到康熙字典/成語字典, 與有些公關活動的多層次膏藥殊途同歸, 聽眾從小學生到具博士學位的高中老師和專業人員.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5 22:5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6 11:09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河南陸軍上士捨身救人

-

-

-

-

-

-

-

-

-

-

-

-

-

-

公共停車場和路邊車位隨便停, 收款員隨機開單, 全境7/11支付.
大概35%免費, 其餘依時50-200台幣. 但大多空間極狹窄, 小型車亦難進出.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6 07:1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7 04:27 編輯


-

-

-

-

-

-

-

-

-

-

-

-

換拖鞋入室, 與兩位工作人員聊了一會兒. 一位長者介紹了美日文化對島民文化習俗的深遠影響, 回敬些許美國政治. 二位均非常客氣.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7 04:25
標題: 兩蔣文化園區/蔣公雕像園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7 17:46 編輯


節目過多, 這部分沒看完.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ALtf0W5jo     兩蔣文化園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UT0jmqqog    1975年蔣公逝世錄像

-

-

-

-

-

-

-

-

-

-

-

全島共有4萬多尊蔣公雕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7 17:38
標題: 慈湖/石門水庫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8 12:46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travel.tycg.gov.tw/zh-cn/travel/attraction/351
曾經是遠東最大水庫, 目前是台灣北部重要水庫之一, 年發電2.3億度.
-

-

高速公路休息站, 不能自己加油. 小型美國車, 要求 95號汽油. 工作人員總問指定標號(統一發票, 各單位對號入座).
-

樓上還有幾個餐館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8 05:38
標題: 台中忠烈祠/孔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8 13:43 編輯


-

-

http://www.confucius.taichung.go ... =5090&mp=102030
日據時期神社所在, 光復后改建為忠烈祠. 內政部管理.
-

-

-

-

-

-

-

-

-

-

-

附近最佳位置停車場, 兩位熱心年輕人幫忙應對自動繳費機.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8 13:43
標題: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貝律銘設計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9 18:59 編輯


台中市地標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 ... com/a/p/6027/s.html    Luce Memorial Chapel-I. M. Pei & Associates services
台中, 台灣
1963年完成
首席設計師:I. M. Pei
校園教堂
佔地1.2公頃, 隨鋼鐵十字架累進升空, 500座Luce紀念教堂成為東海大學校園重要標誌. 不規則六角形基座, 帳篷狀結構彎曲圖案隨著其上升而內收, 採用複雜技術和先進工程技術作為審美表達手段. 為了在台灣潮濕和颱風多發的氣候中持久耐用, 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金字塔質量提供額外地震穩定性. 該結構由四片地面翹起的葉片組成, 兩片後葉與前下一對稍微重疊. 看似獨立, 葉子實際上通過玻璃槽和小型結構領結連接在頂部高脊. 施工涉及當地工匠精心製作的模板. 肋骨強化曲面並在下降時變厚, 從而在表達結構力的同時防止屈曲. 由於應力集中在地面, 因此間隙菱形空隙也縮小, 翹曲致每行均不同. 空間形式取向創造緊密結合結構系統和材料, 並遵循嚴格邏輯和規範.
主要組件: 19.2米高教堂, 245平方米殿堂, 81平方米場地, 44平方米健身房.


-

-

-

-

-

歷經戰火的洗禮, 東海的知識歷史格外彌足珍貴, 其所蘊含的思想新生命與新力量, 透過對獨特教育理想的追求, 以及無畏的拓荒精神, 處處彰顯勇於創造與實驗的信條, 藉由悠遠的傳承學風與人文革新, 使東海的高等教育進程, 為我國高階知識領域開創思想先驅者的新價值. 並擘劃出宗教教育與人文學風的璀璨風華. 百年來, 基督新教會對我國的教育發展曾有極大的貢獻. 就高等教育而言, 過去曾在我國先後創辦了十三所頗負盛名的基督教大學. 迨大陸沉淪, 各校盡遭共黨摧殘被迫停辦, 校舍均遭沒收, 教會教育事業被迫停頓. 一九五O年, 臺灣教育界與熱心教育之教會人士, 基於事實需要聯名成立於一九三二年, 負責襄助過去十三所基督教的美國紐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UBCCC)建請一本過去培植中國青年的精神, 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創辦理想大學, 藉以延續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並傳承淪陷於中國大陸十三所教會大學之優良傳統.
http://www.thu.edu.tw/
-

-

-

-

台中榮民總醫院, 有大型停車場, 距東海大學步行10分鐘. 一般機構院校均允許開車進入, 留置駕照收費少許, 東海列外.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9 04:56
標題: 日月潭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0 10:38 編輯


-

-

-

邵族-日月潭原住民主族, 沿湖山地原為其地盤兒. 純血系族人還有數十人.
-

-

-

-

-

-

小米酒為原住民特產, 味道不錯.
-

-

-

-

-

-

民宿老闆娘30分鐘未到, 附近有幾家小店, 族人開門迎客.
-

-

-

-

-

全鎮無敵
-

-

-

-

部落凌晨採摘水果-茶點
-

民宿外購早飯
-

垃圾車高奏流行曲, 鄉民一擁而上.

-

-

-

-

水果不錯, 蓮霧味道一般, 與廈門嘗的台灣品牌一模一樣. 品嘗水果須注意要求免人工調味品, 否則清新餘味蕩然無存.

-

-

-

-

四家執照游湖船公司, 票不通用, 浪費時間, 無所適從. 一位船老大直言不諱: 旅遊團停擺時入不敷出, 若無官家合同早就捕魚去了.

-

-

-

-

-

-

山清水秀, 景點眾多.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0 04:2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0 10:46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0 10:4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0 18:37 編輯


-

-

-

-

-

-

-

-

-

-

-

-

-

-

蔣公涼亭

-

-

-

-

-

-

-

-

百年來, 進出涵碧樓者盡為帝王將相, 嚴密的管制措施讓這幢風雲名樓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1901年, 正值日人日月潭水力發電開發, 伊藤在現在的涵碧半島上建了一幢渡假木屋, 並命名為涵碧樓. 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視察, 指定涵碧樓為駐蹕所並擴建為二層建築. 增加八間貴賓房, 包含東、西廂房、餐廳、會議室等設施, 從此涵碧樓由一幢富豪渡假別墅一躍而為官方招待所.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 涵碧樓成了先總統蔣公的行館, 渡假、接待來台訪問外國元首.
http://www.thelalu***/zh-tw/About/
-

湖邊一路向多位請教和閑聊. 當地民眾一旦識別內地口音, 話題隨即急轉直下. 設身處地, 藍綠之爭. youtube有詳盡原始影像資料, 如228來龍去脈, 土改與關鍵美援-韓戰/越戰盆滿缽滿. 美國文獻片置身度外, 相對公允.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n+2%2F28+incidents+
-

蔣公划艇

-

警衛亭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0 18:3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1 19:17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這組景點太高了, 后驅車前往.
-

-

-

-

跟這位飯店門公談了一陣子, 大概前輩被波及, 大罵蔣公並盛讚日本人理性治島. 有些著作分析了228與民情, 當時人口不多, 累及家庭比例可觀.
https://www.google.com/search?tb ... .0....0.jQ39WAnx0xo    Taiwan 228  Incident and politics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1 13:08
標題: 蔣宋耶穌堂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1 16:25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蔣公館舍處處從簡, 多用水泥替代名貴石料, 亦或改建日式房屋.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1 16:24
標題: 日月潭玄光寺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2 22:38 編輯


-

-

-

-

-

-

-

-

-

當家的排大隊買的知名"婆婆滷蛋".
台灣滷汁小吃聞名遐邇, 數品招牌菜頻頻過敏. 在衛生局網上找到線索: 漁民/鄉間小吃佐料防腐劑隨心所欲, 一種自製常用調料-"紅蝦醬"舉報不斷.

嘉義3星旅館免費早餐, 儘管放心招呼.
官方文獻片中說是總統推介: 撤退初期島上人滿為患, 供應捉襟見肘, 豬肉切碎, 全民同樂. 量產紅蝦醬質地上乘, 但肖小見利忘義, 膽大妄為.

-

珠仔嶼(已經大部淹沒), 日/月涇渭分明
-

-

-

-

-

-

-

戰爭期間日本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師頂骨舍利, 戰後送給中華民國佛教協會部分頂骨舍利, 1955年迎靈骨來台, 1958年安奉於日月潭畔的玄光寺. 玄光寺離潭只有十餘公尺, 供奉玄奘大師金身, 上懸"民族宗師"匾額, 玄奘大師頂骨舍利已移奉於玄奘寺. 玄光寺建築採唐式, 當初規劃為臨時安奉玄奘法師頂骨舍利, 所以沒有碧瓦朱柱映照, 樸實清雅. 寺前有一塊分別刻有"日月潭"及"玄光寺"大石.
-
青龍山步道
青龍山和二龍山合稱青龍山脈, 由三段步道串聯為青龍步道. 本步道係由玄光寺碼頭沿階梯登上玄光寺, 經過"千秋苦旅"意象石雕繼續至玄奘寺, 沿途設置不少和佛教有關的設施, 有如進行宗教朝聖, 故稱"朝聖步道". 長度約560公尺, 出口在玄奘寺停車場附近. 沿著台21甲公路走約10分鐘, 到達慈恩塔停車場. 再走570公尺青石板步道即可抵達終點慈恩塔.

http://www.sunmoonlake.gov.tw/Ac ... 7-badb-8185b484405c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2 08:2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2 18:38 編輯


-

-

-

-

-

日月潭主要應市魚
-

-

山豬肉稍有點粗, 但挺香.
-

-

-

高麗菜(洋白菜/玻璃菜雜交, 鬆脆爽口).
台灣耕地有限且零散, 氣候特異. 故揚長避短髮展精緻農業, 糧菜自給率在80%左右, 其它品種則從規模粗做產區進口-美國為主. 農委會首長躊躇滿志, 全盤統籌.

行政院農委會職權範圍與美國農業部USDA/FDA多有重疊-食品安全
https://www.coa.gov.tw/
-

山湖冷水, 肉質細嫩.
-

-

-

-

-

小鎮最大紹族飯館

-

-

可能是狍子的親戚
-

這盤涼拌豆腐特別甜, 好像是其他飯館的. 品過幾個美國原住民部落的飲食, 也都特別甜.
-

跟這位討教一二, 學了幾句常用語. 聽了幾個段子: 逐鹿見天, 貓頭鷹送子, 山寨節日禮儀.
分佈於南投縣魚池鄉及水里鄉, 人口約780人(107年3月數據), 相傳邵族的祖先因追逐白鹿而遷至日月潭定居, 父系外婚氏族為其文化特徵, 受漢文化影響頗深, 但其固有的成分依舊存在. 每家之客室內側左牆腳所懸掛的祖靈籃, 不見於其他族群, 長老平時是部落祭儀的決策者與社會事務仲裁者, 職位通常由長子世襲, 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是杵歌和杵音.
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AC58C79198E1FD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5oyIOha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DmOv0xNOM    祖靈地-拉魯島
日本人築壩發電, 引水入潭, 水深增加18米, 小水潭變高山湖, 萬劫不復.

-

-

-

-

一個小男孩兒教鸚鵡罵人, 憨態可掬. 近期又逢知名鳥語研究人物, 財大氣粗, 系統探究鳥類發聲, 其中遺傳學部分是在北京做的. 哪位有興緻youtube有鸚鵡隨聲起舞, 從"自然"水準研究到科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O8J1JOhyw
-

神侃倆鐘頭還沒到早飯時間, 獨自水邊打鳥.
-

-

-

-

-

-

-

民宿停車場, 4車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2 17:35
標題: 文武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3 16:26 編輯


http://www.sunmoonlake.gov.tw/Ac ... f-ba9f-dad626017cc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預留大量認捐空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開闊視野而砍的竹子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3 07:51
標題: 玄焋寺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3 20:38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換長鏡頭時鳥飛了
-

檳榔
嚼檳榔致癌眾人皆知, 與辣椒共用更如火上澆油. 作用機制眾說紛紜, 檳榔鹼含有毒蕈鹼(M1/M2受體激動劑), 是G調節蛋白(GPCR)家族成員, 控制中樞神經系統乙醯膽鹼代謝功能, 辣椒素受體亦為GPCR家族成員(基因數百, 序列60%以上重疊, 特效藥開發瓶頸). 可能與長期刺激-代謝率偏高導致炎性反應有關. 哪位有興緻, 近期有一篇華裔新秀獨到綜述-瘙癢機制, 淵源殊途同歸(Neuron-舊帖HHMI介紹過這位).
-
下面段落子還要介紹, 參觀佛光山背下了幾段星雲法師訓戒, 其中有一條: 正人君子不嚼檳榔, 大概是說隨地吐渣有礙觀瞻. 凡夫俗子, 分母怡然, 別給大千世界添亂即為功德一件.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Dongxinzhong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3 20:36
標題: 慈恩塔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4 14:14 編輯


-

-

-

-

-

-

-

-

-

-

相當於蔣公溪口故居院落一進, 一位給講了兩個段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4 14:1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4 15:30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4 15:27
標題: 新港-奉天宮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5 15:55 編輯


-

-

-

-

-

-

-

-

-

近乎完美有機菜園
臭氣熏天, 蟲眼遍布. 按美國農業部定義就差一點兒, 天然灌溉, 污染聽天由命.


-

-

-

新港特產, 當家的在馬路另側一家店嘗了一塊, 扭頭就走.
-

走了20分鐘, 潮熱難耐.

新港奉天宮是台灣著名媽祖廟, 位於嘉義縣新港鄉. 全台灣唯一虎爺供奉於供桌上. 福(閩)浙水師提督伯爵王得祿請旨敕賜新港奉天宮-嘉慶十六年(1811). 四進三院, 依序為三川殿、正殿、後殿及凌霄寶殿.

-

-

-

-

-

-

-

-

嘉慶20年王得祿敬獻「聖慈母德」匾
「嘉慶乙亥年(1815年)陽月吉置」, 「欽命提督福建全省水師等處地方軍務統轄台澎水陸官兵二等子爵世襲軍功加五級尋常加一級王得祿立".


-

-

-

-

-

-

-

-

-

-

-

-

-

-

-

-

-

-

齊魯夾谷之會
魯定公十年春天, 魯齊講和, 孔子擔任儐相, 正典儀凜然大義, 聲名遠播.

-

-

-

-

-

-

-

-

台灣交趾陶工藝謝東哲
在台灣諸多的傳統民間藝術裡, 交趾陶以豐富的造型、塊麗的色彩, 並洋溢著吉祥歡樂的氣息, 而廣為一般建築物及寺廟裝飾所樂於運用, 同時也是安宅納福的具象飾物. 原產於大五嶺以南, 二百多年前隨先民渡台, 從此在台灣發展. 日據時期, 交趾陶曾在法國世界博覽會中被譽為「台灣絕技」, 而嘉義地區正是台灣交趾陶的發源地, 當時日人甚至稱為「嘉義燒」. 交趾地名的由來, 據唐代嶺南節度使「杜佑」, 在其著作"通典'乙書中, 認為"南方夷人, 足大趾廣, 並足而立, 其趾則交". 交趾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 交趾郡則是今日之河內地區. 嘉義交趾陶源自於廣東佛山石灣交趾燒, 台灣早期之交趾陶 ((約道光、 同治年間) 以葉王一系, 晚期 (光緒年間至民國初年) 則以洪坤福一系為主流. 葉王善用寶石釉為釉彩, 洪坤福則以水彩釉燒製. 近期燒製溫度已由過去一次燒八百多度, 提升到二次燒方式, 素燒1,800多度,釉燒850度. 今日交趾陶製作, 約略可分為選土配土、練土養土、成形、挖空、陰乾、素燒、上釉與釉燒等.

http://ccatccat.myweb.hinet.net/article/tw001.htm
-

-

-

-

-

-

-

-

老式尼康標準鏡頭室內照片大多得后調"白平衡", 否則普遍泛黃.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xGi2FHyvA    新港奉天宮大典
閩南普通話/方言, 縣太奶等文武齊集, 古制大禮, 歌舞昇平. 台灣風光/旅遊片夠水準的多為英文片.


