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平民魚翅

[複製鏈接]

50

主題

70

帖子

47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香港人為食可以話「出曬名」了,但香港地又何嘗是家家富貴,人人有錢呢?為了盡量用便宜的價錢食到美味的食物,港人的智慧被發揮到極致,各種街頭的平民美食隨之應運而生,碗仔翅就是其中之一。
  不僅僅是香港人熟悉,凡是來過香港遊玩的旅客大概也對碗仔翅並不陌生。各式街頭攤檔小販處皆有售賣。碗仔翅雖然叫「翅」,但作為一種平民食品,又怎麼可能有真魚翅添加其中呢?其實,碗仔翅就是一種香港街頭仿魚翅羹的小吃,材料以粉絲為主,用澱粉將湯煮至濃稠,並加入老抽和生抽成棕色,冬菇絲和雞肉絲常被加入一起烹調,使湯羹的口感更為充實。不少人在食用碗仔翅時,會按照個人的口味喜好加入麻油、浙醋、白鬍椒粉或辣椒油等調味料令口感更加豐富。
  說起碗仔翅的歷史,大約與我年紀相仿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香港的經濟開始發展,一部分人的生活亦率先走向富裕,吃得起鮑參翅肚開始變成一種社會地位的標誌之一。香港酒樓或酒家在飲宴時也開始推出魚翅羹、鮑魚飯等菜餚增加華貴感。而宴會中的魚翅多以小碗盛載,街頭商販為仿造出酒樓的感覺,亦用小碗裝粉絲,加以調味,由此稱為「碗仔翅」。一開始,這些專門出售這類平民仿翅的小販多數都會在賣碗仔翅的時候,也售賣一些生菜魚肉,或者在碗仔翅中搭配通心粉一起出售,增加食客的飽腹感。起初,有部分市民以此為簡單午餐,但如今已少見此等做法了。
  由於小販和熟食檔出售的碗仔翅中,通常都會加入味精調味,因此即使碗仔翅一度成為香港人歡迎的小吃,但仍被視為不健康的食物,一般家庭也很少會在家中烹調碗仔翅作為家常湯水,只會從食肆購買作為小吃。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香港部分酒樓開始出售加入香菇絲、蛋花,甚至金華火腿、豬皮、魚肚的碗仔翅,這個曾經的街頭小食才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了港人的生活之中。直到如今,仍有部分茶餐廳或者平民酒家把碗仔翅作為下午茶時段供應的食品。
  二十一世紀開始,全球都開始注重海洋生態的保護,避免濫捕鯊魚做魚翅,提倡減少甚至停止食用魚翅,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自然也不例外。如此一來,這平民魚翅——碗仔翅成為了香港民眾用來感受魚翅湯味道的代替品,倒也是一舉兩得的智慧表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