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中國「銹帶」面臨人才流失
[列印本頁]
作者:
硨磲大爺
時間:
2016-12-15 01:43
標題:
中國「銹帶」面臨人才流失
缺乏工作機會正讓受過教育的千禧一代紛紛離開老工業重地中國東北,該地區是中國經濟表現最差的地區。
英國《金融時報》
中國東北正面臨人口危機,受過教育的千禧一代正離棄這個工業重地。該地區是中國經濟表現最差的地區。
上月,規劃官員透露,東北三省之一遼寧的經濟在今年頭9個月萎縮了2.2%——這是中國7年來出現的最大幅度的地區經濟萎縮。
國家發改委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表示,受教育勞動力的流失讓中央政府感到「擔心」。周建平說:「東北流失的100多萬人口中,高層的、管理層的或者生產線的骨幹力量佔了多數。」
對於較為年輕的勞動者而言,該地區對國家的極度依賴讓該地區的經濟放緩變得更糟糕。中國的大多數新增工作崗位都是私營公司創造的,但中國東北是國家支持的重工業企業和國有農場的所在地,這些企業和農場構成了中共傳統的支持基礎。在一些城市,政府或者國有企業的新工作崗位僅僅在較年老的員工離職時才會出現,這導致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員退休,為較年輕的親屬騰出空位的做法。
在上世紀90年代,東北三省的凈遷入人口達到36萬人,但從2000年到2010年,有200萬人遷出。
上世紀90年代,國有部門的破產促使數百萬中國人失業或者提前退休(該策略使失業率保持較低水平),儘管在此之後有關部門採取了幾輪「振興」東北的舉措,這個地區的問題依然存在。
過去20年,該地區經歷了短暫復興鋼鐵和煤炭工業的資源繁榮,以及現在正在消退的房地產泡沫。今天,東北是政府削減鋼鐵廠和煤礦產能計劃的核心,政府打算用新的基礎設施投資來抵消影響。
國務院上月宣布在東北設立一家新民營銀行的提案,以減少該地區對國家的依賴,鼓勵更活躍的民營企業活動。
遷移至中國金融中心上海的劉大魯(音譯)表示,他離開了家鄉大連,因為在那裡,沒有「關係」找工作很困難。「我百分之六七十的高中同學都離開了家鄉,並且沒有回去的打算。」
離開東北的年輕人可能留下年邁的父母,而能夠照顧這些老人的家庭成員很少。早年,許多中國人從山東和中國中部地區遷移至東北,在那裡的國營工業基地落戶。由於依賴國家僱主,極少有家庭違反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這一政策去年才完全放開,允許一個家庭生育兩個孩子。
中國201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東北地區的生育率已經降至0.75,過低的生育率不足以讓日漸老化的勞動人口得到補充。從2015年開始的中期人口普查的結果還未公布,但這一數值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