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啟示錄》分享第1章
[列印本頁]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6-11-3 06:20
標題:
《啟示錄》分享第1章
啟示錄分享(二)
第1章
(1)1-3節 這卷書是如何和為何寫下的
1節
· 怎樣理解呢「必要快成的事」呢?在先知的心中,結局不想我們常人感覺的來得這樣長,而是「迫在眉睫的。(饒柏·孟恩思,112)
· 指出寫信人約翰
· 曉諭,原文有以象徵的方式來表述的意思,所以對未來的事是用象徵性的語言,而不是字面性語言。(饒柏·孟恩思,113)
2節
· 看見:是約翰把自己真實的看見的東西,寫出來。
3節
· 「預言」,就是神所預定將來要發生的事。
· 書中預言包含的教訓,遵行的人是有福的。不僅是讓人知道未來的事,還是要在生活上遵行神的教導。預言著重的就是倫理道德的義務。讀啟示錄的態度不是讀《易經》之類的書,要尋找「天機」,逢凶化吉,或自顯高明;乃是按神的心意,過一個榮神益人,聖潔公義的有信望愛的生活。
(2)4-8節 問候和頌讚
4節
· 神是永有的,啟示了天父永恆超越的屬性
· 七靈(也見3:1,4:5,5:6): 在天父后又啟示了聖靈。「七重之靈」的聖靈觀(賽11:2,3)。「七」有完滿之意。
5節
· 又啟示了聖子。祂見證祂所看見的事和真理(約3:32-33;18:37)
· 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這個世界雖然伏在撒旦的權勢下,但耶穌基督才是真正的掌權者。和許多天啟文學對世界的完全悲觀有差異。
· 5b-6第一個頌讚(其它見4:11,5:9,12-13,7:10等)!單單對基督發出的,表明基督的救贖之恩是這末世歷史的核心。
· 脫離,是「釋放」的意思,耶穌基督為救贖信徒而附上了贖價(5:9)。何等寶貴的救恩,得贖的神的兒女心中怎能不珍貴它呢?
6節
· 祭司觀(彼前2:9, 2:5),有獻靈祭之意,這裡有服侍serving主的意思。
· 但願,頌讚!
7節
· 耶穌再來時,所有人都能看到。而且萬族不信的人都要因他哀苦。因為他要來審判了!耶穌再來的圖像活生生顯現出來,約翰看到了!(該節結合了但7:13和亞12:10,應驗了約19:37)
· 隨著主的審判而來的懊悔和自責(16:9,11,21),不信之人的光景和結局就是最後審判后無盡的懊悔和自責(包括我們親朋好友中不信之人)!神的兒女想到這幅圖畫,怎樣心中激蕩著主的愛,來傳揚福音呢?
8節
· 又重複4節,強調神超越時間,當然也就超越歷史。全能者,又強調神無所不能的屬性。目的是強調神掌管歷史,鼓勵那些當時和將來為主受苦的信徒。
(3)9-20節 第一個的異象和寫作的命令
9節
· 因信耶穌,患難ˎ 國度和忍耐同時存在的,受信者也同樣有患難。他們是信仰的共同的命運,戰場上的戰友感情極深,弟兄姊妹彼此的感情更深。
· 約翰被流放及原因,寫信地點。
· 拔摩,愛琴海的一個小而多岩石的島嶼(長約10英,寬約5英),它位於米利都西南約40英里,在以弗所與羅馬的海上通道之間,可能是羅馬政府放置違法者的地方。
10節
· 我被聖靈感動:「是指屬靈高昂的狀態,最好形容為一種出神的狀態。」 (饒柏·孟恩思,132)。這是聖靈的工作,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結果。沒有聖靈的工作,人就僅憑理想,或個人的喜好來讀經,結果是不能理解神的話語,心意,異象,不造就生命,不帶來合一的靈。