-

-

-

-

-

現場向三位討教, 為何媽祖大多黑面? 答案南轅北轍, 台大和中研院文獻說是媽祖為未開臉的處女-香火旺盛.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5 12:21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5 18:26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街頭攤檔, 乏善可陳.
在中檔餐館試過幾次經典閩南菜加太平洋深海魚, 相當出色.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5 16:22
標題: 嘉義-故宮南院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6 17:33 編輯


故宮南院
為"平衡南北, 文化均富", 帶動臺灣中南部地區文化、教育、社會、經濟發展, 民國93年行政院核定在嘉義縣太保市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定位"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之北部院區與南部院區位階平行, 相輔相成, 期實現南北文化雙星雙亮點, 達成藝術均富理念. 總面積約70公頃, 包含博物館區20公頃、園區50公頃, 博物館建築由姚仁喜建築師設計, 傳統水墨, "濃墨"、"飛白"及"渲染", 虛、實量體相互交織流線形體.

http://south.npm.gov.tw/zh-TW

-

-

-

-

-

-

-

-

-

-

-
戊戌狗年‧喜迎上元-南院年度特展
第一單元:狗年呈祥
我們生活在週期性時空轉換中,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工作、求學從事各種活動. 依序變化的歲時節慶, 為我們規律的日常帶來各種新鮮、欣喜的感受, 豐富絢麗我們的生活. 節慶的形成是各種複雜文化因素互動的結果, 也是各地淘洗、沉澱出的獨特文化. 今年歲次戊戌, 生肖屬狗, 本次開春特展將以狗年為引, 為大家介紹一系列年節喜慶活動. 同時, 為了與嘉義縣舉辦的年度盛事"臺灣燈會"相互輝映, 本院精選與狗年新春、元宵及吉慶主題相關的文物, 於南部院區展出"戊戌狗年‧喜迎上元-南院年度特展", 以饗觀眾. 內容包含歲朝布置、上元提燈、吉話家常等, 帶領觀眾一同進入古代的迎歲風俗, 認識美好豐富的吉祥圖像.


-

-

-

-

善畫人物花鳥, 尤善犬馬. 其畫法, 於中國傳統中加入西洋光影透視法, 以及西畫顏料. 故凡諸所作, 色彩穠艷, 形象逼肖.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1/95/60.html

-

-

-

清 郎世寧
畫十駿犬茹黃豹形式:軸
尺寸:247.5x163.7公分
展出時間: 第二檔:2018/04/04~ 2018/05/27
清代的"木蘭秋彌", 自康熙時期所立, 是皇家年度盛事之一, 不單是為維持行獵的傳統、娛樂, 更重要的是政治與武備上的考量. 駿馬與獵犬皆為行獵所需, 是常進獻宮廷的動物種類, 清宮內務府亦設有專職飼養犬隻之處. 侍郎三和(?~1773)進獻, 據研究三和為滿洲鑲白旗人, 其名常見於內務府檔案. 茹黃為古代良犬之名, 此處語帶雙關, 亦指駿犬之毛色栩栩如生. 本幅以梧桐、榴花為景, 一隻黃白相兼的獵犬, 姿態如豹般敏捷, 回首凝視梧桐樹上喧噪的喜鵲, 一旁景物有榴花、菊花作為點綴. 鳥獸的互動, 另人聯想到北宋崔白(雙喜圖)的經典佈局.

-

這部分有幾件屬於國寶/孤品, 遷台數十萬件文物中排名前一百.
-

-

-

-

-

-

-

-

-

-

清 西元1644-1911
不著撰人
藏文、滿文大藏經
滿文大藏經 縱:25公分 橫:74公分 每函高度不等
康熙藏文大藏經 縱:33公分 橫:87.5公分 每函高度不等
乾隆藏文大藏經 縱:28.4公分 橫:75.7公分 每函高度不等
佛教歷經二千餘年的傳佈, 久已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藏文、滿文佛經的翻譯不僅保存了我國少數民族的語文及思想, 同時也有助於東方文化的保存, 是舉世罕見的珍貴史料. 本院典藏清康熙、乾隆兩朝藏文大藏經共一二二函, 乾隆朝內府木刻朱印滿文本大藏經共三十二函, 合計一五四函. 每函經篋, 由經葉、經板、經衣所組成. 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的經葉, 正反兩面, 以金泥正楷書寫, 每函自三百葉至五百葉不等, 經葉依序疊放後, 在邊圍即呈現金泥彩繪的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腸八吉祥圖案. 經板分為內外兩層, 外層上下各一塊紅漆木質經板, 其正面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金字. 內層上下各一塊深藍木質經板, 頂塊反麵塑有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的梵藏對照金字, 兩側各繪佛像一尊. 頂塊正面依次有白、藍、綠、紅、黃五色絲綢, 各繡有梵藏字母及八吉祥圖案, 底塊經板有彩繪的五尊佛像. 內外兩層經板將經葉含夾以後, 以絲質經索綑紮, 並附白色哈達, 以黃綾經衣包裹, 就成了完整一函的經篋.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04001048    博物館的圖片相當出色
據民國檔案記載, 南遷文物經專家3次精選, 1940年代末館長屢屢抗命, 堅拒再選.
台北故宮收藏甚巨, 展品比例極低, 但數十年專展/外展頻頻, 留下了許多寶貴影像資料, 尤其是近年的兩岸聯展, 珠聯璧合, 相得益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6 17:20
標題: 佛教藝術-亞洲織品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7 15:13 編輯


佛教起源於印度, 構成亞洲文化的重要成分. 自西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創教以來, 至十二世紀末回教徒大舉入侵為止, 歷經1700餘年發展. 教理與時俱進, 宗教內容不斷充實, 思想體系也愈趨完備, 隨著各個王朝統治階級的護持推廣、僧侶不斷弘揚、以及商旅往來等, 印度佛教信仰日益擴大, 影響及於中亞、中國、西藏、蒙古、斯里蘭卡、東南亞等地. 東北亞因與中國往來頻繁, 佛教也順勢傳到了朝鮮半島與日本. 如今, 佛教已在亞洲各地綻放出豐富多元的文化花朵. 亞洲各地的佛教造像或經典雖然都以解決眾生痛苦, 傳達成就佛果等宗教訊息, 但各地文化沃土有別, 在當地養分的滋潤下, 發展出許多"同源異流"地方特色, 造就出千變萬化的佛、菩薩、天王、護法等形象, 與各式不同的寫經方式與裝裱形制, 使得亞洲佛教藝術顯得異彩紛呈、璀璨奪目. 本展覽分為"誕生的喜悅"、"佛陀的智慧"、"菩薩的慈悲"、"經藏的流轉"和"密教的神奇"五單元, 以時間為軸, 將各地的佛教造像與經典等並列, 呈現佛教藝術的不變與變. 引領觀眾欣賞同一時期、不同地區的佛教藝術之美, 以及其深邃的宗教哲理.
http://south.npm.gov.tw/zh-TW/Ex ... 2-9c92-059f13f33c3b
-

-

-

-

-

-

-

-

-

-

-

-

-

-

-

-

亞洲幅員遼闊,自然地理環境多變化,人口聚集且種族繁多,形成了多樣的織品文化,例如:東亞大陸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長期發展出栽桑養蠶的農業經濟,孕育了絲綢文明;地處熱帶的東南亞民族,男女下半身習慣穿著筒裙-紗籠,產生了各地不同的紗籠風貌;南亞的印度半島上,婦女習慣穿以一塊布包裹式的紗麗 ,色彩鮮艷、裝飾工藝豐富;生活於廣大草原的中亞游牧民族,喜愛粗獷圖案與大膽用色的伊卡,成為鮮明的綠洲色彩;位於歐亞文明緩衝地帶的土耳其、敘利亞等地,拜占庭及伊斯蘭風格時而出現在織品服飾上。

本院典藏有藝術成就極高的歷代緙絲與刺繡珍品,近年來更積極徵集亞洲織品,拓展亞洲文物的典藏。本展覽以 「絲綢故鄉」、「紗籠風采」、「夢幻彩織」、「草原色彩」和「東西交織」等五單元,分別展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和西亞等五個不同區域的織品,最後再以「織染繪繡」單元帶領觀眾認識亞洲各地的傳統織品工藝,進而欣賞亞洲的人文藝術成就。

http://south.npm.gov.tw/zh-TW/Ex ... d-ae1d-1b5853498249
-

白平衡調節還原色調(超過內置自動調節極限-書畫和紡織品光線設置極暗)

-

大光圈鏡頭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7 15:13
標題: 日本伊萬里陶瓷外展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8 14:58 編輯


-

-

-

-

-

-

-

-

-

-

-

f/1.8

-

-

-

-

-

-

-

-

f/1.8

-

-

-

f/1.8

-

-

標準鏡頭照不清楚說明, 乾脆用f/1.8再照一套. 做個實驗, 加長前景試拍較大且畫面景深較長的器型. 跟一位攝影師討教一二, 這位講了幾種業餘短, 平, 快.

-

-

-

沒見過這種器形, 昨天的NHK美國回顧了電飯鍋發明始末, 百次實驗證明100度20分鐘撤火恰到好處, 與法國的水開12-15分鐘(電子和共焦顯微鏡)大同小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8 14:5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9 18:37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孰不可忍, 先秦典儀洗手禮器變尿盆兒(yi).

-

-

五彩相撲人像
江戶時代.1680-1710 年代
左)高30.6 公分/ 寬23.0 公分(右)高31.3 公分/ 寬25.4 公分
有田窯
於延寶年間技術成熟的"柿右衛門樣式"相撲人像, 表現各帶著"撥鬢"與"野郎頭'髮式的兩人在搏鬥瞬間栩栩如生, 作品中丁字帶等處仍殘留著金彩裝飾. 在英國貴族威廉‧賽西爾(1520-1598)的舊宅中藏有類似作品, 同時該宅邸的家財目錄中, 於1688 年亦記載"兩個相撲姿態的瓷器男像".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9 06:2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19 17:52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9 17:4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0 03:17 編輯


-

-

-

右後大盤- 五彩花卉十二方盤,  明 神宗, 故-瓷-009276.
盤口部外敞, 壁呈淺圓弧, 圈足低矮. 盤心繪一菱角形提籃及各色花卉之盆花紋, 內壁有四開光, 開光內繪湖石花木紋樣, 開光外則飾折枝茶花. 近口沿處一圈則以六朵紅金彩小花為界, 穿插飾以青花菱格菊花紋及綠地渦卷花紋各三. 器外壁有六朵紅花枝五彩纏枝花卉紋, 口沿則飾波濤紋. 足內以青花書"大明萬曆年製"楷書雙圈款, 並有四個明顯支釘痕跡.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102

-

-

-

-

五彩花口碗
江戶時代.1670-1700 年代
高11.4 公分/ 口徑11.4 公分/ 底徑11.3 公分
有田窯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故瓷12098)
碗呈五瓣花形, 內外壁均施乳白色釉, 釉層較薄. 釉上加彩繪飾山石花木, 碗心則有雙鳳追逐, 紋飾之外還保留大量空白, 散發含蓄優雅的氣質, 是伊萬里瓷器中的"柿右衛門"樣式. 器外底心書雙方框"福"字銘, 書體近渦旋狀, 也稱之為"渦福"銘.


-

-

口緣裝飾紅彩如意雲頭紋, 其上並陰刻單線捲草紋填金彩. 器身與器蓋內外以釉上彩滿飾纏枝梅花、牡丹、太湖石與鳥禽等圖案. 器身臥足, 著地處帶有砂粒, 內有"肥碟山信甫造"紅字款. 此器為伊萬裡外銷落幕後, 僅透過荷蘭商館進行私人貿易時崛起的田代紋左衛門, 其轉手經銷作品的款銘之一.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727

-

盤口部外敞, 寬折沿, 壁呈淺圓弧, 圈足低矮. 盤心繪一菱角形提籃及各色花卉之盆花紋, 內壁以靛藍釉為地, 上繪紅、金、黃三色為主之花卉紋飾. 內壁上下並有二雲肩形開光, 內繪山水及花鳥梅竹紋樣, 以及數個書卷形開光, 內繪纏枝花卉紋樣. 器外壁有三組各二大一小花卉組成之纏枝紋. 足內以青花繪一圓圈, 並有七個明顯支釘痕跡
台北故宮有田窯珍品之一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926

-

-
金襴手樣式菊瓣盤,口緣鑲銅釦,每瓣皆有突起稜線,為模製而成。盤壁內外以紅彩、金彩、藍彩作裝飾;盤心中央一紅邊金彩菊花紋,餘白描繪櫻花連枝帶葉的盛開模樣,盤壁並描繪太湖石、櫻花樹與風信子等。足外壁飾兩道青花稜線,中有紅色渦紋一圈。圈足著地處塗鐵汁,內繪青花弦紋開光,內置櫻花折枝紋。與其他類似作品比對後,可知此件應為碗蓋。
器物資料庫所收文物均附中幅高清圖片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2430
http://antiquities.npm.gov.tw/    台北故宮有田窯收藏, 8件, 僅暫時展示(搜: 故藏有田窯)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19 21:14
標題: 飲茶文化-唐/宋/明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0 20:03 編輯


-

-

-


-

日本學者認為其抹茶與生吞活剝均源出大唐
-

唐 長沙窯 綠釉單柄壺
壺圓口, 橢圓腹, 短流, 長方形空心橫柄, 柄中段附圓穿孔以便串連蓋上繫孔. 全器除口沿及圈足無釉外均施綠釉. 釉色青綠乳濁, 釉層較厚, 釉面滿佈細碎開片紋, 器蓋釉色偏藍, 積釉處雜呈藍斑. 側把單柄壺盛行於唐代晚期, 浙江越窯、湖南長沙窯等南北各窯均燒造, 石製器亦製作. 長沙窯製作多種日常茶器如單柄壺、茶瓶、茶碗、茶末盒等多帶器銘如"荼埦"、"荼盞子"、"大茶合"、"鎮國茶瓶", 可見飲茶風氣在湖南地區頗為盛行. 單柄壺在唐晚期與短流茶瓶一樣, 皆作為注湯點茶之用, 其形制與與院藏驪山石單柄壺, 以及及國立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收藏的一組唐代滑石茶器中的小型單柄壺極為接近, 此為唐代晚期盛行於茶盞內點茶的帶柄 茶瓶, 或亦可稱之為"急須", 因單柄壺形制在宋人黃裳(龍鳳茶寄照覺禪師)詩中稱"急須"為東南之茶器, 用以煎煮茶湯. 這類造型, 由唐至今造型、胎釉雖經演變, 然千餘年來仍為茶家所愛, 明清時期宜興紫砂或閩粵所製白泥尤為多見.
-
一、唐風宋韻
中國飲茶文化淵遠流長, 七世紀已遍及全國. 陸羽(733-803)撰寫"茶經"(761), 對茶葉、茶器及煎煮茶法等有具體說明, 奠定喫 茶方法與器用規制. 唐人烹茶先將茶葉輾成粉末, 投入茶鍑中煎煮, 再分酌於茶碗飲用. 茶碗以越窯青瓷及邢窯白瓷最為普遍, 通稱"冰瓷雪碗". 宋人改將茶末置於茶盞, 以茶瓶注湯點啜, 故稱"點茶". 著名文人蔡襄(1012 -1067)著"茶錄"論及飲茶需具備色香味, 並列舉九種茶器, 然傳世宋代茶器中以茶盞及茶托較為常見. 宋人也愛鬥茶, 方法是將茶湯打出茶沫湯花, 為了觀察茶沫湯花之美, 多用黑釉茶盞, 一般則用青、白釉色茶碗.

