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簡政放權助推新註冊企業數量飆升 [列印本頁]

作者: 華盛頓人    時間: 2018-4-14 04:20
標題: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簡政放權助推新註冊企業數量飆升
  過去5年,隨著中國政府開展簡政運動,註冊企業所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大幅減少,中國新註冊企業數量呈現飆升。

  


  2018年4月12日 17:27 英國《金融時報》 湯姆•漢考克 上海報道

  過去5年,隨著中國政府開展簡政運動,中國新註冊企業數量飆升,並突顯出經濟從重工業轉向高科技製造業和服務業。

  今年3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宣布,去年中國新註冊企業(所有者多於1人)的數量約為600萬,高於2013年的250萬。此前,中國政府採取措施,減少開辦企業所需的多重政府審批。

  根據政府數據,去年個體工商戶新增1290萬,同比增長20.7%。相比之下,2015年美國新增企業41.4萬家——這是目前可獲得的最新數據。

  分析師表示,審批減少以及2014年修改公司法取消註冊資本最低限額,促使新註冊企業增多。總部位於北京的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羅傑(Trey McArver)表示:「我認為,這是很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政策成功。」

  執政的中共的反腐運動,讓鼓勵官員放棄部分權力變得更為容易,這些權力曾經可以給他們帶來可觀的賄金。

  「以前,官員們會激烈爭奪監管審批權和爭相設定要求,」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中國政治分析師楊大利在最近一份報告中寫道,「現在他們希望……減輕自己的任務並……減少被行賄的可能性以免因腐敗被抓。」

  產業政策

  《中國製造2025》遭歐洲商界批評

  中國歐盟商會發布報告稱,用來推動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諸多政策手段有很大問題,或違反了中國對WTO的承諾。

  

  這些改革推動中國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營商便利度(Ease of Doing Business)「前沿距離」指標(distance to the frontier)的得分從2014年的61升至85,該指標最高分為100。

  根據原中國工商總局的數據,新註冊企業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是科技、文化、娛樂、體育以及金融等服務業,礦業、電力和天然氣企業數量略有下滑。

  中國表示,開辦一家企業的平均時間現在約為1個月,不過在較大城市速度可能會更快。「花了大約兩周時間,」一位姓姚的男子表示,他正在上海的一個政府辦事中心排隊,等待註冊一家餐飲企業。

  上海和北京承諾,從4月起,企業註冊時間將縮短為5日。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分析師蘇月表示:「註冊一家新企業遠遠快於以前。」

  

  雖然對於李克強而言,這場簡政運動是一次相對成功和一項意外成就(他被視為中國幾十年來權力最弱的總理),降低國企權力等其他經濟改革承諾的兌現卻要緩慢得多。

  中國的營商便利度總排名為第78位,將將高於肯亞,但低於烏茲別克。「合同執行」指標的得分排在最低之列。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國營商環境進步較快,但仍與經濟地位不相匹配。」

  官方數據還顯示,企業數量增長嚴重傾向中國較為富裕的沿海地區。根據原中國工商總局的數據,近60%的企業在東部省份註冊,自2012年以來這個比例幾乎沒有變化。

  令人意外的是,西藏是過去5年新註冊企業數量增長最快的地區,平均每年增加26%。分析師表示,西藏成為避稅地促使新企業增多。

  今年1月,這種利用國內低稅率地區註冊企業的現象突顯出來,當時中國最大城市之一天津下調了該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估值,剔除了為享受稅收優惠在本地註冊但業務活動位於其他地區的數千家企業的活動。

  譯者/梁艷裳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