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人類航天史上這十大趣聞,你都看過嗎? [列印本頁]

作者: 新鮮人    時間: 2016-11-7 00:28
標題: 人類航天史上這十大趣聞,你都看過嗎?
11-06 13:02  分類 : 科技教育 一隻熱血的電氣汪

  1

  在所有的航天報道中你肯定見不到光著腳的宇航員:因為人的腳長期適應了走路的環境,腳底部的皮膚堅硬有大量角質和死皮。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中人的腳沒有任何壓力,死皮和角質便會大量自動脫落漂浮在空中。所以所有的宇航員必須保證一直穿著襪子,但他們大概10天才換一次,一是因為空中環境太幹淨,二是腳沒有運動也不會出汗。航天員Don Petitt曾經在太空中連續工作了300多天,下來的時候告訴大家,自己的腳蛻皮之後猶如新生嬰兒一般鮮嫩。。。

  2

  登月回來後,宇航員都要被密封關起來嚴格檢測,比監獄還要嚴格。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首次達到月球的人類),回來之後,尼克鬆總統是這樣會見他們的。

  3

  在太空中不要隨便哭,因為淚水不會掉下來。它們會和氣泡形成大泡泡,即便你用眼睛擠也會粘在眼睛上。曾經有一位出艙工作的宇航員Luca Parmitano,太空服出了問題,漏水。其實漏水並不多,但因為失重,他差點被淹死在工作服裏。同理,愛哭的尿包們小心啊,出艙時感動的哭了小心別被自己眼淚淹死。

       4

  還是阿波羅11號,這三個宇航員當時並沒有意外身亡保險。但他們想了另外一個辦法:三個人各種合影照片瘋狂簽字,留給家裏人和好朋友。萬一他們登月失敗犧牲了,家裏人可以把部分照片拍賣,相當於變相的保險了。看看這字簽的多認真。同時也向航天偉人們致敬。

        5

  Jack Swigert,阿波羅13號登月艙的駕駛員,真是個無比淡定的人。在馬上發射之前,地麵指揮中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麼?Jack想了想,:「我擦,最近太忙忘了報稅了(美國需要個人報稅交稅),你們能問問稅務局幫我報稅不?」。全場無語了,也讓極其緊張的氣氛緩和很多。後來他的這部分個人所得稅被NASA全部用來購買火箭燃料了。。。不過這哥們確實傳奇爆了,也不知道是13號真是倒黴數字還是為啥,在他開玩笑兩天後阿波羅13號在距離地球30萬公裏快接近月球的地方發生了氧氣罐爆炸,跟地麵溝通後,這哥仨非常牛逼地躲進狹小的登月艙維持生命。仨人緊張地吃著火鍋唱著歌,最終竟然安全返回地球,這是人類航天史上奇跡中的奇跡啊!致敬!

      6

  國際空間站是美國和俄羅斯合資的,剛開始大家都很友好,廁所和浴室公用。後來美國人不再允許俄羅斯宇航員用了:「這幫人,也不知道天天吃了啥,臭還不說,還TM堵廁所」。直到現在也是如此,兩家的生活區是分開的。據說俄羅斯人的確吃的海魚、醃肉啥的重口味比較多。

       7

  大型的航天器中空氣流通沒有你想象中的好,睡覺的時候必須開著風扇,要不然沒有重力沒有空氣流動,時間一長你身邊的二氧化碳氣團就會讓你窒息了。。。

       8

  美國的宇航員叫做astronaut,蘇聯/俄羅斯的宇航員叫做cosmonaut,都是源於希臘語,naunt的意思是sailor,船員/海員的意思。astro的意思是星星,所以美國的宇航員本意大概是星際旅行的船員。蘇聯人不幹了,用了cosmo,在希臘語的意思是宇宙,所以是宇宙旅行的船員,在名字上確實贏了美國。。。 事實上,二者基本互通,主要還是那個年代意識形態鬥爭,必須從名字上都割裂開來。中國比較牛,給他們都翻譯成宇航員,然後給自己的起名叫航天員,但英文依然是astronaut。

        9

  這位老先生叫做John Glenn(約翰格倫),本來也是美國最早的7名宇航員之一,1998年又跟著發現號航天飛機第二次上天,那個時候他已經77歲高齡了。還堅持上去,一方麵為航天醫學研究太空環境對老年人影響提供最好的案例,另一方麵又順便修了修哈勃望遠鏡。真是偉大啊,致敬,老爺子今年95歲高齡了,不知道跟兩次航天探險經曆是否有關係。

     10

  去了太空基本人都要"長高"幾公分。事實上是微重力情況下骨架展開,沒有重力壓迫骨頭伸長尤其是腰椎展開。待在國際空間站上比較久的甚至有了5厘米左右差距。回到地麵雖然會返回很多,但基本也要稍高一些,這才是長高的正確方法啊。

  

  真受不了自己的強迫症,必須列出十條十個圖才開心。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