· 什麼是「主日」?這是基督教文獻第一次以主日來稱呼一周的第一天,用來慶祝主的復活。(饒柏·孟恩思,133)
· 誰說?應該是基督在說(1:15,17-19)
11節
· 指出受信人。
· 「七」代表完正,既是寫給這七間教會的,也是寫給普世教會的,因為這七間教會的優點和缺點,也是在整個教會歷史中個別教會所具有的。
12節
· 七個金燈台代表什麼呢?見1:20(參見:出25:31-37;亞4:2;王上7:49)
· 教會的目的就是要在黑暗的世界中發出神的光明來(太5:14-16)
13節
· 這樣的穿著表示耶穌大祭師的身份(出28:4,29:5),與他的先知身份(1:1)和君王身份(1:5)相聯繫。
14節
· 白色(也見:但7:9),可能有智慧和尊嚴的意思(利19:32;箴16:31)
· 火焰(也見:但10:6;啟2:18,19:2),可能有基督的洞察一切,掌管一切的意思。(饒柏·孟恩思,137)
15節
· 像在爐中精鍊過的發光的銅(新譯本)
· 好像銅的腳:光明,力量,穩固。
· 眾水(也見:結43:2),使我們想起尼加拉瓜大瀑布的巨響的水的力量。
· 主不僅愛我們,而且有力量保護我們;不僅要審判惡人,而且有力量審判他們。
16節
· 七星的解釋:1:20。
· 利劍是用於審判的(2:16,19:15,21),啟示錄中的耶穌更多以審判的神的身份出現。因為末日就是審判的日子。這符合啟示錄寫作的重點。
· 烈日的光,可畏的能力(10:1:太13:43)光明,聖潔,能力。
17節
· 看到主的光芒,聖潔,公義,帶有審判世界的超然形象出現的自然反應,比當年在耶穌登山變相時看到主還可懼怕(太17:6)。
· 主的反應,安定約翰的懼怕,安慰他。然後經文第三次出現最先和末后的內容,再次確定神是歷史的掌管者,具有超越無比的主權;這是對為主受逼迫的老約翰,七個教會和古今未來一切信徒的最大的安慰。
18節
· 主道成的肉身死過,復活的生命要到永永遠遠。表明基督一次在十字架的救贖功效已經完成了,再來就是審判了。
· 拿鑰匙,主完全掌握死亡和陰間的權柄,祂有能力在最後的審判中將撒但邪靈不信之人投入火湖地獄。
19節
· 主吩咐約翰寫下所看見的。有現在發生的,還有將來發生的直至最後審判的事。
20節
· 使者,是教會的天使,而這個天使表示「教會靈性整體的象徵」。(莫理斯,55)
第1章主要內容:啟示錄寫作的背景和主對約翰寫作的吩咐。
一點應用的思想:今天的世界,全球化帶來不分東西南北的更大的貧富懸殊,兩級分化,制度固化;各強權手拿毀滅世界的武器,蠢蠢欲動,世界毫無太平;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後患難以估計,且人們已失去做好大地管家的赤子之心;神的話語被輕視,世俗化惡浪滔天;新移民來到北美原想過安寧的生活,結果面對性解放ˎ 同性戀ˎ 大麻合法化ˎ 政治人物無信用和無道德底線,對我們後代的影響不知幾大;基督徒被逼迫和施壓,包括硬軟兩方面常常發生;此種種狀態,人心怎能真正平靜安穩呢?我們信徒其實有時也有擔憂,甚至無助感。但聖父聖子聖靈的獨一真神,是歷史的主宰,祂在歷史中掌權,在歷史中也看出祂的奇妙作為,福音傳到亞非,信主的人越來越多,神的話語到達未識之民,越來越廣,也有許許多多的人願意追求公義和聖潔。我們作為神的兒女,要領會體察神的大能和在歷史中的作為,更是對天上之城充滿信心和盼望;我們也要學習約翰那樣為主作見證;在靈性道德上追求更符合主的心意,可以懷著無愧的良心,信心和盼望,迎接主再來的審判,和新天新地的樂園之中。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