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在國外根本不敢叫救護車!」 中國留學生集體吐槽(圖) [列印本頁]

作者: 彩貝一一    時間: 2017-4-6 15:34
標題: 「在國外根本不敢叫救護車!」 中國留學生集體吐槽(圖)
本帖最後由 彩貝一一 於 2017-4-6 16:04 編輯

「在國外,『死』也不能去醫院!」「我在美國根本『不敢』生病。」「我在國外生病了都要忍住,回國再看醫生!」……這兩天,因為微博上一篇看似是「段子」的真實故事,戳中了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們的「淚點」。、
事件的緣起,要從3月27日,微博博主「泡了個泡泡_bubble」發布的一條微博說起——


「別叫救護車!」一句話,濃縮了無數留學生對國外「看病貴」、「看病難」的親身體驗。與此同時,這也打開了網友們對此集體吐槽的「話匣」。

一、看不起病:「去看完醫生后只好『吃土』了」
  令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去醫院看醫生。在很多留學生網友心中,這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兒,尤其是急診,一不小心就會付出高昂的費用——






留學生們難道不能通過醫療保險報銷費用嗎?一位正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說,在美國,留學生沒有醫保不能註冊。但是,便宜的醫保基本上自費額非常高,「再加上本身醫院收費高,所以看個感冒也得花兩三百刀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此外,留學生的醫保中大多也不會包括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所以,有既往病史的中國學生想出國留學,還是先把常用藥備齊了再走。

二、叫不起救護車:「室友之間最大的仇莫過於幫你叫救護車」
  雖然看醫生費用不菲,但「叫救護車」才是留學生們真正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叫救護車」在不少留學生口中是一個「禁忌詞」,感到不舒服、別人問需不需要叫救護車時,「I'm fine,thank you」就成為了一句最重要的「台詞」,因為——



美國的大部分救護車服務也都是商業運作,很多醫保中不涵蓋此項服務費用。由於救護車服務由消防部門、醫院、私人企業和志願團體等不同機構經營,通常救護車公司通常只能收到賬單總額的30%到40%,所以他們往往向擁有醫療保險或支付能力的病人收取更多的費用。

三、拔不起牙:「算過費用后,我毅然坐飛機回國看牙」
  在國外,讓錢包「聞風喪膽」的,還有看牙。
  不少國家的留學生都對此深有體會:雖然牙齒是身體的一部分,不過,「看牙」有時是更令人「肉疼」的事——




留學生們吐槽的國外生活「血淚史」,讓國內網友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們出火警不收費,我們搶險不收費,我們救援不收費,只要說你有需要了打電話,我們都不收費。」還有網友由衷地表示,「出了國,才會真切地感受到祖國麻麻的好」,「還是在國內幸福」,「愛我中華~」。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