-
-

-
北宋 定窯 牙白劃花回紋茶托(國寶級)
典型宋代茶托形制"形如碗帶盤, 中空, 下有足". 上方深腹碗形為茶盞托圈, 壁深用以承盞, 中空無底; 盤口及圈足均鑲銅扣, 圈口無釉未加圈扣. 托盤寬圓平出微上撇, 圈足略高外撇, 圈口及盤口皆刻劃回紋一周為飾, 釉色牙白瑩潤, 胎質細膩. 南宋末周密《齊東野語》書內曾提及宋人舉茶是茶盞與茶托一起, 足見茶托與茶盞配套使用. 遼宋壁畫或茶畫上所繪茶盞與茶托一般都是成組出現, 形影不離, 舉茶時可隻手扣持盤沿, 隻手持盞. 此於南宋周季常.林庭珪所繪〈五百羅漢圖〉(1178-88", 或1959年出土的金代山西孝義縣張家莊金墓〈磚雕仕女圖〉上皆可見宋人持盞方式. 宋代定窯燒造數量極大, 除精品上貢外一般民間日常用器亦有生產, 碗盤類最為常見茶托存世較少, 可能是宮廷訂製器皿. 北宋早期還見托圈有底, 如定州靜志寺塔基出土帶"官"字款茶托, 形為宋制但有底, 不中空, 可視為唐五代至宋代過渡時期製品. 宋代中期以後托多為中空, 汝窯、官窯、景德鎮青白瓷等或漆器、金銀器皆然. 黑漆茶托搭配白釉茶盞或朱漆茶托與黑釉茶盞成套, 形成黑白、或紅黑對比的時尚美感, 而《齊東野語》內則提及家中有喪則不宜舉用硃色茶托.

台北故宮珍藏分類與北京故宮不盡相同, 大概十幾件文物被列為鎮館之寶, 而特級與一級文物多如牛毛, 分類談何容易. 32萬件文物運台, 分屬於5家機構. 頂極專家3次斟酌精選(那志良等幾位老先生的工作日誌, 回憶錄及著作彌足珍貴).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958

-


-

斗笠形茶盞, 通體施黑釉, 口沿鑲扣銅邊, 內底一點凸起, 內壁貼飾枯葉紋, 葉紋褐黃、帶藍白條縷斑紋. 底足無釉, 胎質粗鬆, 呈色灰黃, 碗壁顯見拉坯遺痕, 外底圈足淺遺有沾釉痕跡. 釉色漆黑, 釉面偶現黃色棕眼氣孔點. 剪紙貼花黑釉碗器為江西吉州窯獨創一格的裝飾技法, 常見木葉、梅花、龍鳳、或文字等貼花圖案紋. 黑釉木葉碗為其代表作, 其技法先於生坯器上施含鐵質的黑褐色底釉, 後將處理過、沾染含鐵較低的褐黃釉木葉貼著於黑釉之上, 一次燒成, 因而產生黑地枯葉饒富趣味的裝飾, 啜茶時枯葉若隱若現, 別具情趣. 這類木葉紋現經學者研究, 應為桑葉紋, 與江西百丈寺的禪院茶禮流行有關, "百丈清規"〈赴茶湯〉內不少條文中均提及茶在寺院的使用方式、作用和意義, 此亦與南宋江西派詩人陳與義"柏樹解說法, 桑葉能通禪"的禪茶文化美學相關.

-

碗呈六瓣葵口, 敞口微撇, 深弧壁, 矮圈足. 通體施青釉, 釉面滿佈褐色不規則開片紋, 外口沿下一圈積釉較厚, 口沿一圈釉薄, 顯見紫褐胎色,圈足窄小, 足底修飾工整, 塗有赭色護胎汁. 胎骨輕薄, 露胎處可見灰黑胎土.  釉色灰青, 紫口鐵足為哥窯的主要特徵, 此盞造型秀挺, 釉色腴潤, 為盞中佳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2703

-

-

-

-

-


-

-


-


-


-
-

  
-

-

明 永樂 青花鳳凰紋三繫茶壺(國寶級)
小圓唇口, 半圓形壺身, 肩飾三繫, 平底, 淺凹足, 曲流, 竹節把, 帶平頂圓蓋. 全器以青花描繪紋飾, 壺肩及底邊畫雙層蕉葉紋各一周, 壺腹及蓋沿兩面各飾穿蓮鳳凰一對, 蓋面則飾一鳳鳥, 流及把手畫折枝蓮紋. 青花濃豔, 多處帶鐵褐或褐黃色疵斑, 胎骨均勻, 足底露胎, 質堅細膩. 本院另藏有甜白三繫壺(故瓷017825), 造型與此相同, 舉世無雙, 甜白與青花都是永樂時期的代表作, 彌足珍貴. 此壺清宮舊名為"白地青花帶蓋茶壺". 明代自洪武皇帝下令罷造團茶進貢, 葉茶煎泡成為最普遍的飲茶方式, 因此茶壺成為泡茶主要的茶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3588


-



-

-


-

-


-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065
-

撇口, 弧壁, 矮圈足. 碗裡至口沿、圈足均包銀; 外壁開光內青花繪飾六團花鳥紋, 口沿及底邊各為圖案花卉紋、蓮瓣紋一周, 腹部團花外隙地為白地鏤空錦地紋飾. 底足較厚, 圈足露胎, 胎地略粗. 底青花書"大明萬曆年製"六字二行楷款, 外加雙長方形框圈. 茶鍾貼有清宮舊黃籤, 上書"三等萬窯青花白地玲瓏銀裡茶鍾四件"作為茶鍾使用. 玲瓏為鏤空之意, 據"江西省大志"'陶書"御供萬曆器上載有多種玲瓏器用. 此碗器形、尺寸皆與明晚期嘉靖、萬曆茶鍾形制相當, 玲瓏瓷器晚明以後大量外銷歐洲, 各大博物館均有收藏.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5996
-

明 嘉靖 甜白八方茶鍾(中左一)
八方形, 斂直口, 深壁, 矮圈足. 全器均施白釉無紋. 釉色甜白, 胎骨較薄. 器底青花書"大明嘉靖年製"六字二行楷款, 外加雙圈. 甜白為明初時期對瑩白如脂白釉的美稱, 清宮記載有時稱為"填白", 與甜白相通. 此器在《點查報告》上或依據清宮舊籤定為"填白茶鍾一件", 可以確定清宮作為品茶之用, 如據明人載記"品茶用甌, 白瓷為良". 白釉茶鍾亦顯茶色, 為明代最為常見的飲茶用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867
-

北京故宮(與南京分院-從南京撤退時可用軍艦捉襟見肘, 加租民船亦杯水車薪)的瓷器基本上沒有斷代, 器型基本完整. 當初日軍入侵撤退倉促, 運力有限. 主要帶了唐宋元明書畫/名帖和清代玉器/畫琺琅等, 故台北故宮的專精亦集中於此(幾位行尊眾口一詞).

-



-

明 宣德 寶石紅茶鍾/乾隆皇帝御用
撇口, 圓唇, 深弧壁, 矮圈足. 全器除足底外均施紅釉, 釉色鮮紅, 橘皮紋棕眼明顯, 口足均露白邊一道, 近底足處, 紅釉泛青. 釉內氣泡晶亮, 大小分明疏朗. 胎骨略厚, 細白堅緻. 白釉底部泛青, 上刻劃"大明宣德年製"六自二行楷款, 外加雙圈. 此寶石紅小碗與所謂的明初永樂, 以及後來《江西省大志》上所載嘉靖白瓷暗龍紋茶盅大小、形制相近, 宣德時期它或許也已當作茶盅使用, 且毫無疑問清朝時它已是乾隆皇帝的御用茶碗, 因為此碗附有一個新石器時代的凸緣玉璧來作為它的茶托, 凸緣壁上刻有乾隆御製詩.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587

-

-

-

-

圓直口, 深弧壁, 小圈足, 碗心內凹呈尖底狀, 底微凸, 俗稱雞心碗, 一般因其碗形頗似蓮房, 俗又稱"蓮子碗". 尺寸有大、中、小三種, 本件屬小型器. 外壁口沿、足圈皆飾回紋一圈, 周壁畫雙鉤蓮瓣一圈, 加繞桃形圖案紋. 內口沿下畫卷草一周, 碗心裝飾桃心瓣形花, 外圍繞回紋及阿拉伯圖案紋各一周. 胎骨均勻, 青花濃重, 偶有黑褐疵斑. 底青花書"大明宣德年製"二行六字楷款. 小蓮子碗由於圈足較小, 僅書"大明宣德年製"款識, 不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838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0 15:20
標題: 茶文化-日本/清/民初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1 03:54 編輯


清末民初"是禮"款紅磚茶擔
長方形紅磚胎茶擔為潮汕工夫茶特有造型, 是放置各式茶器的櫃式茶棚, 磚胎低溫燒成. 雖有大小之分, 但分格置器內容大同小異. 器一般分 上中下三段, 據茶學者考證, 註)上段右上放置茶爐, 有三開口, 上口為大圓孔以便納爐, 前為八方扇形風口, 背後則留一小半圓形散熱口, 因置風爐, 故佔有上中段; 上段左邊僅留上方的海棠形孔洞, 以容海棠形茶葉罐, 其下中段左面為方形大開口, 可置茶壺、茶杯等茶器; 下段整面於右面開口呈一斜放的花瓶瓶體, 其上則為磚體刻印瓶口及插飾牡丹花一枝, 上實下空巧妙地 形成瓶花裝飾, 此格盛放爐炭, 作用與炭籠相同, 格後方亦有一小半圓孔洞, 或亦作散氣之用. 茶擔兩側亦分三段, 下段各有一扇形開孔以供手抬提放, 茶擔背面除前述上下各留兩小半圓形開孔外, 面平而無裝飾. 全器紋飾分佈於正面及兩側, 正面正中門楣上方刻有"是禮"二字, 點出茶擔的使用意涵; 左上雕飾人物騎獸圖, 通風口下方為太極八卦圖, 下段為前述之瓶花裝飾, 四周及邊框則圍飾迴文、錦紋及朵花紋等. 茶擔兩側上方各飾蓮花, 中段一飾蓮托寶瓶, 一飾蓮繫雙筆, 紋飾或為道教雜寶紋, 與正面太極八卦紋相互呼應.  清末民國潮州文士翁輝東(1885-1965)在其著書內曾談及〈工夫茶〉有茶壺、蓋甌、茶杯等十八項茶器, 其中最後 一項就是茶擔, 可見茶擔盛行於潮汕地區.


-
-
台灣
茶趣-台灣工夫茶
明末清初,隨著中國東南沿海移民活動, 飲茶習慣亦傳至臺灣並逐漸生根發展. 臺灣早期茶文化承繼閩南"工夫茶"傳統, 以潮汕四寶即潮汕烘爐、玉書煨、孟臣壺、若深杯為主要茶器. 嘉義笨港板頭村清代縣丞署遺址出土帶款朱泥殘壺、德化白瓷杯及青花杯等, 足以為證. 據《臺灣通史》記載, 嘉慶年間自福建引進武夷茶, 同治時期又有英商推廣種植烏龍茶並大量外銷. 二十世紀後期烏龍茶成為臺灣茶特色, 注重色香味, 同時也帶動飲茶風氣興盛, 臺灣茶藝在工夫茶的基礎上經過演變, 發展出今日多元品茶文化.

  

清末民初 工夫茶器一組
整組為後配茶器:包含白泥風爐、白泥側把燒水壺、朱泥茶壺、青花花卉紋四小茶杯及青花茶池(亦稱茶船)等共五項茶器. 此為清代以來閩粵地區常見的基本工夫茶器組合, 清中葉閩粵工夫茶普遍使用所謂"潮汕四寶"茶器, 四寶為潮汕風爐、玉書煨、孟臣壺、若深杯等四種茶器. 前兩器為燒煮湯水用器, 後二器則為泡飲茶器. 白泥風爐與單柄側把燒水壺乃潮汕工夫茶器中的特有造型, 不僅流行於閩粵亦外銷東南亞, 十九世紀初外銷至日本後, 至今仍是日本煎茶道最為普遍使用的茶器. 兩器為近代作品, 白泥玉書煨燒水壺胎薄, 側把內中空, 把下印"昌平"、 "寶山"款識; 白泥風爐通風口呈鏤空卍字形, 外圍菱形花邊, 其上刻"百事如意"為十八世紀以後外銷日本煎茶道具上常見造型. 朱泥梨形小壺, 彎流曲把, 平底內凹, 底刻"龍溪魏梓敬珍藏"二行楷款. 全器胎泥細膩, 器面均帶微小突起砂質顆粒, 即愛壺家所謂梨皮泥壺. 小型茶壺為閩南、潮汕一帶喜用來泡飲烏龍茶工夫茶的重要茶器, 此壺應為閩南龍溪魏姓愛茶者所持. 這類略高的梨形小壺又稱"思亭壺", 傳為清初陸思亭(生卒不詳)所創, 長久以來也是晚清工夫茶壺中常見的造型之一. 青花茶盤通常作為燙壺與燙杯保溫或盛杯之用, 盤以青花描繪萊菔"蘿蔔菜葉'紋. 四小青花茶杯, 外壁畫花卉紋, 口沿鑲金,
底青花書"錦福堂記", 常見於清末民初外銷泰國茶器.

