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臣名將】大將軍衛青的人生軌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9 0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呂 方 文史天地

  

  在人們印象之中,西漢時期的衛青是一位有些神秘色彩而又幸運的將軍。唐代大詩人王維詩云「衛青不敗由天幸」,正是這種看法的一個代表。然而,歷史上的衛青的確是由於命運之神分外眷顧而擁有成功人生的嗎?我們不妨一起走近這位在戰場上不可被戰勝的大將軍——衛青,探索他的人生上升軌跡帶給我們的啟迪。

  一、衛青的身世與生活的時代

  衛青是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父親叫鄭季,是一個小吏。鄭季曾經在平陽侯曹壽府中做事(曹壽的夫人是漢武帝的胞姐陽信公主,因嫁給平陽侯,也稱為平陽公主)。鄭季在平陽侯府中做事期間,與府中的奴婢衛媼私通,生下了衛青。衛媼還有3個女兒,後來做了漢武帝皇后的衛子夫即是衛媼的三女兒。除衛青之外,衛子夫還有兩個弟弟。

  衛青出生在平陽侯家,少年時去投奔了父親鄭季。然而,鄭季並沒有善待自己的孩子。衛青以一個私生子身份在鄭家過著奴隸般的生活。他被驅趕去放羊,鄭季其他幾個孩子完全沒有把他當兄弟對待。衛青的少年時代飽受屈辱與艱辛,他一直也沒有使用父姓,而隨母姓衛。後來,衛青離開了鄭家,回到了平陽侯府做了平陽公主的侍從騎奴。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衛青的姐姐被選入皇宮之後,衛青的際遇也開始有了重大轉機,衛青被任命為建章宮監、侍中。衛子夫被封為夫人之後,衛青做了大中大夫。(《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衛青生活的西漢前期是一個不平靜的時代。匈奴長期以來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稱雄於中國北方。匈奴的騎兵曾經進犯西漢王朝首都長安的鄰近地區,來自於匈奴的威脅已經影響到西漢王朝政權安危。匈奴對邊疆造成的軍事威脅,成為西漢王朝最為嚴重、困難的國防安全問題。

  在漢武帝之前,西漢王朝對匈奴大體採取的是被動防禦策略。匈奴人有著不同於中原農耕生活的特殊習性。他們沒有固定的耕地,衣服食物也就沒有固定的來源。他們居住地鄰近中原地區,養成了到中原劫掠的習慣。他們食肉飲酪,穿皮衣,沒有城市田宅可以居住,像飛鳥走獸一般生活在曠野之中,遇到水草肥美的地方就停留下來,草盡水竭之後便會遷徙。因而,轉徙變動是他們的天性。匈奴人在西漢的邊塞轉移放牧、行獵。他們經常出沒於燕(約今北京西南部)、代(郡治在今河北蔚縣)、上郡(郡治在今陝西榆林)、北地(今陝西、甘肅、寧夏一帶)、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等地區。他們窺探西漢防守虛實,在守備虛弱的地方侵入劫掠。中央王朝應對這樣的侵擾,有時因派兵量太少,不足以抵抗匈奴騎兵;多派人馬的時候,卻因路途遙遠,兵馬剛剛抵達,匈奴軍隊早已撤退。中央派兵屯聚不退,費用太大難以承受,軍隊一旦退回,匈奴便再次入侵。這種情況連年不斷,中原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都受到極大破壞,不得安寧。(《漢書·晁錯傳》)西漢初期採取了和親、互市、防禦等策略,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匈奴帶來的邊患問題。

  鑒於這樣嚴重的國防隱患,漢武帝在元光二年(前133年)下了一道詔書,要求群臣討論出兵抗擊匈奴的問題。討論之後,武帝決定採用大行(官名,掌接待賓客)王恢的主張:在馬邑誘擊匈奴軍。後來,馬邑伏擊戰終告失敗,西漢與匈奴和親苟安的局面也走到了盡頭,由此拉開了以軍事反擊匈奴的序幕。西漢王朝告別了被動防禦戰略,從此走向了軍事對抗匈奴的歷史歲月。

  二、「不敗」將軍的輝煌戰績與上升

  馬邑伏擊戰之後,漢匈關係進一步惡化。匈奴從上谷入侵,燒殺搶掠,邊境官民死傷慘重。在軍事上、經濟上都已有所準備的漢武帝正式開始了大規範反擊匈奴的戰爭。衛青也由此迎來人生的一個嶄新階段。

