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不是不想做,是你沒有能力做(原創)
[列印本頁]
作者:
大刺蝟
時間:
2018-1-18 16:06
標題:
不是不想做,是你沒有能力做(原創)
顯示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景:一對夫妻吵架。女的說,「你怎麼就不能體諒我,包容我一點呢?」男的說,「一個女人,你得溫柔,控制點情緒。」
兩個人相互指責,覺得對方故意找茬,明明可以做好的,卻不去做。
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也常常大發脾氣。「這麼簡單你都不會,上課就不能專心認真一點嗎?!你都多大了,還不懂事!」
似乎,孩子本來應該懂事,卻故意犯錯。
還有,當我們犯傻犯錯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反思、自責,覺得自己應該做得更好些。應該更冷靜點,控制好自己的脾氣;應該理解別人,包容不同意見;應該靈活一點,說話拐個彎,嘴上甜一點……
可如果再碰到類似的問題,憤怒和指責還是會不經大腦,直接衝破腦殼,肆意發威。這些問題,常常讓我們又氣又惱。我們會條件反射地去會怪罪別人,或者責備自己。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很有可能,你或者對方,並不是不想去做好,而是根本不會做,沒有能力做好。可能你會說,這有什麼能力呀?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啊。是的,也許我們知道,但是並不代表有能力做到。我們常常忽略了,人與人的交往互動中,除了願望以外,更需要能力。
關心和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的。控制情緒,在憤怒時還能理性冷靜,也是一種情緒管理的能力。至於孩子的問題,集中注意力,分清重點,這些都是要學習的。
那些要求完美,善於自我鞭策的人,其實,正是缺乏自我憐憫,自我關愛的能力。所以你看,大多數煩惱,不是因為不想去做,而是源於不會做,沒有能力做。
作者:
chayuanchunse
時間:
2018-1-20 10:16
那些要求完美,善於自我鞭策的人,其實,正是缺乏自我憐憫,自我關愛的能力。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