-


-

日本 明治時代 煎茶提籃茶器組
小型野外組. 有白泥風爐、白泥側把燒水壺、朱泥茶壺、青花杯、銅茶托、錫茶葉罐、竹雕茶則、青花香合、銅香瓶、銅炭箸、佛經卷、佛鈕銅印、方漆盒、龍紋銅鏡、藤墊等共二十四組件, 悉數收納竹編提籃內, 方便攜帶. 白泥風爐與白泥側把燒水壺為燒水用器, 風爐, 泥胎細, 風口較低, 底有鈐印"松齋"; 側把燒水壺, 短流, 鼓腹, 底圓弧內凹以利快速導熱, 側把圓柱中空, 胎薄體輕. 朱泥小壺及青花杯為泡飲茶器, 朱泥壺, 直短流曲把, 底印"孟臣"款, 為日本煎茶道常見的"具輪珠"造型, 惟蓋較低矮; 五青花小杯, 外壁繪雲鶴雜寶紋, 口沿內一圈轉枝花卉邊飾, 底青花書"九穀"款. 此四器參照III-1-5工夫茶器組, 與清中葉閩粵地區工夫茶重視的"工夫茶四寶"潮汕風爐、玉書煨、孟臣壺、若深杯等主要茶器, 幾無二致. 錫茶葉罐, 圓蓋, 平肩, 器身扁平正面呈半圓型弧度, 帶四矮足外撇, 底"王東"陽刻款; 竹雕茶則, 器表刻一人物坐像, 並刻"強謂吾心似秋月, 爭知肚裡暗昏々"禪語, 充滿文人閒適的風格. 長方型竹編提籃內襯團紋暗花緞, 多為中國晚清製品, 收納茶器之外, 同時可作為茶席中裝飾道具. 其他還有香器及文房用具等充分體現煎茶道在品茗之餘, 觀賞金石書畫助興雅趣. 整套煎茶器應為後配.




-

-


-


-


-

-
-

清代品茗
清代與明代的飲茶習尚大致相同,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宮茶器製造盛世. 康熙朝西洋傳教士引進的琺瑯彩技法, 隨即應用於茶器生產; 其他各類茶器也皆質量俱佳, 在材料、造型及裝飾技法上都達到極高水平. 從院藏清宮茶器與檔案紀錄中, 均可窺見清代皇帝對茶器的重視與品味. 蓋碗的普遍使用是清代品茗一大特色; 清室入主中原仍保留飲用奶茶的民族風情; 再者, 接待蒙古王公貴族與藏族高僧, 筵宴飲用奶茶, 也是清宮經常舉行的交誼活動, 因此留下了豐富的奶茶器皿, 本單元特別選展院藏奶茶器中精品, 藉以呈現清代茶文化多元面貌.

-

-

-

-

-


-


-

白玉方壺
子母蓋、方腹、圈足, 蓋附方鈕, 有流有柄. 腹飾淺浮雕蝙蝠、雲紋, 器身有璺.


-

康熙/乾隆制式畫琺琅在北館, 但燈光極暗.

-


-


-

茶圓外壁施胭脂紅釉, 器內及足內施白釉, 內壁白釉下印飾雙雲龍紋. 器壁勻薄、透光, 白釉凝如羊脂白玉, 胭脂紅釉色近紫紅. 底青花書"雍正年製"四字二行楷款, 外加雙方框. 胭脂紅釉於康熙年間由西洋傳入, 以微量黃金做為呈色劑, 800-850度二次低溫焙烤. 雍正胭脂紅器精緻高雅, 小巧茶鍾撇口的外沿露白一周、齊邊, 實屬不易, 同類型器亦有松綠及翡翠釉者. 雍正時期大多數的茶鍾稱為"茶圓", 本件應就是(雍正四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內載"紅磁白裡暗花茶圓". 由此可知雍正皇帝不但親自參與瓷器製作, 還提供了各式意見, 要求可謂仔細嚴格.

-

-

-

直圓口, 短頸, 橢圓腹, 底微斂, 長曲流, 弓形把, 把內側上方一通氣孔, 平底, 矮圈足微外撇, 帶圓紐拱形蓋, 紐側兩邊各有一通氣孔. 器內全施綠彩, 器外除頸、圈足外, 通以紫紅錐刻卷草紋為地, 壺腹繪番蓮花葉四朵, 壺兩面各一朵, 另二朵位於長流及把的壺腹上, 頸飾螭龍二對, 肩為如意紋一周, 底邊一周蕉葉紋, 圈足則飾花卉圖案紋一周. 蓋紐塗金, 紐側一氣孔, 圍繞蓮瓣紋一周, 蓋面畫轉枝花葉紋四朵. 胎薄透光, 壺底藍料書"乾隆年製"四字二行仿宋體楷款, 外加雙方框. 此類紫紅地器, 畫工精密, 不僅壺內外滿施彩釉, 壺蓋內及底部, 甚至圈足、蓋圈足底部也全施金彩, 全器畫滿.雖然紋飾繁褥, 但亦見錐、畫工序之講究. 此壺為琺瑯彩, 然與圖版135洋彩茶盅外壁裝飾極為接近, 惟款識及器內裝飾技法不同.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011

-

-

-

-


-


-


-

奶茶碗與多穆壺均為景德鎮御窯廠以瓷仿古拉里木紋理製作而成. 多穆壺是滿蒙藏共用奶茶用具, 西藏志中有所謂"拉庫爾"木, 拉庫爾亦稱拉古里木, 木色黃褐帶不規則紋理, 傳說具解百毒、避邪功效, 因此清宮非常珍重以拉庫爾木作成的木奶茶碗及多穆壺. 除以珍貴木材製作之外, 亦令景德鎮御窯廠仿製具西藏風格的茶具, 形制、木頭紋理, 維妙維肖. 藏人熬製穌油茶多使用木筒形多穆壺, 多穆為藏語,讀音為董莫或多穆, 即奶茶壺之意. 這件瓷製多穆壺口沿呈僧帽狀, 帶拱形蓋上塑獅鈕頂, 圓直筒身, 器身上飾四道凸稜, 夔龍把, 鳳首流, 全器除僧帽沿、四凸稜、及獅鈕施金彩外,器內外均掛仿木紋黃褐釉. 奶茶碗寬口外撇, 矮壁闊足, 全器與多穆壺同, 均施仿木紋黃褐釉. 清宮在雍正七年(1729)已見檔案有"花梨木磁桶"的製作, 由院藏雍正仿木紋花盆, 模仿之逼真寫實令人難辨真假. 乾隆二十八年《活計檔》亦見載景德鎮御窯場為熱河行宮燒造"仿拉古里茶碗"記事. 寬口淺壁類似墩碗的奶茶碗, 清宮自康熙朝以來時有製作, 有金銀、玉、木質、匏製、象牙、宜興紫砂、及各種釉彩等, 本院所藏康熙、雍正朝銅胎或瓷胎畫琺瑯尤為多見.

--

-

屬於乾隆皇帝異域珍玩-嗜玉如痴, 幾個出處褒貶不一; 早期追求精雕細琢, 見玉賦詩嵌刻. 晚年意識到玉石以質樸無華為上, 下令內務府造辦處禁止打造小件及精雕件. 哪位有興緻可在台北故宮出版物和博客大海撈針, 不乏真知灼見.


-


-

青綠色玉, 有大片白斑與黑、赭色紋理. 侈口微撇, 弧形壁, 深腹, 圈足. 全器光素無紋, 器底琢"嘉慶年製"隸款. 精美鍍金銀座及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3226


-


-

-


-

-


-


-

六方形, 直口斜肩, 直壁矮圈足, 口足亦為六方形, 帶平頂六方蓋. 蓋面青花繪一蟠螭, 蓋壁飾六字三種不同書體的"壽"字, 加飾青線三道. 罐肩滿畫靈芝如意紋, 罐腹則飾山水人物畫, 雲松下二老者, 一抬頭持杖遙指飛翔而來的仙鶴, 另一老者及一揹罐童子亦仰面迎望飛鶴, 罐腹上下各飾回紋一周, 足邊則為轉枝葉紋一周. 胎質細膩, 釉色鮮麗、濃淡層次分明, 為典型康熙"墨分五色"青花釉色. 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二行楷款.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1 03:55
標題: 乾隆蒙兀兒帝國玉器收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2 20:25 編輯

http://antiquities.npm.gov.tw/     乾隆蒙兀兒帝國玉器收藏-110件/搜:蒙兀兒帝國-故-玉
-
瓜瓣杯, 故-玉-002860
器形如半剖的瓠瓜, 以疏密勻稱的波稜隔出瓜瓣; 瓜蒂為柄, 柄面並加飾花葉, 而花心嵌有紅色料石; 底則浮雕一花朵, 花瓣起伏有致、邊緣微捲, 生動寫實. 杯內壁仍加琢了乾隆皇帝御製詩.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3281

-



-

可蘭經架, 故-玉-001357
角閃玉, 長35.6公分 寬21.2公分
全器鏤雕花葉紋, 外側器表並淺浮雕出花心、葉脈等細節, 經架上緣裝飾一列冠式花邊, 典型伊斯蘭風格. 此器開啟狀如英文字母"X", 回教清真寺內常以此置放可蘭經.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1776
-

-

玉質, 青綠色, 帶些許赭斑. 碗, 侈口, 深腹, 雙耳, 外敞淺足. 腹近足部琢飾一圈莨苕葉紋, 雙耳雕成向下之莨苕花苞, 下接莨苕葉, 底琢一平展花. 為痕都斯坦玉器風格. 附布套.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4051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iw=1108&bih=632    莨苕
地中海沿岸灌木, 鋸齒形葉, 古希臘廣泛用於裝飾.

-

-

青玉, 玉色泛灰. 橢圓形, 花瓣口、弧形淺壁、有圈足. 盤壁淺浮雕葉紋, 捲曲葉形尖端立雕延伸出盤兩側, 為兩耳. 盤內底部飾有卷葉花卉圖案. 器薄可透光, 為痕都斯坦風格玉器. 附錦袱, 作紅底盤長錦地, 提花作多彩各式花卉與桃實與靈芝.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3657

-


-


-


-


-

雕花圓盤
乳白色玉石. 圓形盤, 壁淺, 淺圈足. 壁琢一排莨苕葉片, 底琢一朵平展的花, 層層花瓣填滿圈足, 雕工頗細.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26359

-

蚌式盤
淺青綠玉, 帶大片褐班. 雕做蚌殼形, 琢磨得非常細薄.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3183

-

長柄杓
玉, 有白綹及灰斑點. 杓面扁平, 杓基琢莨苕葉紋, 柄細長飾紐絲紋, 柄端立雕花苞. 附杓形木盒與繡花布套, 木盒內外皆上彩, 外壁為花葉圖案, 內壁只單著橘色漆, 盒蓋以金屬鉤與盒身相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1810

-


-

單柄壺
青玉. 侈口, 圓腹, 淺足, 長流, 帶蓋. 肩部浮雕一周葉紋, 器身浮雕莨苕花葉紋, 把雕作莨苕花葉, 花心並嵌飾紅玻璃, 足底亦雕作花形.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2898
-

無柄壺
白玉, 琢作一有壺嘴、無手把的小壺. 蓋面及器腹上淺浮雕花葉紋及斜向弦紋. 這種小壺可能是直接從壺嘴飲用, 故壺嘴內壁有褐色物質, 前端下緣已磨損.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0764

-

瓜瓣杯, 文具/文玩, 故-玉-003623
伊斯蘭灰玉洗, 有大片灰斑. 全器呈水滴形, 洗身以多瓣艾葉為造形, 以踞齒狀捲葉為柄耳, 底則為六瓣花, 四週襯有花葉.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4046

-

玉柄劍柄
匕首, 鐵製刃部, 白玉柄. 直柄, 末端彎曲, 把手部位有橫向紋路增加握持摩擦力. 柄與刃相交之際雕葉紋, 兩側飾以半開花苞紋, 以花瓣紋包覆把手, 末端雕花草紋, 花心嵌飾褐色玉石. 附鏤雕有環金套.

剛剛在"技術新聞"瞄了一眼近期照相機評論, 俺的索尼a6000在窮人樂里名列前茅-美中不足的就是錄像效果差強人意, 要想更上一層樓就得砸錢買蔡司鏡頭/機身升級換代.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2727


-

-

-

帶鑲嵌短劍柄, 角閃玉 , 故-玉-001555
灰白玉, 帶淡墨色韻律條紋. 柄的尾端琢成馬頭形, 掌握時十分順手. 馬的眼睛、鼻孔及轡頭上均嵌飾金扣、紅料. 馬鬃旁分至左側, 細鑽上十數個凹點並填入金粉, 以營造毛色豐盈閃亮的效果, 此種表現手法不同於中國, 十足的異國風味.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1974


-

火藥筒/玉石珠寶, 故-玉-001377
全器琢作獸角形, 較大端似有圓蓋但無法開啟, 蓋面琢平展花朵, 筒身琢葉紋一周. 較小端琢成立雕的羊頭, 雙眼嵌金絲、紅玻璃. 筒上方以銅為柄連於羊口處. 火藥筒為盛火藥以供塞入槍膛射擊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1796

火藥筒, 故-玉-002743
灰玉帶深灰條斑. 琢作獸角形, 較大端有圓蓋, 目前無法開啟. 兩端及中段均雕飾花葉紋. 銅柄已佚失.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3164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2 17:04
標題: 南亞美玉特展/清宮珍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4 15:25 編輯

特別展覽 2017/05/16~ 2018/07/29
十六世紀初期, 帖木兒帝國(1370-1506)皇室後裔巴伯爾(1483-1530)率軍前往印度北部, 建立蒙兀兒帝國(1526-1857). 經歷百年經營, 帝國勢力蒸蒸日上, 君王得以積極營造雄偉的石雕建築, 甚至延攬歐洲與伊朗等地工匠前來供職. 透過跨越文化和政治疆界的交流, 蒙兀兒帝國境內各種工藝大放異彩, 玉器更是其中一顆耀眼明星. 與此同時, 與南亞蒙兀兒帝國遙遙相望的東亞, 正進行天翻地覆的改變. 自東北地區南下的滿清政權, 擊敗了以漢族為主的大明王朝, 建立了大清帝國. 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 清廷以軍功征服中亞東端, 納入版圖, 稱為"新疆". 此後南亞、西亞各式商品, 經由新疆喀什、葉爾羌等地進貢北京, 而印度等地的精美玉器, 亦成為駐新疆官吏及維吾爾族領袖呈貢皇帝首選. 乾隆皇帝對蒙兀兒玉器醉心不已, 常賦詩歌詠, 部分御製詩甚至直接鐫刻於玉器上. 此外,印度半島上不屬蒙兀兒帝國的土邦亦發展了玉雕工藝, 因部分受蒙兀兒文化影響但風格有異, 學者稱之為"非典型蒙兀兒風格印度玉器"也隨著這波東傳的風潮進入清宮; 它們皆輾轉來臺, 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傲人之藏. 愛玉成痴的乾隆皇帝常在詩作中以"天方"指稱印度, 而南亞美玉則被他譽為"仙工". 為將這些絕美作品與大眾分享, 今於南部院區精選一百四十二組件展出; 第一單元為蒙兀兒帝國君王與貴族生活使用的玉器, 第二單元從御製詩討論乾隆皇帝的美學觀, 第三單元以"非典型蒙兀兒風格的印度玉器"說明印度土邦在蒙兀兒文化影響下的地方特色, 期能與觀眾共享這批文化交流所創造的極致正典之美.
-
御製詩所見乾隆皇帝美學觀
1768-1794, 乾隆皇帝撰述一篇考證痕都斯坦地點的專文, 並賦了五十七首詩題上有"痕都斯坦"字樣的詩篇. 本單元精選院藏十四件鐫刻有御製詩的蒙兀兒玉器, 可以代表清高宗對蒙兀兒玉器的鑑賞觀. 從御製詩分析乾隆皇帝對痕都斯坦玉器的評價, 可以歸納其藝術品味. 他愛好潔淨、優美、雅緻、富於生機的作品. 欣賞玉質瑩白溫潤, 常讚美這些玉器上的花葉紋, 看起來很有層次, 摸起來卻很光平. 他更認為痕都斯坦玉器的薄、透、輕巧, 是中國玉工達不到的境界.

