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位逢戲必裸的女神,又讓人驚艷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7-2-19 01:1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起莫妮卡·貝魯奇,不少人又開始春心萌動。

  作為全世界少年的「性啟蒙老師」,她從不吝於展現自己的身體。

  

  幾乎在每一部影片里都有裸露或者激情演出。

  這不,在這部新美劇里,女神又露了——

  叢林中的莫扎特 第三季

  Mozart in the Jungle Season 3

  

  由亞馬遜打造,目前已經宣布續訂第四季。

  作為Netflix的好基友,亞馬遜在2013年模仿Netflix搞起了自製劇。

  嘗試過殭屍、災難、輕喜劇等題材,但都反響平平。

  直到這部《叢林中的莫扎特》,力壓Netflix的《馬可·波羅》,迎來了口碑。

  

  可謂是出奇制勝。

  

  奇,是因為它把目標投向了「交響樂團」。

  本劇改編自一個美國雙簧管吹奏者的回憶錄《叢林中的莫扎特:性愛、毒品和經典音樂》。

  

  和以往古典樂團光鮮亮麗的形象不同,這部劇把目光對準了幕後。

  從副標題就可以看出,少不了酒精、大麻和啪啪啪。

  古典音樂圈內最墮落的一面,成功吸引了大批粉絲。

  

  尤其是各種對古典音樂家的調侃。

  三季爛番茄新鮮度都不俗,尤其是最新的第三季,新鮮度100%。

  

  IMDb上也有8.2分。

  

  還拿下了第73屆金球獎電視類最佳音樂/喜劇類劇集。

  很多人稱之為美國無節操版《交響情人夢》。

  

  唯一的不足,就是劇名了。

  其實這劇和莫扎特真的沒有關係。

  之所以用這個名字,大概是因為男主角古斯塔沃,是一個像莫扎特一樣的天才。

  

  他放縱不羈、突破常規;

  還一不小心捲入了一場屬於紐約交響樂團的愛恨情仇。

  這個角色,由蓋爾·加西亞·貝納爾飾演。

  

  他素有「拉丁美洲梁朝偉」之稱。

  《摩托日記》中的切·格瓦拉,應該震撼過不少的文藝青年。

  

  在這部片中,他延續了那份神經和激情。

  將一個在冷暖自知的世界中,努力抓住永恆古典的天才,演繹得分外動人。

  他像一個被寵壞的小孩,肆意揮霍著藝術所必需的天真。

  

  他會騎著單車在紐約的巷弄徘徊,只為給中國城裡拉二胡的瞎子,扔下一大票錢。

  會在晚宴的路上溜走,坐在一個小店裡,和人們一起彈起吉他唱起歌。

  甚至還會在噪音中尋找音樂。

  

  他不僅取代了有威望的老指揮家,成為紐約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還遇上了一個和自己三觀一致的姑娘,海莉。

  

  作為古斯塔沃的助手,海莉也是一路心酸才擠進著名的紐約交響樂團。

  後來還目睹了樂團內部的勾心鬥角。

  海莉由羅拉·科克飾演,非常古典的妹子。

  安靜地坐在那裡演奏時超級美,讓人忍不住想要抱走。

  

  除此之外,還有刻薄的競爭對手。

  老指揮和交響樂團里的首席雙簧管。

  

  有毒癮、性癮、內心受傷的大提琴美人。

  看上去蛇蠍心腸卻很善良。

  

  分享過著名的音樂家做愛心得。

  

  小提琴家,速戰速決,就像急速和音一樣。

  打擊器樂手,會讓你感覺你在色情片里。

  至於鋼琴家,古典派和爵士派,爵士樂更擅長即興表演,很會玩弄。

  就這實戰經驗,一個字,服!

  

  到了第三季,又來了一位年歲漸老的歌劇天後亞歷山德拉。

  正是由魚叔開篇提到的莫妮卡·貝魯奇飾演。

  

  關於莫妮卡·貝魯奇的加入。

  本片的執行製片人兼編劇羅曼·科波拉羅曼說:

  她的美麗無人不曉,熱情似火,同時也非常有趣、有活力。所以我不用多想就確定她是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

  反正夠性感就好。

  

  其實在前兩季中,就有不少大牌前來客串。

  比如第二季的郎朗,不彈鋼琴卻打起了乒乓球。

  

  前兩季都有出現的美國小提琴家喬舒雅·貝爾。

  他也是本片中唯一的真正音樂家。

  

  此次莫妮卡·貝魯奇飾演的角色亞歷山德拉,以激情洋溢的舞台表演出名;

  為人卻乖張古怪。

  遠離公眾視線多年以後,點名要男主指揮她的復出音樂會。

  這簡直就是在玩火。

  

  第一集男主就被警告過,做什麼都可以,但是不要和女神啪啪啪。

  這個flag立下沒多久。

  面對女神的引誘,男主還是沒能把持住。

  

  你們想看的場面一觸即發!

  然而,我們的男主轉頭又和女朋友玩起了親親。

  

  所以,這難道只是一場渣男的放飛自我?

  可別小看這部劇。

  從第一季起,就有人說本片只是一部披著古典音樂外衣的青春偶像劇。

  

  類似《緋聞女孩》 ,更應該被稱為《緋聞音樂家》。

  不盡然。

  對於古典音樂這個外衣,披或者不披,都已然存在。

  導演壓根就沒想過把古典音樂和生活隔離開來,而是想要接地氣地描繪出音樂家們的凡人一面。

  

  當他們放下自己手中的樂器的時候,也必須面對社會法則。

  樂團招募成員面試時,指揮對助理有意無意地進行著性騷擾。

  當面試者專心致志地吹奏時,評委滿心想的是接下來要吃什麼。

  

  舞蹈學院的男舞者,也會為增加收入去酒吧「交際」。

  這些年輕的生命,本質上都在為生活而掙扎,在大都市紐約日漸瘋狂。

  和普通人無二。

  雖然女主看上去非常幸運,但也離不開數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練習。

  忘我地一次一次進入那一場場夢。

  

  所以啊,本來以為是講潛規則,卻沒想到三觀如此正。

  導演保羅·韋茲說:我們不追求還原現實,但力求真實。

  更何況,在片中我們總是被音樂和音樂家生活中那一閃念的美好所打動。

  而關於那個由來已久的話題,「古典音樂死去了嗎?」

  導演想問的不是樂團前指揮,而是每一個觀眾。

  但其實,拋開偏見,音樂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

  只要你我還在被感動,它就不會消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