  

  ▲漢武帝畫像

  他第一次領兵作戰參與了關市之戰。元光五年(前130年,一說為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分兵四路出擊關市附近的匈奴軍。衛青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委以重任,從上谷(郡治在今北京延慶西南)出擊匈奴軍。另外三路: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大中大夫公孫敖為車騎將軍,出代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郡治在今山西左雲西)。這四路將軍每人各自率領1萬騎兵。然而他們進兵作戰戰果卻大相徑庭。這次戰役,衛青沒有辜負漢武帝的信任,從上谷出發,一路追擊匈奴兵至蘢城(也寫作「龍城」。匈奴祭祀天地祖宗之處,在今內蒙古正鑲白旗附近),斬殺敵人700餘人,得勝而還。其他三路,李廣是秦代名將李信之後,有與匈奴多次作戰的經驗。他自負才氣,從雁門出發后,領軍急進,遭遇匈奴主力部隊,漢軍幾乎全軍覆沒,他本人也被俘虜,後來逃歸。公孫敖從代郡出發,被匈奴兵大敗,損失了七千多人馬。公孫賀從雲中出擊,沒有戰功而退軍。(《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在此次戰役的四位將軍中,只有衛青是第一次領軍與匈奴作戰。衛青雖是小勝,然而對比其他將領的慘敗或者無功而返的戰績,他的戰功顯然最大。不僅如此,衛青第一次出兵遠征即攻佔並燒毀了匈奴的龍城,意義非凡。根據匈奴禮俗制度,龍城是匈奴歷來祭祀天地、鬼神和先祖的聖地,也是維繫匈奴人信仰的所在。(《史記·匈奴列傳》,《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應劭)衛青燒掉龍城,等於搗毀了敵人的精神和信念。在軍事上,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從此被破除了,極大鼓舞了漢軍的士氣。衛青在關市之戰後被封為關內侯。

  元朔元年(前128年),衛青受命領軍3萬出雁門,斬殺匈奴數千人。西漢取得了軍事反擊匈奴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勝利。雁門之戰勝利之後,衛青逐漸成為抗擊匈奴的主將。

  

  這些戰爭的勝利,並沒有遏制匈奴的入侵。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侵入上谷、漁陽(郡治在今北京密雲西南),殺害遼西太守,殺掠吏民2千多人,並打敗了韓安國將軍的部隊。漢武帝命令李息率軍從代郡出發,討伐匈奴。衛青受命從雲中郡向西直奔高闕(今內蒙古烏拉特后旗東南)。隨後,衛青沿黃河西下隴西,俘獲敵軍幾千人,牲畜幾十萬頭。匈奴白羊王、樓煩王戰敗逃走。此戰收復了自秦亡淪陷於匈奴70多年的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一帶)。西漢在河南地設置朔方郡,並募移民10萬人充實朔方,建立了穩固的西北邊防體系。河南地的收復基本解除了匈奴對西漢都城長安的威脅。收復河南地之戰,甚至可以看作「漢武帝向匈奴發動一系列戰略進攻的奠基之戰」,「使漢軍有了一個可東可西,出擊匈奴的重要基地」(顏吾芟著《中國秦漢軍事史》)。衛青因收復河南地之戰而被封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

  收復河南地之戰後,匈奴人並不甘心失敗。從元朔三年(前126年)起,匈奴軍大規模入侵代郡、定襄(郡治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上郡(郡治在今陝西榆林南),殺害虜去漢朝幾千人。元朔五年(前124年),衛青被任命為車騎將軍率領騎兵3萬人,從高闕出發。同時出發的還有:游擊將軍蘇建,強弩將軍李沮,騎將軍公孫賀,輕車將軍李蔡,他們都由衛青統一指揮,從朔方出發。衛青率大軍出塞六七百里,趁夜突襲包圍了右賢王部,大獲全勝,斬獲輝煌。這次戰役后,漢武帝派使者正式授予衛青大將軍印信,各路將領及部隊都統一歸屬大將軍指揮。由此,衛青逐漸成為西漢軍隊的最高領導者。