-

分格盒-前排左側
青玉, 略帶赭斑. 扁盒, 作花朵形狀, 內按花瓣分六格. 盒柄雕琢為一葉紋, 盒紐立雕一捲成圈狀葉片.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2894
--
分格盒-前排右側
潔淨溫潤的白玉, 雕作四瓣花形盒, 內部分為五格. 花蕾形蓋鈕, 圍繞以花瓣與莨苕葉與四束百合花. 平底, 盒身雕花束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0759

-
分格盒-後排左側
玉質, 白色帶黃斑. 六瓣花形盒, 盒與蓋雕成起伏有致, 圈足雕作一朵盛開的花; 內分七格, 用作儲納容器. 器蓋中心琢飾一朵六瓣花, 外圈琢葉紋, 花蕊作蓋鈕. 此盒以紫紅色布套包裹, 收藏於清宮中.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4064
-

-


-


-

分格盒
青玉. 盒作四瓣花形, 淺壁, 帶蓋, 內分四格. 蓋中心嵌白玉為紐, 周圍蓋面嵌黃蕊白玉花四朵.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2565

-


-

葫蘆形杯, 文具/文玩
玉質, 色白, 器作一剖半葫蘆之形, 兩端雕莨苕葉紋. 應為十七世紀前半印度的蒙兀兒帝國玉雕食器, 十八世紀後半時經新疆傳入中國. 乾隆皇帝為之賦詩, 命宮中玉工將御製詩刻於器表, 並為之配置紫檀木座與木盒.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3231
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4601.html    乾隆詩詞
根據台北故宮考證, 乾隆器物賦詩八百餘首, 很難找全, 大概盜墓賊孫殿英難逃其咎, 宮廷或有存檔.

-

-

-






-



大概因為安全原因資料庫夜間關閉, 明天再查.    -這套全部都搜不到
-



-

-

-

-

-

-



-

清 金製鑲寶石八仙如意
帶穗長112.6公分 長51公分 寬14.2公分 高6.8公分
通體皆加紋飾: 正面為斜卍字地紋, 邊側為連續迴紋, 背面為盤枝番蓮嵌雕八寶. 正面首部中央鑲一橢圓形紅色碧璽, 周圍繞以珍珠十五顆, 及碧璽小圓珠九顆. 珊瑚蝙蝠五, 下方鑲一珊瑚壽字. 柄面鑲八仙所持標誌物, 自上而下玉扇(漢鐘離)、玉笛(韓湘子)、碧璽葫蘆(李鐵拐)、松石漁鼓(張果老)、碧璽雙板(曹國舅)、松石劍(呂洞賓)、玉花籃(藍采和)、玉花(何仙子). 尾鑲珍珠六顆及紅璧璽兩顆, 下垂土黃壽字編花雙穗.

哪位喜歡刨根問底, 台北故宮還有許多文物專輯, 得找轍打開"故宮如意選萃". 從參觀大都會體會, 研讀相關文物專輯事半功倍, 文史融匯貫通, 收藏家活靈活現, 文物來龍去脈一覽無餘. 門票銀子透著值.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34188


-


-

清 竹雕壽星
底長11.8x10.2公分 寬公分 高36公分
整器以竹雕為站立人像, 其人大頭額高, 天庭飽滿、壽眉長鬚、笑顏迎人, 上著博袖寬衣, 下穿裳裙, 腰繫飄帶, 左手持桃實, 右手柱杖, 長頭綁繫有書卷, 杖下半部有一小兒抱扶, 杖中 間處有一小兒攀附. 身前二小兒合抱石榴, 另有一人抱瓶, 瓶中插有盛開枝花朵, 皆是富含吉祥意味圖像.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14712

-

-

清長命百歲長壽龍鳳雙喜金盆, 口徑60公分
附有道光及咸豐皇帝的硃書御旨, 前者說明了金盆的製作由來. 道光十一年(1831), 孝全皇后命人特製這件"慶衍螽斯"、"萬代流傳"金盆, 為皇四子(後來的咸豐皇帝)出生時所製. 道光中年得子十分高興, 遂下旨嗣後若誕生皇子、皇孫下及曾孫、元孫、乃至公主、格格, 俱用此金盆舉行三朝洗浴之禮, 為嬰兒洗浴祝福. 盆上的裝飾亦充滿對新生孩兒的祝福, 如盆底部刻有"囍"字, 盆內則刻有"長命百歲"字樣及龍鳳呈祥紋飾, 折沿處一圈以吉祥結(一稱盤長)及團壽字為裝飾, 組成長壽之意.

台北故宮藏宮廷金盆數十個. 有的皇上時運不濟, 用的銅鍍金等材料
http://south.npm.gov.tw/Uploads/ ... 5f-5889e8ebcd26.jpg
http://antiquities.npm.gov.tw/    搜索: 故-雜- 清金盆
明器遭劫, 亦或出水驚人-央視華盛頓節目中有不少玩意兒.



-

清 乾隆 剔紅九龍寶盒
全高20.9公分 徑28.1公分 足徑18.5公分
剔紅圓盒, 色硃紅, 鮮豔有光澤, 口緣漆層傷缺. 直口深壁圈足. 全器雕飾水波紋錦地與雲紋, 九龍穿梭其間, 一龍盤踞蓋面開光, 其餘或相戲, 或弄珠, 姿態各異, 生動威武. 器裡與底髹黑色光漆, 器內有填金楷款"大清乾隆年製", 蓋內則書"九龍寶盒".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2101

-

清 乾隆款 剔紅儀鳳寶盒
盒底及盒內髹黑漆. 圓盒側面作鳳凰牡丹紋, 一鳳一凰隔牡丹相對, 共兩組, 盒蓋亦同, 中間一朵牡丹, 外圍鳳、凰之間各一朵花朵, 枝葉蔓生, 佈滿面盒, 分佈平均, 紅色錦地之上再飾紋飾, 喜氣端莊, 口沿及圓周以回折紋帶狀區隔. 紋飾協調, 雕工細膩.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1901

-

清 乾隆 青花粉彩花卉瓶
盤形撇口, 長頸, 豐肩, 扁碩腹, 圈足外撇. 口圓下飾如意雲頭紋一週, 瓶面畫天竹、水仙、靈芝及石草, 象徵"群仙祝壽". 頸腹之間與腹底各有兩道凸稜, 飾回紋, 足圈飾如意雲頭頭紋, 上下共畫青線十道.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113

-

這個地方相當偏僻, 莊稼地里幾棟樓. 老門口兒被封了, 繞了一陣子才進入停車場, 離關門就仨鐘頭.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3 19:01
標題: 阿里山-龍隱寺/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5 18:05 編輯


-

-

-

三星旅館的餐廳, 兩車來自台南的老友結伴出遊. 聽了一陣子城鄉習俗, 民生與台南政治取向. 順其話頭簡介美國服務與退休常規, 拿了一張名片. 每次早飯都是俺獨自先到, 喝咖啡侃大山.

-

-

-

-


-

-

-

-

龍隱寺於1980年開工建廟, 供奉李修緣師父, 俗稱濟公禪師. 濟公禪師得道日在農曆十月初三, 於是定此日為禪師聖誕, 祭典當日幾乎每年舉辦隆重過火儀式. 其主要目的是幫助眾生消災改厄, 驅魔避邪. 由於神尊過火, 神威更加顯赫, 因此常吸引全省許多宮壇及大量信徒前來參加祭典.
https://www.ali-nsa.net/user/Article.aspx?Lang=1&SNo=05003748    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

-

-

-

-

-

-

-

-

-

-

-

-

-

-

-

-

-

-

-

天長地久橋
-

-

-

-

-

-

-

-

-

-

-

-

-

-

-

-

-

-

-

-

幾位幹活有條不紊, 答疑從容不迫, 最後說老闆娘就在外頭, 這位全盤操控, 無所不知-烏龍茶製作一般需5天左右.
選菁、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 其中做青是關鍵工序-奠定烏龍茶香氣和滋味.
阿里山位於台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 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 北緯23度31分, 東經120度48分, 保留原始生態環境, 常年氣候涼冷雲霧縈繞, 平均日照短, 茶樹芽葉苦澀成分降低, 進而提高了茶葉甘味, 特有的土質優點及獨享的山泉水灌溉, 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頂級品牌檢驗報告: 台灣衛生署常規測試四種主要農藥, 有一種超過台灣和日本安全標準.

http://www.alsddym.com/?page_id=6
https://www.tres.gov.tw/view.php?catid=709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茶業改良場
茶(Camellia sinensis)的嫩芽嫩梢經過不同加工製造方法, 可製成各式種類的茶葉. 直觀的由茶乾及茶湯色澤區分, 有綠(綠茶)、黃(黃茶)、白(白茶)、青(青茶, 主要為包種茶、烏龍茶)、紅(紅茶)及黑(黑茶, 以普洱茶為代表)等六種. 世界通用茶葉分類方式, 則以茶葉製造過程中茶葉氧化作用發生的多少做為分別依據. 茶葉的氧化作用也稱為茶葉的發酵, 是茶葉中一群主要的酚類化合物, 兒茶素類(catechins), 經過多酚氧化酶催化後發生氧化, 形成氧化形態的多酚類聚合物, 如茶黃質(theaflavins)、茶紅質(thearubigins), 氧化程度越高多酚類聚合物形成與種類就越多. 兒茶素類為無色化合物, 雙體結合(dimer)的茶黃質為一種橙黃色化合物, 更大型的聚合物(polymer)茶紅質溶於水呈現紅褐色, 因此製造過程中發生氧化作用越劇烈的茶葉種類, 如紅茶或重發酵烏龍茶, 茶湯水色澤就越趨近橙紅色. 普洱茶茶湯所呈現的黑褐色色澤, 則來自微生物後發酵過程, 為另一類型製造方式. 總結茶葉分類, 以兒茶素氧化程度區分, 可分為不發酵的綠茶及黃茶、不同發酵程度的部分發酵茶(包括白茶, 條形或半球形包種茶、烏龍茶等), 以及完全發酵的紅茶(照片構思很好, 簡單明晰, 一目了然). 台灣茶業產製技術雖源自福建, 但近年來在本場等相關單位不斷研究改良後已獨樹一格, 在部份發酵茶的專業產製技術領域已享譽國際, 各地區產製的特色茶除了具有特殊的花香之外, 滋味甘醇更是深獲消費大眾的好評. 台灣可產製綠茶、包種茶、烏龍茶及紅茶等, 近年來以產製包種茶及烏龍茶為主, 紅茶和綠茶為輔.
-這個網站有阿里山產區6家主要制茶廠的詳盡記錄

http://www.pstea***/knowledge.html    包種茶
名稱由來
據日人井上房邦氏之調查報告指出, 包種茶是包種茶葉距今150餘年前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王義程氏所創製, 仿武夷岩茶製法製造安溪茶, 並由他倡導及傳授製法, 當這種茶葉製成後, 用方形福建毛邊紙兩張內外相襯, 放入茶葉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 包外蓋上茶名及行號印章, 稱之為"包種", 然後運往福州加實香花出售, 或經由廈門直接運銷南洋, 這是包種茶製造的開始, 也是包種茶名稱的由來. 現亦有人將之古意新解, 稱之"包中", 希望喝茶後參加應試會考也能包中.


萎凋

-

-

採茶者大多為山下中老農婦和年輕越南姑娘, 包工頭整車僱用合同採摘. 買茶時掌柜的當仁不讓, 俺還是一如既往, 與男主人海闊天空.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4 19:1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5 20:14 編輯


-

-

-

-

-

山體落石頻繁, 公路護牆時斷時續.
-

-

-

-

-

-

-

-

-

-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面積41,520公頃, 含括番路、竹崎、梅山、阿里山等4鄉, 毗鄰遼闊嘉南平原, 交通路網如葉脈般延展於群山之中. 日出、鐵道, 層巒疊翠, 變幻莫測的流雲、飛瀑, 層次分明的茶園風光及原鄉人文采風. 以公路軸線、地理人文特色區分為阿里山公路沿線、西北廊道地區(清代移民開墾初始, 百年古道、古厝人情)及鄒族文化部落等三大遊憩系統.
上山乘大巴, 部分路程有森林小火車, 仔細體驗所有景點大概要3天.

-

祝山林道第一管制哨管制入園車輛, 僅限遊園車、區內機關、在地居民及工作人員等持有通行證之車輛通行. 使用輪椅、輔具等行動不便人士可憑行照、駕照等相關文件至第一管制哨換臨時通行證進入.

-

玉山國家公園地形地質演變
研究緣起
本計畫主要目的為補充調查園區存在的主要地質構造與地質成因, 並探討地形面的發育與變遷. 進行地質解說之規劃, 期能使進入該路段的遊客除能欣賞自然之美外, 更能夠對沿線的岩石種類、地質構造、地形特徵等景觀有其知性的瞭解, 以更提昇玉山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的品質及環境教育的目的. 大峭壁之成因, 並闡述此處岩層之生成環境及地質構造運動所引發之滄海桑田現象.  
峭壁均由陡峭變質砂岩層所形成. 大峭壁的岩層屬於砂岩上段, 岩性主要以板岩為主夾有厚至薄層的變質砂岩層. 這些岩層是由水平堆積的沈積岩層, 經過地殼變動, 岩層受區域變質作用及構造運動的擠壓, 產生褶皺及斷裂. 而在褶皺構造的兩翼, 岩層常形成高傾斜角度, 在受到河流的侵蝕沖刷後, 易形成所謂的順向坡(dip slope)地形. 當岩層的基腳被河流侵蝕流失後, 上方的岩層常順著層面下滑, 形成大面積峭壁面, 本區之大峭壁即是一例,在大峭壁的層面上, 常可見到波痕(Ripple Marks) 沈積構造(見照片 3-10).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國立交通大學

鋪墊一二, 後邊還有當年蔣經國總統率眾築路事迹, 塌方慘烈, 過百老兵殉職. 解密文件說是為確保美國軍援暢通無阻.
www.ysnp.gov.tw/upload/documents/20100528_093137.85840.pdf
-

-

-

台灣國家公園建設理念: 美日模式, 因地制宜.
1960年, 美國國會制訂"林地多目標利用保續生產法令", 作為國有林經營之依據. 美國林務署以木材、水、牧草、野生動物與森林遊樂作為森林的多目標經營管理方向(Forestry Multiple Management). 隨之不久, 日本政府亦提出森林五大功能-生產木材、涵養水源、防止土砂、維護優美環境與保育野生動物. 而台灣在民國55年以前, 以林木生產與國土保安為主; 民國78年後林業經營改為公務預算, 林木生產、國土保育及森林遊樂三者並重. 自此, 台灣森林經營中之森林遊樂價值逐漸被重視, 在休閒遊憩整體發展上舉足輕重.
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a/RA_about.aspx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5 18:2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6 14:09 編輯


-

-

-

高山蝴蝶品種特異, 看見兩種都沒來得及換長鏡頭.
大琉璃紋鳳蝶
https://www.bing.com/images/sear ... %b6&FORM=HDRSC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Xa3f_7HZE
https://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56159    寬尾-/玉帶鳳蝶-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1,800萬年前的第三紀中新世由北美洲經白令海地峽播遷到亞洲-國立臺灣大學吳立偉博士(數十年寬尾鳳蝶研究).
-票友用的名字五花八門, 無所適從, 大概還是掙飯票兒的比較靠譜.

