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台海交鋒中 不能忽視的是這一股巨大能量
[列印本頁]
作者:
仲國民
時間:
2017-12-20 09:46
標題:
台海交鋒中 不能忽視的是這一股巨大能量
來源: 旺報/日期: 2017-12-19
利益集團對政治的影響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在影響海峽兩岸的政治穩定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正如艾伯納.科恩(Abner Cohen)所言,族群是政治經濟的利益集團,家族、宗教、儀式等等文化要素不過是用來維持該集團邊界的符號工具,這意味著,從族群的組織原則出發,利益重於血緣,血緣為利益服務。
劉國深等著的《台灣政治概論》一書認為,台灣社會的利益集團,按照阿爾蒙德的劃分方法,可細分為四種類型:非正規性利益集團、非社團性利益集團、社團性利益集團、機構性利益。
美國和台灣的利益集團對海峽兩岸的政治穩定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教授認為,川普會繼續對台軍售,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固然是基於"以台制陸"的地緣戰略利益考慮,另一方面則會更加註重經濟因素,亦即藉此賺取巨額的軍火利潤,台灣作為美國軍工利益集團的"搖錢樹"和"提款機"的角色會更加凸顯。
又如,由於2008至2016這8年"惠台"紅利大部分被台灣的工商利益集團所把持截流,沒能有效分配到台灣基層民眾,而使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未能起到明顯效果,同時許多綠色經濟集團一面支持民進黨、一面賺取大陸的錢,也產生了很負面的效果。因此大陸一方面需要研擬"精準制導"和"區別對待"的政策來思考如何讓兩岸和平紅利普惠於台灣民眾,另一方面對綠營執政縣市也已開始實行"經濟迫統"的戰略。
再如,台灣不同黨派和利益集團不僅相互傾軋和掣肘,產生"為反對而反對"的"極化"政治和"否決政體",而且利益集團對台灣政治人物的影響力很大,進而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
由於容易受到利益集團的壓力,台灣政治人物的權力的穩固依賴於贊助,且無法保證能夠長期執政,一些政治精英就儘可能快地斂財。在這種類型中,政治人物的腐敗行為是不穩定的,而且非常貪婪。陳水扁就是典型例子,而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曾經引起台海重大危機。
另外,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作為傳統型政治人物,他和年輕世代的連接並不深厚,但和地方派系和利益集團之間的連接卻相當深厚。因此他如何儘可能減少利益集團對其的影響,大破大立地打破固有框架,擺脫過去包袱,帶領國民黨重新執政,目前看起來是很困難的。
政治發展是一種穩定而有序的政治變遷,如何保持政治的穩定是一個永久的話題。然而,政黨政治卻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爭奪。利益集團在利益分化與利益組織化的雙向運動中發展起來,利益集團對政治穩定的雙重影響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西方國家的發展歷程證明利益集團可以作為積極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也可以成為反面的力量造成政治的不穩定。在解決兩岸關係的過程中,如何規制利益集團,促進政治穩定發展,考驗兩岸人民的共同智慧。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