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軍國主義下的國民教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13 2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炮轟瀋陽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侵華戰爭,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戰前,為了讓所有日本民眾接受戰爭、支持戰爭,讓日本人相信「日本的天皇將成為世界天皇的日子必將到來」、「世界上最優秀的日本民族將征服世界」,日本政府和軍方在戰爭教育和軍事化訓練上做了大量的文章。日本「武士道」理論,本是300多年前的日本古學派的先驅者山鹿素行根據中國宋儒提倡的守「忠節」、「武勇」、「義理」而總結出的「盡忠死難」的所謂「武士精神」。進入20世紀后,「武士道」精神被日本軍國主義者廣泛利用,作為激勵士氣、鞏固軍隊、禁錮和統一國民思想、實施侵略擴張政策的有力工具。

  

  ▲ 圖為1920年,三個男孩正在一起揮舞著國旗和玩具槍。

  20世紀30年代后,日本軍隊開始有意識地強化軍人的國家民族榮譽感,不斷向日本軍人強行灌輸「皇國論」、「大和魂」、「為天皇盡忠」等思想,對軍隊進行奴化教育。1938年秋,裕仁天皇來到靖國神社,參拜那些像神一樣進入神社享受祭祀的軍人,這讓日本軍民備受振奮。因為在日本軍民心中,戰死的官兵們已成為帝國守護神。他們不再是凡人,已經變成帝國的棟樑。正因為他們已經成了國家的支柱,才得以享受天皇和全體民眾的祭奠。

  

  ▲ 圖為幾名軍裝裝扮的兒童。

  在這種能夠成為未來「國家之神」的感召下,不可勝數的日本軍人在侵略戰爭中實現了《軍人敕諭》的宗旨:「獲得此等(自我犧牲)榮譽重於泰山,肉身之死則輕於鴻毛」。如甲級戰犯東條英機最崇拜的人物是曾在日俄戰爭中發明「肉彈」攻擊的日軍司令乃木希典,「讚揚」士兵以鮮血和白骨去填平天皇制軍國主義的「勝利道路」。

  

  ▲ 圖為在教師的帶領下,正在參觀軍艦模型的日本兒童。

  一位叫大場滿子的主婦回憶當年一群只有十七八歲的青少年,在得知自己「榮幸地」充當「神風特攻隊」隊員去駕機撞沉美國軍艦時,異常興奮地來到靖國神社前做最後的參拜,他們瘋狂地揮舞著雙手高喊:「明日必死!明日必死!」

  

  ▲ 圖為神風特工隊隊員合影。

  據戰後日方統計,僅「神風攻擊」一役,就有2198名日軍喪生,損失自殺飛機1192架。在侵華戰場上,在武士道精神灌輸下,日本軍人變得更加野蠻、殘忍和瘋狂。

  

  ▲ 圖為1936年,日本在中國東北偽滿境內建立的中學——海城中學畢業式,拄著軍刀的軍官坐在主位,似乎預示著此時的學校,已經成為日本發動侵略的預備役基地。

  同時,他們還把一些為侵略別國而戰死的人奉為「為天皇而死」的英雄,為其樹碑立傳,號召人們去仿效。在二戰末期,「神風特攻隊」自殺式進攻就是為天皇而獻身的典型事例。在天皇裕仁宣布投降當天,橫濱一所小學聽到天皇投降詔書後,校長便帶領一群小學生集體投海自盡。

  

  ▲ 圖為1923年,日本一所幼兒園的學生正在製作船模。

  20世紀30年代后,日本加緊對華發動侵略戰爭,國內也由准戰時體制進入戰時體制。其第4期國定教科書《小學國語》第一課為:「開了,開了,櫻花開了」,以便讓孩子們從第一課就接觸到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具有武士美德的櫻花,其他課文也幾乎都是讚美在疆場上為天皇捐軀的,如《小號手》、《海軍哥哥》、《水兵的母親》等家喻戶曉的內容。又如,將當年元代皇帝忽必烈東征日本時遇到的「大風」改稱「神風」,讓人們更加堅信日本是「神國」。

  

  ▲ 圖為正在進行軍事化訓練的日本兒童。

  到了40年代,其教科書的內容則極力鼓吹「聖戰」,宣揚天皇制是舉世無雙的,為了天皇,哪怕勒緊褲帶,也必須把這場戰爭進行到底。除了意識形態教育,日本軍國主義還大搞「非正規軍」的訓練,以滿足擴大侵略戰爭或補充部隊的需要。據1928年的資料統計,在日本500萬中等和高等學校的學生中,有140萬人受過軍訓。對一般社會青年也實行軍事教育和訓練,在各地建立了許多青年訓練基地。

  

  ▲ 圖為1937年2月大阪的女學生們在接受軍事訓練。

  為了未來的戰爭,日本為了更迅速地培養出外科醫生,醫師的培養採用了不正常的方法。為了讓更多學生能夠親眼觀看手術的經過,衛生問題被忽略。接受免費醫療的女性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手術過程也成了日本培訓人員的資源之一。

  

  一位日官員稱,這種訓練制度和教育體制,可以使日軍掌握「20餘萬現役軍人、300餘萬複員軍人、60餘萬中學生和80餘萬青少年」。

  

  ▲ 圖為日本教官在教青年人認識中國東北的地名。

  常年的軍國主義思想灌輸,使廣大的日本民眾支持「聖戰」的想法很強烈。如珍珠港事件后,日本舉國上下進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東京、大阪、橫濱、京都和奈良等地連續三天三夜遊行慶祝。男人們手舉國旗高呼:「天皇陛下萬歲!」婦女也身著盛裝,前來祝賀,向皇宮深深鞠躬。

  

  當戰火燃及日本本土時,東京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因兩個兒子都在前線死了,便在街上自焚身亡,死前一邊號啕大哭,一邊高呼:「大東亞聖戰勝利了!大日本帝國萬歲!」

  

  ▲ 圖為1935年從日本本土趕到中國東北的日本畢業生。

  而現實中,日本的貧民在軍事上引發的經濟恢復中受益極小,生活依舊困苦,然而,二二六兵變等一系列血腥的軍國主義恐怖行動中,沖在前面的都是這些貧民家族的子弟,究其原因,正因為貧窮,他們比貴族更渴望通過非正常手段獲得進身之階。

  

  正是日本用軍國主義教育國民的真實寫照,把日本百姓變成了戰爭的犧牲品。

  

  ▲ 圖為1935年四名日本學生的合影。最右側的山田在戰爭中被打死。其他三人,在戰後經過自身的努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功。【來源:老照片圖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6: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