-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 ... .aspx?tno=337003020    十大功勞-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美國農業部架構又加了分佈等資料

-

-

-

-

-

-

在山上遇到了店主, 這位正在陪人參觀, 聊了幾句, 彬彬有禮. 但其夥計可是不大厚道, 聽到我們的口音隨即閉門謝客.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6 14:1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6 19:51 編輯


-

-

-

高山蝴蝶品種特異, 看見兩種都沒來得及換長鏡頭.
大琉璃紋鳳蝶
https://www.bing.com/images/sear ... %b6&FORM=HDRSC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Xa3f_7HZE
https://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56159    寬尾-/玉帶鳳蝶-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1,800萬年前的第三紀中新世由北美洲經白令海地峽播遷到亞洲-國立臺灣大學吳立偉博士(數十年寬尾鳳蝶研究).
-票友用的名字五花八門, 無所適從, 大概還是掙飯票兒的比較靠譜.

-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 ... .aspx?tno=337003020    十大功勞-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美國農業部架構又加了分佈等資料

-

-

-

-

-

-

在山上遇到了店主, 這位正在陪人參觀, 聊了幾句, 彬彬有禮. 但其夥計可是不大厚道, 聽到我們的口音隨即閉門謝客.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6 14:2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6 17:07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6 17:0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6 21:02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點不對路子, 看來俺吃的從左邊開始.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6 21:0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7 02:20 編輯


-

-

-

-

-

-

-

欣芳茶業吳金旺/吳宜衿曾獲阿里山冬季高海拔優良茶制茶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多次-嘉義縣/阿里山鄉.
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1鄰8號

http://www.alishanfm***/2012-winter.htm
-

-

-

這家是第一代茶農, 十幾年經驗, 遊客銷售駕輕就熟.

-

-

-



-

-

-

-

-

大霧瀰漫, 等了半個鐘頭才能開車.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6 22:14
標題: 台南-赤坎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8 14:50 編輯


-

-

抵禦颱風裝置
-

台南人還沿用皇軍遮陽帽, 後邊還有一模一樣的. 這次找到了支前模範合葬墓-上海戰役陣亡軍伕.
-

在NHK看過日本人用這種潮汐網陣捕捉小烏賊和魚, 有時加燈光誘捕.
-

-

-

-

-

正宗山東早餐. 老闆眷村成長, 公務員退休后開店, 子女事業有成. 性情豪爽直言不諱, 酸甜苦辣一吐為快. 先後侃了兩次, 故里體驗, 旅遊指南. 臨行糕點相贈. 有些民居將早餐包給鄉親, 這家近在咫尺, 有的得溜達十分鐘, 但遊客可與鄰里/村民即興交流, 跟在歐美酒吧胡說八道一個意思, 妙趣橫生.

-

-

-

-

-

-

-

當年日本總督府專賣局鹽業事務所, 次日造訪.
-

-

遊覽點比較集中, 大多在停車場步行距離.

-

還有半個鐘頭開門, 就近轉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7 15:5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7 19:29 編輯


-


-

-

-

-

-

-

-

-

-

-

-

-

-

-

-

漳州窯, 舊貼里有在福建拍的, 這次沒拍特寫.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7 19:2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8 05:23 編輯


-

-


-

-

-

-
1

-
2

-
3

-
4

-
5

-

-

-

-

-

-
6

-
7

-
8

-
9

-

-
10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8 00:3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8 15:53 編輯


熱蘭遮為荷蘭一個省的名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IIjNOxrgM   
中研院和幾所主要大學聯手製作的"台灣史話", 天文地理風土人情, 相當不錯. 荷蘭人大量引入能工巧匠, 漁村變繁榮城鎮.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8 05:2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8 16:57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8 16:43
標題: 安平古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8 22:20 編輯


-

-

-

-



-

-

-

-

-

-

-

-

-

李登輝題
-

連戰題
-

宋楚瑜題
-


家家戶戶-閩南名菜雞蛋餅
https://www.bing.com/images/sear ... %94&FORM=HDRSC2    蚵仔煎-蚵仔, 番薯粉, 雞蛋, 香蔥, 木薯粉

-

-

安平區在荷蘭時期建大員鎮, 台灣最古老的市鎮, 台灣之名起源於"大員"-Tayouan-台灣歷史起源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1937年中日戰爭正式宣戰後, 日軍進攻上海在短期內需要大量人力, 遂從台灣徵調軍夫, 安平一地有四百多人被徵調. 1937-1939年亡故台灣軍夫4,884人. 2010年安平文教基金會於此舉辦紀念活動, 為日治時期結束后第一次公開祭祀活動.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 ... D%E5%A4%AB%E5%A2%93
-

-

王阿貧
公傷病故. 1938年3月2日, 日治台灣屏東陸軍醫院
安平公學校畢業後進入製鹽會社工作, 1937年9月12日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 1938年2月末搬運用品時受傷, 後於醫院病故. 得年24歲.

-

黃明萊
戰傷病故, 1937年10月7日, 中華民國貴陽灣醫院
因有商業才能而被安平實業家重用, 後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 1937年10月4日在羅店鎮附近戰鬥中受傷不久后病故. 得年28歲. 1943年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8 22:09
標題: 日本總督府專賣局鹽業事務所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9 04:22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9 02:5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29 04:26 編輯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9 04:26
標題: 台灣鹽業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30 20:09 編輯


-

-

-

-

為官者須相貌堂堂, 彰顯權威, 獐頭鼠目者與考場無緣. 歲月遷延發揚光大.
-

檳榔樹
一般15-30年生, 7-8年後開始結果

-

-

-

-

-

礤冰(刨冰)豆花-潮熱天氣, 清爽可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otrSRNFfs    同記安平豆花

-

民居房間不小但很不方便, 戶主良莠不齊, 有些心不在焉, 職業規範置若罔聞, 如果能找到旅館最好敬而遠之.
-

看來城鄉結合處百姓做小買賣的居多, 早晨大多開摩托出去謀生.
-

街道兩端居民免費停車
-

台南是政府南遷時經濟部"中央工業試驗所"部分精英落腳的地方. 出國前聽一位曾供職台糖的前輩介紹過, 這位后赴美讀書高就, 念舊情提攜晚輩, 慨然許諾經濟擔保.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尼康D-5100, 普通鏡頭,  1/60秒, ISO-400, 無閃光. 偏中等黃色, 必須調白平衡.

-

-

-

沒調白平衡
-

-

科普介紹尺寸拿捏不易, 容易混淆或誤入歧途. 關鍵在於深入淺出, 兼顧科技進展與通俗易懂, 亦取決於公眾的程度與隨之衍生的判斷能力(3-10%理論模式爭議紛紛, 如英國理解科技人口比例遠超美國等).
GE(通用電氣動力與供水)的段子由淺入深, 包羅萬象, 下點功夫一了百了.
原水中的強氧化劑攻擊並降解樹脂. 大多數市政水中存在的氯是一種強氧化劑, 應在通過活性炭過濾或與亞硫酸鈉反應進行沸石軟化之前將其除去.

https://www.suezwatertechnologie ... h_8_ionexchange.jsp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29 17:4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30 15:44 編輯


-

-

-

-

-

在NHK見到日本採集深海滷水做研究及製造高檔豆腐.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30 15:4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31 15:47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30 19:3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5-31 16:27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31 16:0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 19:30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了一幅大圖, 440KB, 點擊后仍相當清楚.  一般一天之內軟體將自動調節至200KB以下, 除非撒銀子. 索尼a-6000軟體最近可能改進了, 將最小儲存尺寸自動調節至1.72MB, 減了許多, 感測器敏感度余量很大-23:1.7MB, 業餘者已經足夠了, 否則俺的幾萬張照片很快就把外接大容量存儲器塞滿了.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5-31 20:0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 15:40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 14:5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2 15:30 編輯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bih=613&dpr=1.5

-



https://www.bing.com/images/sear ... %ad&FORM=HDRSC2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2 15:27
標題: 七股鹽場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3 18:47 編輯


-

-

-

-

對不住, 兩個相機總圖分圖交錯, 銜接有誤, 還得重新組織. 雙保險, 每天的片子均存在計算機里. 回來后整理, 1萬多張亂成了一鍋粥, 倒敘穿插迂迴無奇不有. 不過倒是沒白耽誤工夫, 搶拍片子內容一掃而過, 反覆整理等於又仔細轉了一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2 17:2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3 17:41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3 07:2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3 18:06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3 18:01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3 22:48 編輯


-

-

-

-


-

-


-


-



-


-

這個外展/或定製的作品好像是塑膠做的, 還沒找到說明書的照片.
https://www.twtainan.net/zh-cn/Event/TouristCalendar?year=2018    台南旅遊觀光局
一見雙雕(鹽雕&沙雕)藝術季為年度展. 因氣候原因, 部分塑膠成型后外噴鹽.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3 22:5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4 15:29 編輯


從阡陌縱橫的傳統鹽灘到試管林立的無塵實驗室, 臺鹽起始於民國41年成立台灣製鹽總廠. 隨時空背景演進, 臺鹽於84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並於民國92年民營化. 實業漸次跨越傳統藩籬, 邁入包裝飲用水、清潔用品、保養品、保健品、鹽雕文創門檻. 臺鹽陪伴台灣社會成長,每一歷程都是臺灣鹽業最真實的歷史進程. 美麗的鹽田景觀曾是台灣人民的共同記憶, 惟因生產成本偏高無法與進口鹽競爭, 台塩不得不於2002年全面關閉曬鹽場. 七股鹽場是台灣鹽業史上最年輕的曬鹽場, 歷經日人株式會社與國民政府的開發與經營, 成為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曬鹽場, 也曾是我國工業用鹽重要的生產地. 面對鹽業式微的殘酷事實, 為確保338年的鹽業史料, 除投入巨額人力與資金興建鹽業博物館外, 並於鹽山週遭土地, 利用台灣傳統曬鹽素材, 精心規劃本遊憩園區, 歡迎各界貴賓蒞臨參觀指導. 園區內有鹽乙座, 曬鹽堆置場, 末代曬鹽約相當於6層樓高, 堆儲之鹽約3.9萬噸. 因長年置放而自然結塊質地極為堅硬, 表層又為大氣落塵覆蓋, 乍看尤似矗立於沙漠中的巨石, 現已成為七股觀光地標. 登臨其上猶處嚴寒極地, 雪國風味令人難以忘懷!此外,園區內還設傳統土、瓦盤鹽田、扇形廣場、鹽屋、鹽雕展示區、曬鹽體驗區. 此外還有腳踏船、龍骨水車、沙灘車、水上高爾夫球、露營烤肉區、遊園小火車…
http://cigu.tybio***/

-

-

-

-

-

-

-

-

-

-

-

-

-

-

-

-

-

-

龍骨車通稱水車, 利用腳踏木軸帶動木製鏈帶葉片, 木片之間以木製之扣環節節相扣, 引海水注入鹽田曝曬製鹽. 由於鏈帶葉片, 形狀像人脊椎骨一樣能自由轉彎, 所以稱為龍骨車. 濱海地區嘉南鹽田早期常見這種骨.



-

最後一池, 富含滷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PnkPM9dH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6j8l8g5zc
-

-

-

-

-

-

-

-

-

-

-

-


臺鹽獨創、以健康海鹽研發出來的烏梅、蛋黃、杏仁、藍藻等口味鹹冰棒, 每年銷售達百萬枝.
口感原爽, 跟俺的特色白斬肉意思差不多(加姜文火煮八成熟, 入盤置鹽糖少許), 忘了品鹽滷咖啡.

-

-

位於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內的觀夕平台是近年熱門景點, 三角形平台與兩側防風林營造出綠意盎然的景色, 平台前就是湛藍的海洋美景. 午後時分常見家庭帶著小孩在沙灘上玩沙放風箏, 或是三兩好友捲起褲管沿著岸邊踏浪, 夕陽黃昏時天空雲彩變化是最多人佇足的時候. 觀夕平台的低光源走廊設計, 讓這裡白天可欣賞海景, 夜間光害少也讓天空中閃耀的點點星辰顯現出來, 每當流星雨報到時也是熱門觀星場所之一.
https://www.twtainan.net/zh-cn/A ... 5%E5%B9%B3%E5%8F%B0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4 04:07
標題: 台南赤崁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4 18:42 編輯


你知道赤嵌樓名稱的由來嗎?你知道為什麽赤崁樓附近老行業與小吃特別多?赤崁文化園區又是怎麽形成的?來一趟赤崁文化園區之旅, 荷蘭到明鄭、清領台南舊城區精華在此重現. 1652年為荷蘭人所建, 初稱為普羅民遮城, 為行政商業中心. 建築為三座略為方形的台座相接而成, 1886年改建成飛檐紅瓦, 有文昌閣、海神廟和蓬壺書院等, 迄今三百多年來增修次數頗多, 於台南市所扮演之角色一直十分重要. 現存赤崁樓由南面庭園、北面閣樓及西面蓬壺書院組成, 庭園草木扶疏, 立有國姓爺受降雕像, 靠閣樓之牆基立九塊石龜御碑, 移自大南門城邊, 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 花崗石所雕, 碑首雕雙龍, 碑文滿漢各四邊, 二者合壁一篇, 所有碑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 其為九龍生子之一, 生好負重, 然由於其貌與龜無異, 一般人均稱之為龜碑. 現有兩棟閩南式閣樓, 立於原普羅民遮城改建之基座上, 原有城堡相當小, 上有主要建築一座, 南北各有望樓, 目前荷蘭時期城堡只遺留西門及東北角殘蹟, 從其中可清楚看到磚材之疊砌, 磚來自印尼爪哇島, 並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混合物為灰漿. 閣樓之中海神廟位於南面, 文昌閣位於北面, 二者屋頂均是重檐歇山, 重檐之間實為二樓部分, 繞以綠釉花瓶欄桿. 海神廟懸赤崁樓門匾, 內部當作赤崁樓展示館, 東面之花瓶形門洞相當別緻. 文昌閣目前仍懸有沈受謙所題文昌閣匾, 一樓亦做為展示之用, 二樓則祀魁星, 右手握硃筆, 左手拿墨斗, 一足踏鱉首, 一腳踢星斗, 象徵獨佔鰲頭. 二棟建築皆位於台基之上, 台基中間均有龍形御路, 牆面開書卷形窗.
https://www.twtainan.net/zh-cn/Attractions/Detail/802    赤嵌文化園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4 18:4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5 15:08 編輯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5 06:0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6 15:23 編輯



-



台灣早期海圖, 赤嵌地圖與道路

-


-

-


文獻片有些描述, 與當年大英帝國北美殖民殊途同歸; 荷蘭人赴閩精選能工巧匠-嚴酷/原始環境基本生存與開發, 盈利. 天時地利-荷蘭/日本苦心經營, 政府/軍公教遷台, 社會, 經濟, 文化更上一層樓. 韓戰越戰就近後勤補給, 經濟大翻身, 海雜魚變小龍. 哪位有興緻去故宮南院實地看看, 印象會更深刻. 漁農社會環繞華夏瑰寶, 千古奇觀, 空前絕後.
-


-


-

海神廟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5 18:5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6 18:05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6 15:57
標題: 祀典武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7 04:32 編輯


-

-

-

-

-

台灣門票通行標準

-

-

祀典武廟
重檐歇山屋頂搭配紅牆是許多人對祀典武廟的印象, 也是台南絕佳代表之一. 約建於1665, 也是台最早關帝廟, 當時官建祀典廟宇之一, 祀奉關聖帝君, 也被稱為大關帝廟. 一定要看的重點就是1791年道台楊廷理所題的"大丈夫"匾額, 三字完美形容關公形象. 香火鼎盛, 多位神祉, 其中一位就是文昌帝君, 考生都會在考試前祈求順利. 另一位是負責世間姻緣-月老. 廟內還有一棵相傳由明寧靖王朱術桂親手種植的老梅樹.