  衛青擊敗右賢王之後,匈奴單于本部騎兵入侵代郡,殺害都尉朱英。衛青再次出兵,意圖殲滅匈奴單于本部軍隊。元朔六年(前123年),大將軍衛青兩次從定襄出兵,他率領的屬下部隊有中將軍公孫敖,左將軍公孫賀,前將軍趙信,右將軍蘇建,后將軍李廣,強弩將軍李沮。大軍第一次出兵,斬殺匈奴數千人而還。大軍第二次出定襄進攻匈奴,斬殺俘虜匈奴1萬多人。(《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戰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殲滅了右賢王部,打擊了單于本部,迫使單于本部撤離漠南地區,遠遷漠北。但是這次戰役也有不小的損失,右將軍蘇建、前將軍趙信的部隊3千多人,遭遇單于主力,苦戰不支,幾乎全軍覆沒。這次戰役中,衛青的外甥霍去病脫穎而出,他首次參加對匈奴作戰,英勇果決,率領800敢死隊離開大軍幾百里襲擊匈奴,斬獲甚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這次漠南戰役,衛青屬下損失兩位將軍,趙信投降匈奴,蘇建所屬部隊全軍覆沒,獨自逃回。這次戰役后,大將軍衛青沒有得到加封。

  

  ▲河西之戰示意圖

  在接下來的河西戰役中,霍去病被委任為驃騎將軍,率領1萬騎兵從隴西出發,攻打河西的匈奴軍。霍去病大軍深入匈奴腹地,越過居延海直達祁連山,打敗了匈奴渾邪王與休屠王,斬獲眾多。他還成功受降渾邪王部,平定了匈奴降軍內部叛亂。河西之戰勝利之後,西漢王朝在河西設置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控制了通往西域的咽喉。

  河西戰役雖然獲勝,但匈奴主力仍然不斷侵擾右北平(郡治在今河北平泉北)、定襄等地。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天,漢武帝命令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領5萬騎兵,深入漠北,進攻匈奴主力。衛青率軍從定襄出發,直攻匈奴單于。匈奴單于將糧草輜重北移,把精銳部隊集結在漠北,以逸待勞,對陣漢軍。衛青見匈奴已有準備,便以武鋼車陣作為營壘,派出5千騎兵去衝擊匈奴軍陣,匈奴也以1萬騎兵迎戰。當時,兩軍激戰到黃昏,大風裹挾著沙石打在人的臉上,雙方軍隊都看不清對方,衛青乘勢派軍從左右兩翼包圍單于。單于無力抵擋,見衛青兵力眾多、強勁,久戰對匈奴極為不利。在接近天黑的時候,單于帶領幾百精壯騎兵衝破漢軍的包圍,向西北方向逃走了。天黑之後,衛青派輕騎連夜追趕單于,自己帶軍緊隨其後。匈奴兵紛紛四散逃走。到了黎明時分,追趕2百多里,沒有追到單于,斬殺俘虜大概一萬多人。這時,衛青部隊到達窴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端)下的趙信城,繳獲匈奴囤積的糧草,補給了軍隊,焚燒剩餘糧草而還(《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此戰衛青一共斬殺俘虜敵人1萬9千人。此戰之後衛青與霍去病同時被任命為大司馬。

  三、大將軍家族的衰落與歷史啟迪

  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將軍衛青病逝,謚號為烈侯。在上古文獻中「烈」是光明、顯赫,有宏偉、浩大之意。以此表彰了衛青軍功卓越、不平凡的人生之旅。《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特意提到衛青去世之後,西漢王朝「竟不復擊匈奴者」。這裡固然有漢朝缺乏馬匹,以及受到其他地區戰爭的壓力,使得西漢無暇顧及對匈奴的軍事活動。然而,衛青的去世與西漢王朝對匈奴軍事活動的巨大變動,不可能只是一個巧合。這一現象從側面說明,衛青對西漢國防以及軍事活動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衛青對衛氏家族,乃至太子(衛青的外甥)的命運都有著重大影響。衛青走過了一條上升、圓滿的人生軌跡,然而,他的後代卻沒有能繼承他的功業,也沒有能繼續他的輝煌人生經歷。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述,衛青有三個兒子:衛伉,衛不疑和衛登。衛青在漠南打敗右賢王之後,漢武帝為表示對衛青的特殊嘉獎,冊封了這三個尚為孩童或在襁褓之中的幼子。衛伉被封為宜春侯,衛不疑被封為陰安侯,衛登被封為發乾侯。最早,衛伉犯法而丟掉了宜春侯爵位,因衛青娶了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衛青去世,衛伉才能繼承衛青的封國,繼續做了長平侯。6年之後,衛伉犯法而失去了這個爵位。衛不疑和衛登都因交供宗廟祭祀用的金子不合格,丟了爵位。衛青的後代雖然生來富貴,但由於沒有建立功業,從而沒有能力保持高貴的社會地位。

