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7類人最愛惹胃癌 [列印本頁]

作者: 森林木1    時間: 2018-4-18 10:17
標題: 7類人最愛惹胃癌
胃腸道腫瘤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但它們並不是不治之症,依靠現在的醫學技術,早期診治可使5年生存率超過90%。

  胃癌的發生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一般經過「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的過程。如今,完全可以通過胃鏡檢查,早期發現病變,早期診斷治療,早期阻斷胃癌的發生。

  胃鏡檢查具有直觀性,直接夾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金標準」,對於早期胃癌的篩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7大類「胃癌高風險人群」需要注意。

  1。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2。接受過胃部分切除手術、有胃息肉和有胃癌前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者;3。感染幽門螺桿菌者;4。有不良飲食習慣者,如飲食不規律、吃霉變食物、吃飯速度快、喜食腌制和熏制食品、高鹽飲食、少食新鮮蔬菜者;5。惡性貧血的患者;6。長期酗酒、吸煙者;7。精神受刺激和愛生悶氣者。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大腸癌患者獲得高治癒率的重要因素。我國各地普查結果綜合顯示:大腸癌檢出率約0.037%~0.6%。在檢出的大腸癌中,早期大腸癌佔15%~25%。早期篩查可以大大提高無癥狀大腸癌的發現率,將腫瘤扼殺在萌芽中。

  根據統計數顯示,40歲以後,大腸癌的發病率開始明顯上升,大約75%的大腸癌發生於這個年齡段后。

  因此,40歲后,若本人有癌症史、腸息肉史或者一級親屬(即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大腸癌史;或者本人有以下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情況,比如近兩年來慢性腹瀉累計持續超過3個月、慢性便秘每年在兩個月以上;有黏液或血便史、慢性闌尾炎或闌尾炎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近20年來有重大精神創傷經歷,都應及時到醫院接受電子腸鏡檢查。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