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諾貝爾獎得主希勒:應對AI威脅,要為民眾提供生活保險 [列印本頁]

作者: 新鮮人    時間: 2018-1-21 10:07
標題: 諾貝爾獎得主希勒:應對AI威脅,要為民眾提供生活保險
  2018-01-19 10:09:37 來源: 網易科技報道

  (原標題:How to stop 'extremely disruptive' AI from harming society: Robert Shiller)

  網易科技訊 1月19日消息,據CNBC網站報道,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開幕之前,耶魯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AI)可能是就業市場乃至人類自身面臨的最大挑戰。然而,他表示自己已經有激進的想法可以實施,以減輕AI對社會的潛在危害。

  

  希勒表示:「我們所看到的是前所未見的,人工智慧已經到來,它正產生巨大影響。」當被問及是否擔心AI威脅時,他說:「AI引發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對不同的人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有些人可能會被淘汰。但A也I可能帶來許多好的影響,也許我們會有更多的學校老師和更小的班級,人們會照顧老人,我們會活得更久。但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為AI可能會帶來極大的破壞性。」

  近年來,AI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比如AI或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工人,引起社會和經濟的巨大變化。2013年,牛津大學發表研究報告,預計在20年內,47%的美國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取代。這一觀點得到了其他知名科技領袖的認同。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為AI如此糟糕。例如,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到2020年,AI可能會創造230萬個工作機會,超過它可能促使消失的180萬個工作崗位。

  2013年因在資產價格和低效率市場方面取得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席勒說,他提倡某種「民生保險」,以減輕AI可能導致的失業或收入下降。他說:「我認為人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職業風險,我認為我們應該為個人和職業生涯思考一些保險計劃,並防止這個過程中不平等現象加劇。人們往往會擔心現在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在政府基礎上重新分配收入,但我認為我們應該轉向其他類型的保險再分配方案。」

  當被問及「民生保險」的概念時,希勒說,這一概念已經在紮根,但需要更多支持才能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他說:「我們開始看到些民生保險活動。我們現在有了網站設計學院,教年輕人如何編程電腦來運行網際網路網站,他們都不收費,除非你找到特定收入水平以上的工作。然後他們會對你的第一年收入徵稅,拿走你第一年收入的10%。他們承諾給你一份工作,如果你沒有得到滿意的工作,你就不必支付任何費用。」(小小)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