  《資治通鑒》卷二二記述了漢武帝與衛青、太子之間的故事。當初,漢武帝在29歲時才生了太子,這是武帝第一個兒子,自然非常喜愛。隨著太子一天天長大,武帝觀察到太子個性仁慈寬厚、謙和,似乎沒有自己那樣精明強幹,因此感覺有些遺憾和失望。後來,武帝的其他幾位夫人陸續為他生劉閎、劉旦、劉胥和劉髆幾個皇子。皇后和太子覺察武帝對他們母子的逐漸疏遠,開始常常陷入惶恐不安之中。武帝知道后,讓衛青向皇后、太子轉達:我朝很多大事都還處於草創之中,周邊外族對我們侵略不斷,朕不得不對內厲行改革,對外大力征伐;否則後代子孫治理政務沒有法度可以遵循,國家也沒有真正的太平局面。因此,朕在位期間百姓十分勞苦,但是,後代子孫繼續像朕這樣做,就等於重蹈了亡秦的覆轍。太子性格沉穩仁厚,這正是守成之君所必須具備的品格,保持國家的穩定與安寧沒有人能勝過太子了!聽說皇后和太子有不安之意,請你把朕的意思轉告給他們。武帝特意請衛青做中間人,顯然是有深意的。與其說,他這些話是在安慰皇后、太子,不如說,他主要是為安慰自己這位戰無不勝的大將軍。這位在戰場上敵人不可戰勝的大將軍,是西漢以強盛帝國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的重要因素。以武帝的雄才大略面對仁弱的太子自然是不滿意的,他在安慰太子的同時,似乎也在安慰、說服自己,也許有衛青的輔佐與支持,太子可以擔負得起自己身後的這大片錦繡河山的安寧與穩定。然而,天不假年,威名赫赫的大將軍在五十歲左右就逝世了。在衛青去世之後,朝中的奸佞大臣看到太子失去了這個堅強的後盾,開始肆無忌憚地陷害太子了。武帝外出巡遊的時候,就將日常政務託付給太子處理。武帝用法嚴厲,喜歡任用酷吏。太子待人寬厚,常常將那些處罰過重的事從輕發落,他的做法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然而那些酷吏卻因此非常不滿,他們認為太子不能理解、遵循武帝的執政原則,也擔心武帝過世后自己的日子不好過。於是,他們利用武帝與太子在執政理念上的分歧、感情上的隔閡,開始在武帝面前不斷地詆毀太子。武帝年老多病,一個叫江充的人聲稱,武帝的病是因為有人用巫術詛咒而導致的。他得到武帝的任命,追查巫蠱一案,直至搜查到皇后、太子的住處。太子被迫起兵自衛,後來兵敗自殺。太子被陷害和自殺都發生在衛青去世之後。衛青在世的時候,連漢武帝都主動維護太子以安定大將軍之心,其他人更不敢構陷衛家和太子。衛青封侯之後,衛氏家族開始興起,衛家有5人封侯。然而僅僅維持了24年,5個侯爵被剝奪,衛氏家族再也沒有封侯的了。到了征和年間,太子兵敗自殺,衛氏家族也基本覆滅了。  

  衛青在社會流動中的上升因何而來?其實是建立在兩個條件基礎之上:個人的軍事才幹、社會提供的機會和舞台。他的後代空有貴族的身份背景,因沒有才能,也就很快失去了上層的地位,而迅速下降了。衛青的領軍之才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然而,時代的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加重要。衛青生活在一個「畤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漢書·武帝紀》)的社會環境中,他作為社會主體人的活力、戰鬥力,實際上反映了社會有機體的生命力和發展力。那個時代以「興造功業」、「後世莫及」(《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的創造力,應對了外族入侵的挑戰,又以蒸蒸日上的活力創造出更多的向上流動機會。因此,衛青轟轟烈烈的人生上升歷程也成為那個時代的定格畫面。

  版權所有:文史天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4 1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