網內中等清晰度圖片面面俱到
https://www.twtainan.net/zh-cn/A ... 8%E6%AD%A6%E5%BA%99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7 04:31
標題: 延平郡王祠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7 19:38 編輯


-

店主是一位收藏愛好者, 想弄個展室自娛和攬客, 尚未就緒.

-

-

-

停車場不大好找, 道路狹窄擁塞, 改轅易轍. 計程車不算貴, 老城景點間啟始價即可涵蓋. 最近規劃下次出遊, 發現主要租車連鎖店美國機場收費與台灣差不多.
-

馬背上的延平郡王石雕總是威風凜凜的望著前方, 像台南市守護神一樣的存在每個人心中. 延平郡王祠是座紅色融合些日式氣息的福州式建築, 每天總是迎來許多遊客, 穿梭在寫著"前無古人"的三川門牌之下, 祠內四扇門面繪製八個門神, 如果仔細看, 都是藍眼白皮膚的外國樣貌, 因感念鄭成功趕走荷蘭人, 而讓洋人穿著明朝官袍繼續為他駐守廟堂門口. 鄭成功文物館收藏了許多珍貴古文物與史料, 還可見到開山神社時期使用的日式神轎, 從1662年開始, 從一座紀念鄭成功的小廟發展成開山王廟, 又到日治時期的開山神社一直到現今的延平郡王祠, 種種歷史記載與文物脈絡, 可見鄭成功崇高地位.
https://www.twtainan.net/zh-cn/A ... 1%E7%8E%8B%E7%A5%A0      明延平郡王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saodEI8yc  

-

-

-

-

-

-

臨時關門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7 16:2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8 19:20 編輯


-

-

-

-

神轎
-

YouTube有幾個段子, 鄭家子孫有的歸順清廷, 有的隱姓埋名, 后被日本人找到而認祖歸宗.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F%E5%90%8E%E4%BB%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院兒里小飯館來了頓閩南快餐, 還不錯. 就是附近叫外賣的不少, 等了一陣子. 照片還沒找到.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8 18:41
標題: 台南孔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9 15:56 編輯


-

-

-

-

當地首善大學應屆畢業生, 拍畢業照沒帶三腳架. 已經找到了滿意工作, 陽光燦爛, 心懷憧憬. 在台南孔廟還跟一位日本神戶駐台記者侃了一大陣子, 老人台灣國語無懈可擊但拒絕講日語, 持兩台萊卡膠捲相機.
-
孔廟文化園區
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全台首學"孔廟, 可說是台南文化古都的核心, 綿延紅牆在穿透樹梢的陽光下顯得神聖, 也呈現著台南古都獨特韻味, 以歷史悠久的孔廟為中心, 串聯起舊街區並連接附近主要的古蹟, 大南門、府中街、延平郡王祠等, 是一個可以穿街走巷盡情享受古城氛圍的文化園區. 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秋祭大典是孔廟一大盛事, 清晨五點天色未明, 大成殿廟埕早已擠滿了觀禮的人潮, 而來到孔廟當然別忘了向偉大的孔老夫子求智慧, 每年祭典後滿滿的人潮爭相上殿拔取智慧毛, 就是為求智慧而來.

https://www.twtainan.net/zh-cn/A ... 6%E5%9B%AD%E5%8C%B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9 15:5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9 21:17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9 21:1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1 15:36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0 01:4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1 15:34 編輯


-

-

-

-

-

-

-

-

-

-

-

-


-

完整保留日式建築風格, 建於1936年的台南武德殿是台灣現存最大武德殿建築, 台南州廳土木課營繕系設計, 空間規劃采日本傳統社殿規制與風格. 一樓為各種服務空間, 二樓主體空間西面為武道場, 東是劍道場, 突出作祭壇, 現在除了是忠義國小禮堂以外, 時有劍道課程在此進行, 延續崇尚武德的健身精神.
https://www.twtainan.net/zh-cn/A ... 6%E5%BE%B7%E6%AE%BF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0 11:19
標題: 台灣文學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1 18:59 編輯


-

-

據旅遊指南介紹, 這部分日本衙門原汁原味, 其實比下邊的主館還好看. 當值官員亦非常敬業, 文史繪聲繪色. 還沒來得及拍照, 當家的急匆匆趕來, 說是別人已經進文學館了, 只得怏怏離去.

-

-

-

-


-

-

台灣新文學史, 陳芳明
輔仁歷史學士、台大歷史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
"台灣文學是最靠近台灣社會的一門知識" ---陳芳明
評論日據時代以來各個時期、各階段的文學發展, 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 本書同時附錄台灣文學史大事年表, 扼要記載台灣文學發展面貌. 左翼文學、皇民文學、反共文學、鄉土文學、現代主義、眷村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同志文學、馬華文學、留學生文學等.
-學識淵博, 學院式嚴謹, 異樣綠色.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5%8F%B2&f=false

-



-

-

-

-

-

-

-


-

楊牧, 加大伯克利比較文學博士.
-

-

-

-


-


-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1 01:41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1 15:25 編輯


這部分經近代改進與擴建


-

-

-

-

-

-

-

-

-

-

-

-

-

-

-

-

-


-

-

-

味道上乘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1 04:14
標題: 奇美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2 04:00 編輯


用了倆鐘頭, 將金主家族和買賣查了個底朝天. 與王永慶老先生的台塑形成互補, 促經濟轉型有一號.
http://www.chimeicorp.com/en-us/about-us/company-profile/
奇美 - 你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奇美公司(CMC)是世界領先塑料和橡膠材料供應商之一. 50年生產和研發經驗, 穩定塑料和合成橡膠產品供應, 光電子行業的關鍵材料, 包括導光板, 電子化學產品和熒光粉. 全球最大ABS樹脂, PMMA樹脂和導光板供應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av9J0AVz0  
童年之夢-創業, 藝術與收藏-許文龍老先生
老爹原為企業經理, 破產後全家12口倉​​庫棲身. 不喜歡讀書, 高等工業學校展示絕倫動手能力. 自幼痴迷於博物館, 收藏與美國幾位早期工業大亨殊途同歸-珍品/全球名家複製. 一度免費開放, 后民辦公助以提升區域文化氛圍.


-

-

-

-

-

-


-

-

-

-

蒐藏以西洋藝術、樂器、兵器、動物標本以及化石為主, 展出四千多件, 約整體的三分之一.
樂器和兵器部分均相當精采, 但禁止攝影. 網站設計不錯, 精品圖片無懈可擊.
http://cm.chimeimuseum.org/wSite ... 1&idPath=20_244    奇美精品館藏查詢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1 15:55
標題: 高雄台灣歷史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2 17:51 編輯


-

-

-

-

-

-

贈品
-

-

-

-

-

-

-

-

-

-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SLohWxM8g    Taiwan History
台灣形成, 地質地貌, 風土人情, 不錯. 這次一位從北美回歸, 執掌某人類學/器官移植中心的學者盡東道之誼導覽並介紹台南知名菜肴, 但這位謙謙君子席間未提及其專精的台灣原住民人類學段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7LuE3J8Zc    二戰後的台灣| 台灣軍力| 美國陸軍文獻片|1965年
-

-

-

-

-

-
-


-


-


-

-


-

安平壺(國姓瓶-相傳為鄭成功渡海攜來, 攻打荷蘭人時所用的火藥罐).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2 17:51
標題: 斯土斯民: 臺灣的故事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4 15:51 編輯


作為常設展的開場, 將臺灣置於世界; 探討生態、人群及在世界角色中多元、變換特質. 進入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型臺灣人群像, 由許許多多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組成.  
-
展區地圖-早期居民
遠在文字記錄出現前, 臺灣島上就已經出現豐富的文化. 考古研究與科學探測的結果告訴我們, 臺灣約在距今二至三萬年前就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蹤跡, 從各地陸續出土的史前遺址與器物, 我們更可以進一步見到先民們如何因應自然環境, 在不同區域發展成各具特色的文化.

https://www.nmth.gov.tw/
http://collections.culture.tw/    台灣文化部典藏網
囊括所有大型官家博物館. 不少說明都糊了, 迂迴尋找如海底撈針, 這回得來全不費功夫.

-

墾丁遺址
1930年代日本學者發掘, 是臺灣考古學上第一次正式發掘. 除了發現石鏃、魚網墜等漁獵工具, 還發現石鋤、石刀等農耕工具與多樣紅色繩紋陶器及玉器. 從遺址各種現象可以推測已有集中聚落, 應已邁入農耕生活.


-


-

-

帶四突起環狀玦形玉耳飾
早在日本時代鹿野忠雄先生就發現臺灣史前時代有多種不同類型玦形耳飾, 其中有些還和東南亞地區特別相像. 而在臺灣考古發掘中, 東部地區因為有玉礦分佈, 因此區域史前文化也以"玉器工業"而著名, 玦這種裝飾品也常發現. 由於考古出土的玦形耳飾有清楚的資料, 尤其許多都是陪葬品, 它們也常出土在人頭骨的兩側耳朵部位, 顯示這種器物是用來當耳環佩帶. 而且不只玉質玦形耳飾, 也有少數玦形耳飾用板岩製成, 相當特別. 除了卑南遺址, 在臺北芝山岩遺址及宜蘭丸山遺址, 分別在1979年以及1990年代後期發掘中, 發現過形制獨特的人獸形玉玦耳飾, 這也被學者用來討論三個文化之間可能有的互動和關聯.
宋文薰、連照美, 臺灣史前時代人獸形玉玦耳飾,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44(1984), 148-169.

http://the.nmth.gov.tw/nmth/zh-T ... 5-9617-d308bcf960d4
-
墾丁遺址的石板棺是一種以片狀珊瑚礁石灰岩、砂岩石板為材料, 拼接組合成長方型的葬具. 從考古發掘中發現, 墾丁遺址新石器時代社會的埋葬方式是將死者以仰身直肢葬的姿勢, 放入石板棺內. 陶罐、小螺珠、鈴形玉珠、貝器等陪葬品, 也可能標示著新石器時代人類對於宗教信仰, 或是生死觀念意涵的一種展現.
http://the.nmth.gov.tw/nmth/zh-T ... 4-b697-1c39b86d0db3

-



-

-



-

石范, 青花碟, 十三行文化玻璃珠飾物, 黃金銅飾.

-

https://www.eastcoast-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3RQFfYAG9I

-


-

-


-


-

-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3 10:2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5 05:54 編輯


-

-


-


-


-



瑪瑙珠
淇武蘭遺址出土多達783件, 有多層次色帶條紋, 皆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狀. 常見以紅玉髓和肉紅玉髓製成, 亦可見使用白、褐、灰、橙、黑色等不同顏色礦石. 製作時先將玉髓磨成長條形、梭形、球形,再旋鑽對穿製孔. 長度約1-3公分不等, 亦有較大型珠飾.

http://the.nmth.gov.tw/nmth/zh-T ... 9-921c-4fcefe4276cd

-

-

異文化相遇-東、西洋人在臺灣
16世紀初歐洲人打開東方貿易通路,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陸續來到東亞. 位居西太平洋南北航線中繼位置的臺灣, 此時成為歐洲人注意的目標, 加上原本就活躍於東亞海域的漢人與日本人, 臺灣頓時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舞臺. 東番、雞籠山、北港、Fromosa、Hermosa、Taijouan、たかさご(Takasago), 這些互異臺灣名稱反映出各地人們對臺灣島的認識.
-
熱蘭遮城及大員港市-荷蘭人在臺灣
紅色屋頂平房組成的方形區域是大員市鎮, 另一側上下兩層不規則方形碉堡建築則為熱蘭遮城, 兩側間空地有醫院、刑場、鐵匠作坊、市場等設施. 整個大員島向南(前方)延伸與臺灣本島相連. 荷蘭人藉熱蘭遮城上層城堡、四角附城以及稜堡、半月堡建築, 確保在臺地位. 而熱蘭遮城南方高地上的烏特勒支碉堡, 是為了預防臺灣原住民自陸地來襲而設, 上架設大砲, 是保護熱蘭遮城的重要工事.



-

官家告示全拍糊了

-

-

-


-


-

-

鐵剪刀
牆限(Muuranker)俗稱, 為十七世紀荷蘭建築典型構件之一種. 為歐洲建築中將石牆面與房舍內部的木造骨架結合的部件, 其型態如同長釘一樣從牆外釘入樓板或屋頂的橫樑中, 尾端的眼孔裸露於牆外, 從中貫入鐵梭夾緊牆面. 為了增加抓壁力, 而將鐵梭變化出各種裝飾紋樣. 十八世紀後歐洲建築不再流行以牆限裝飾牆面, 而以暗牆限連接牆面與橫樑結構, 因而其成為十七世紀以前歐洲建築的特徵. 赤崁筆談記載: 郡中居民, 牆垣每用鐵以束之, 似仍祖其(荷蘭)制也.


-


--


朱印船
日本江戶時代初期, 獲得幕府將軍特許從事海外貿易、並發給許可證的船隻. 結合了中國帆與歐洲式船體, 載重500-750頓, 是日本海上貿易的主力船艦. 船體長度約42公尺, 加上船首帆的桅杆可逾60公尺. 渡航許可證上附有航行目的地, 以及批准日期, 並蓋有將軍的紅色官印, 因而被稱為朱印狀, 朱印船也因此得名. 此種海外特許貿易開始於何時無法確知, 但據說早於1592年豐臣秀吉時代. 而德川家康執政之初, 為強化政權並收通商貿易之利, 約於1602年發給朱印狀並送出書信給諸國, 要求諸國家准予貿易並予保護, 朱印狀、朱印船貿易因而制度化. 直到1635年, 江戶幕府為國家安全頒布鎖國令, 海外貿易遭限, 朱印船、朱印狀制度也隨之廢止.

-

朱印狀, 仿製品, 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收藏
1604-1635, 約356艘朱印船先後取得特許朱印狀, 在亞洲各地進行貿易. 主要貿易地點包括臺灣、馬尼拉、東南亞各國. 此為1609年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授與荷蘭船長Jacques Groeneweg的朱印狀.


-

-

-

-

有馬晴信臺灣視察船掟書, 國立臺灣博物館收藏
1609年(慶長14年), 在德川家康的諒解下, 肥前日野江城主有馬晴信派遣部下士卒對臺灣進行調查, 此掟書為所錄臺灣之情報. 有馬晴信在視察臺灣時對士卒訓示的心得書中記載"一切行事順利無礙之餘, 大明與日本船隻可在高山國會合, 商議買賣事宜, 可知調查應以於臺灣進行對中國的走私貿易可能性的探尋為主.



