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6月1日發布《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給世界經濟體競爭力排名列出了座次。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美國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跌出前三,中國內地的排名上升七位。
IMD全球競爭力中心自1989年起便發布這一排名。上述調查基於261個指標,約三分之二來自所謂的「硬數據」,主要是去年採集的,其中包括就業和貿易統計等。其他指標來自今年進行的逾6250個企業高管調研。共有63個經濟體被納入評選,得分100表明最具競爭力。
香港再度獲評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1日報道,根據今年的報告,在其調查評估的全球63個經濟體中,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瑞士、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根據「經濟表現」、「政府效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等四項競爭力因素對各經濟體進行評估。香港在「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上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基礎建設」上的排名實現微升,「經濟表現」的排名則由第五位降至第十一位,反映2016年香港經濟增長受外圍環境影響略為放緩。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很高興香港自去年重返首位后,再次獲得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的殊榮,這是對香港的高度評價,對特區政府在恪守財政紀律、致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以及構建穩健金融體系方面努力的充分肯定。
陳茂波強調,面對全球經濟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必須努力鞏固香港固有的競爭優勢,包括自由開放的市場原則、優良的法治傳統、高效的公營部門以及穩健的體制,同時積極開拓新市場和支援新產業發展,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
據香港大公網去年報道,IMD2016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由第二位攀升至首位,排在二、三位的分別是瑞士和美國。報告顯示,香港在金融及商業法規等方面高居前列,但生活成本指數過高及政治不穩定性所帶來的風險是其劣勢之一。不過,中國社科院發表的最新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則顯示,香港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再度排第二位,落後於深圳。有香港學者認為,香港整體名列前茅是因為經濟根基深厚,但持續爭拗或影響未來的長遠競爭力,應居安思危。
美國跌出前三 中國內地上升七位
據一財網1日援引彭博報道,美國在世界競爭力排名中下滑一位至第四,落後於中國香港、新加坡和瑞士,原因是唐納德·特朗普當選之後,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企業高管對美國的信心下滑。美國上次摘得桂冠是2015年。
美國的下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調查結果,接受IMD調研的全球高管在政府和企業效率等類別中對美國打分較低。根據報告,受訪者認為政治不穩定和保護主義構成更大的風險,這抵消了美國在減少失業和穩定通貨膨脹方面的進展。
IMD世界競爭力中心高級經濟學家Jose Caballero表示,明年的報告將更準確反映特朗普當選對美國國家競爭地位的影響,因為它將包括調查結果和特朗普任期內的硬數據。特朗普政府在放鬆監管和減稅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可能有利於美國排名。
中國的排名上升七位,在整體排行中位列第18,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足2萬美元的經濟體中競爭力最高的,其次是馬來西亞和泰國。一年來飽受政治動蕩和衰退衝擊的委內瑞拉,在63個經濟體中排名最末。
據中新社報道,台灣地區今年總體排名第14,與去年相同。綜觀自2013年以來,近5年台灣地區的整體排名分別為第11名、13名、11名、14名及14名。
巴西、蒙古和委內瑞拉是排名最靠後的三個國家。
另據德國之聲報道,針對德國,報告指出,德國在企業建立方面存在較高官僚主義障礙;在電信投資領域,德國也未能進入前50名。在僱員培訓方面,德國走在前列;此外,德國也有不少創新企業。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每年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是世界上最權威的經濟體競爭力評估報告之一。該學院的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表示,排名與政府和企業的效能有關,排名靠前的地區顯示其經商環境更為友善和開放。
世界競爭力排名(部分)
胡言亂語 發表於 2017-6-4 22:26
《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根據「經濟表現」、「政府效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等四項競爭力因素對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