-

-

高山國招諭書
1593年(日本文祿2年)11月, 豐臣秀吉遣人攜帶其親筆信函, 向所謂的高山國─臺灣─發出招諭, 但此計畫卻在事前被洩漏, 亦仍引起周邊國家震驚. 明朝為此增強了澎湖島衛戍, 呂宋島的西班牙人更計畫要佔領臺灣. 不久, 秀吉、原田相繼去世, 此計畫無法實行而告失敗. 招諭書以堅硬的蛋黃色和紙為底, 上用金箔繪有圖案之豐光寺之承兌書. 蓋有豐臣秀吉之豐臣二字之印. 燒痕是1882年金澤屋被燒毀時蒙害之結果.

-

末吉家朱印船圖
圖中的船為末吉孫左衛門(1570-1617)獲得幕府將軍發給朱印狀、特許進行海外貿易的船隻, 原圖稱為末吉船. 末吉家主要從事日本與安南(今越南)間之貿易. 原圖由畫師北村忠兵衛所作, 1634年(寬永11年)奉予京都清水寺, 同寺另藏有1632年、1633年同由末吉家奉獻之朱印船彩繪.

-

-

-

蘭嶼雅美族銀盔
達悟族(Tao)也稱雅美族(Yami), 分佈於臺東蘭嶼島. 除了精湛、優美拚板船工藝外, 也是臺灣唯一擁有冶金工藝技術的原住民族, 銀盔的製作便是代表. 根據研究, 原料來源主要是觸礁沉沒商船上的銀幣或交易所得銀元. 鳥居龍藏在1897年(明治30年)調查紀錄中寫道: 當船靠岸的時候, 島上的蕃人爭先恐後駕獨木舟過來, 每一個人都喊著:Peark!Peark!(銀)…  一旦有了銀幣就放進陶甕裡燒熱, 然後拿出用石頭打成薄片製造男子頭盔、女子頭飾、頸飾、臂飾等. 本件共有14塊銀片打製、穿洞, 以銅線連接. 先將銀片打造成寬約5公分長圓弧形薄片, 再套於木模上由下往上層層圈繞, 並以銅線穿過小洞, 固定銀盔呈圓錐狀. 最頂端內側以麻線結成11公分長環帶, 以利吊掛. 並在前方保留二眼洞.
參考來源: 鮑克蘭, 蘭嶼雅美族金銀工藝與銀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27, 1969.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4 16:23
標題: 新舊勢力矛盾衝突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5 18:29 編輯


-


平埔西拉雅原住民奔跑逐鹿圖
此圖出自德國人司馬爾卡頓(Caspar Schmalkalden) 1642-1652年的遊記"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 他於1648年6月抵臺灣, 將所見所聞透過文字與素描記錄下來, 日記中清楚描述了臺灣及島上的住民, 也留下多張珍貴的手繪畫, 包括這張福爾摩沙人圖. 他在遊記中提到狩獵之外, 福爾摩沙人最大的樂趣在於賽跑, 那是在村落中固定的地方舉行, 為此他們的年輕人和同儕在他們的慶典中相互鬥走. 還說他們在奔跑時藉由手上的鐵環來製造清脆的聲響, 使他們在跑步時能聽著協調步伐、輕快小跑.

-

荷蘭人舉行地方會議圖
司馬爾卡頓1642-1652遊記: 1636年荷蘭臺灣長官普特曼斯(Hans Putmans)於新港社召集歸順村社代表, 舉行合約確認儀式. 此後, 新任長官幾乎都會與南北各村社首長會面, 以鞏固聯盟關係. 1644年的會議擴大舉辦, 分為南北二路, 為地方會議第一屆. 一直到1659年, 公司每年都召開地方會議。此圖為德國人司馬爾卡頓於1648年來臺所見地方會議集會的情況. 村落首長依照其地位與荷蘭官員穿插於長桌上坐下, 會後並舉行宴會.

-


-

日本商人
此為17世紀來臺貿易的日本商人. 早在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來台之前, 日本人與中國人已來到臺灣進行貿易活動了, 足跡遍佈臺灣. 當時持有渡航許可證的日本船隻稱為朱印船. 日本船之所以前來臺灣西部沿海貿易, 除收購鹿皮外主要是與對岸來航的中國船相會, 以躲避明朝嚴厲的海禁, 遂行走私貿易. 日本人也因此在今臺南一帶形成村落, 臺灣北部以及澎湖群島也都有日人活動蹤跡.




濱田彌兵衛事件版畫
此圖出自法倫泰因(François Valentijn)1726年"新舊東印度誌"一書. 日本人早於荷蘭來臺貿易(17世紀初朱印船), 荷蘭人據臺後禁止僑居日本華人來臺貿易, 並對日本人自臺灣輸出貨品課稅, 日本人拒絕納稅. 1628年, 一艘日人來臺貿易船被荷蘭人拘留, 船長濱田彌兵衛憤而率眾入熱蘭遮城劫持臺灣長官奴易茲(P. Nuyts), 迫其簽訂條約並交換人質. 這張圖便是描繪濱田彌兵衛挾持奴易茲的情景, 圖右坐在椅子上的便是遭脅持的奴易茲. 日荷在臺貿易衝突愈演愈烈, 幕府因此禁止荷蘭人在平戶貿易. 荷蘭人不得已以奴易茲為人質, 遣使赴日請求重開貿易, 此事件一直到1636年奴易茲獲釋後才告一段落.



-

生理人
17世紀在臺灣的中國商人, 當時被稱為生理人. 16、17世紀與包括西班牙在內的西方人接觸較頻繁的漢人, 主要是從事貿易的商人, 尤其是福建海商,結果這些生意人就成為西班牙人對漢人的簡便通稱,以閩南語音拼寫為Sangley。臺灣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已是明朝跟日本二地商人會合貿易的地許多福佬海商也活躍在臺灣, 將臺灣做為貿易根據地.



-

荷蘭臺灣長官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領有臺灣期間, 因臺灣屬公司的殖民地故設最高行政長官, 與評議會共同處理臺灣商務、行政事宜. 荷蘭領臺的1624-1662年共有12位臺灣長官.

-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起源與發展
本書收集了公司成立後, 於亞洲各地活動的許多航海日記、旅行記, 為研究十七世紀前期荷蘭人海外擴張重要參考書, 也可謂是第一部荷蘭文旅行見聞紀大部頭集成. 書中內容從Cornelis de Houtman於1595年第一次東印度航海至1630年代荷蘭人的航海紀錄、報告. 書中有關臺灣的部分有韋麻郎(Wijbrand van Waerwijk
)航海記, 內容包括他1604來澎湖求市經過, 後遭明朝官員諭退. 另外, 尚有Seyger van Rechteren東印度旅行記(此人1629-1632來亞洲), 並附有一張熱蘭遮城初建之時的版畫(約1630年). 另外, 本書也收錄荷蘭首位來臺新教牧師甘治士(G. Candidius)關於南部原住民的民族誌描述(臺灣略述). 此文是甘治士對臺南一帶平埔西拉雅原住民社會、文化、宗教等的描述, 為其親身觀察所得, 日後被不斷引用, 成為十七世紀西方介紹福爾摩沙情事的重要參考.

http://the.nmth.gov.tw/nmth/zh-T ... a-a904-f89d1123517c

-

-

西班牙傳教士
此為西班牙道明會(Dominican Order)傳教士塑像. 西班牙人據有北臺灣, 除了戰略與貿易因素外, 另一項極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臺灣傳教以及藉臺灣為跳板進入日本及中國傳教. 當時來臺的傳教士以天主教道明會為最大宗. 在等待進入日本跟中國傳教的同時, 許多道明會傳教士在北臺灣向原住民努力宣傳天主教教義, 並同時記錄下北臺灣許多原住民生活習俗與文化. 傳教士在西班牙人1642年撤離臺灣後也大致隨之離開, 直到1859年以後才重回臺灣傳教.
-
西班牙人在臺灣
西班牙1571年佔領馬尼拉作為其東亞貿易總部, 1626年為對抗荷蘭而佔領臺灣北部, 直到1642年被荷蘭擊敗才撤離臺灣. 相較於荷蘭人在臺灣的經營西班牙人顯得較為消極. 傳教蹤跡也許到過臺灣中部與東部地區, 但真正有效控制地區僅限於雞籠、淡水一帶, 且對中日貿易與傳教未獲太大成果.

-

荷西對抗
荷蘭人為了打擊西班牙、葡萄牙對中日貿易, 1624年在臺灣南部設立據點. 西班牙人亦於2年後佔領臺灣北部雞籠、淡水, 與荷蘭人抗衡, 臺灣恰好成為歐洲兩大新、舊強權勢力的交會地. 其間荷西雙方皆曾有意出兵征討對方, 但因天候等因素始終未行動. 直到1642年, 荷蘭始出兵擊退西班牙將勢力由南部擴至北臺灣. 除貿易外傳教也是歐洲人來到東亞的另一重要任務, 荷蘭基督新教改革宗及西班牙天主教皆曾派遣傳教士來臺, 分別集中在雙方政治、經濟中樞的臺南、雞籠與淡水周遭地區傳教, 對象以原住民為主, 直到撤離臺灣才中止.
-
聖薩爾瓦多城
西班牙人在1626年來到臺灣, 開始在雞籠和平島築聖薩爾瓦多城. 城堡建在雞籠和平島上, 可控制雞籠港灣船隻出入, 戰略位置重要, 也是西班牙統治據點. 此城基本上為正方形, 建有四座稜堡. 荷蘭1642年擊退西班牙, 也持續使用此城堡. 1664年至荷蘭人重新佔領雞籠, 試圖再度在中國沿岸取得據點, 1668年荷蘭人退出雞籠. 明鄭時期為避免清軍利用, 將聖薩爾瓦多城加以毀壞. 日本時代曾有學者至和平島探查舊城遺跡, 不過在日本時代遺跡已幾乎都被拆除了, 目前和平島城址遺跡已難以辨識.
-
臺灣第二位新教牧師祐紐斯(Robertus Junius)肖像
又譯尤羅伯, 是17世紀來臺傳教第二位新教牧師, 出生於鹿特丹. 1629抵達巴達維亞城(雅加達), 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總督顧恩指定他到臺灣, 去當甘治士牧師的助手. 祐紐斯牧師在臺傳教甚久, 以本土化方針為臺南平埔原住民編寫教理問答等教材. 1636年荷蘭人在新港社舉行的村落歸順集會, 也是由祐紐斯牧師居間斡旋.

http://the.nmth.gov.tw/nmth/zh-TW/Item
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 台北館文物更精彩, 如全部河南遷台古青銅器等)大廳所有主要展品圖片, 哪位有興緻可按圖索驥, 各取所需. 近學院式台灣文史一勺燴. 中研院各系所陳列室眾多, 外行走馬觀花僅僅掃了幾所故居和墓地. 街談巷議權充花絮.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8-6-15 16:5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6-16 17:02 編輯


-

-

-


-

-
被遺誤的福爾摩沙, 荷蘭使節與鄭成功談判圖
被遺誤的福爾摩沙一書插圖. 作者署名C.E.S., 意為Coyett及其同僚. F. Coyett(揆一)為荷蘭時代最後一任臺灣長官. 揆一在回到巴達維亞後, 立刻受到審判, 被判終身流放到班達附近的艾一島. 揆一在島上度過八年, 他的子女才將他贖回. 回國後, 1675年出版被遺誤的福爾摩沙, 書中譴責東印度公司高層怠忽職守, 他因孤立無援才丟掉臺灣. 此張插圖乃呈現1661年5月3日, 鄭軍大師登陸列陣後, 熱蘭遮城荷方深知赤崁的普羅民遮城不保, 因此長官與評議會決議遣使與鄭成功展開談判. 當天早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幾位使者, 銜命從熱蘭遮城持白旗划舢舨對渡到赤崁, 最後終於見到明鄭軍隊圍繞護衛營帳中的鄭成功, 展開談判.
-
漢人在臺灣
16世紀中葉後, 隨著東亞海域商貿活動的興起, 漢人私商、海盜集團開始來到臺灣. 活躍閩粵一帶洋麵的潮洲籍海盜首領林道乾、林鳳都曾相繼以臺灣、澎湖一帶為據點. 荷蘭據臺期間為順利取得中國貨物, 先與在此地從事走私貿易的閩南同安商人李旦等人合作. 李旦、顏思齊等首領過世後, 改由鄭芝龍繼續領導該集團, 成為荷蘭人主要貿易夥伴. 除貿易外, 荷蘭人也陸續招募中國沿海漢人前來開墾, 發展農業. 但荷蘭人的苛捐雜稅與盤剝重利, 卻激起漢人追隨郭懷一挑戰其殖民統治. 1662年, 鄭成功逐退荷蘭人, 成為臺灣島統治者, 使得臺灣逐漸轉變成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

http://the.nmth.gov.tw/nmth/zh-T ... 3-bccc-209c5e025c85
-


-

1644年赤崁地區農地與道路圖(古版)
此圖描繪十七世紀荷蘭時代從鹽水溪到二仁溪一帶所墾田園. 圖中綠色代表稻田、蔗園, 黃色表示道路. 每塊田地上均標名, 如Amsterdam、Putman.鹽水溪上游為今臺南永康一帶的鯽魚潭, 今已淤積成陸. 水潭畫有水鴨與飛鳥, 潭邊有一別墅, 別有一番悠閒的風味. 此地從荷蘭時期到清代一直徵收漁稅, 清代文獻中記錄只要此地稅收好的話, 臺南一帶的稅收就不會有問題.



-

1654年大臺北古地圖(古版)
重點在描繪港灣、河流交通要道, 以及沿岸村社. 圖中標1至61號的阿拉伯數字, 左上角為說明文字. 這幅古圖描繪了當時淡水河流域、基隆一帶原住民部落、防禦工事、教會、港灣的地點, 以及山嶽、水文資料, 對於瞭解17世紀北臺灣及北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與生活面貌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同時也反映了16、17世紀北臺灣除了原住民外, 漢人與外來民族早已在此活動.



-
漢人社會的形成  > 1683年鄭清澎湖海戰圖
1683年鄭氏政權與清軍在澎湖的海戰, 也是鄭氏的存亡之戰. 1681年鄭經逝世, 子克塽嗣位, 內部發生內鬥, 清廷決議命施琅為水師提督主導征臺, 鄭軍則以劉國軒及諸將駐守澎湖. 1683年7月, 施琅率軍進攻澎湖. 劉國軒認為當時常有颱風來襲, 因此不必太過慌張. 在決戰日中果然有風勢出現,, 但一開始是讓清軍逆風的北風, 隨著颱風經澎湖北方海面, 風向忽轉吹南風. 使劉國軒措手不及, 因而戰敗. 此海戰圖除了描繪鄭清二軍交戰外, 由於傳說媽祖顯靈, 護航清軍作戰, 因此畫面上方繪有媽祖率領軍士抵抗鄭軍. 本幅原件收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藏有七幅媽祖神蹟圖, 有關臺灣部分除了本幅外, 還有湧泉給師、大闢宮殿、託夢護舟三幅, 皆呈現媽祖協助清廷征臺. 事後由施琅推奏, 康熙冊封媽祖為天後. 清廷如此推崇媽祖神績, 也意味藉此宣傳征臺的正當性.

-


-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