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64年毛澤東因這事 一定要跟蘇聯算領土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0-26 2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總斑竹 於 2016-10-27 23:39 編輯

  



  臨近1964年7月,中蘇邊界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但此後急轉直下。一個重要原因是,蘇方拒絕同意中方關於承認19世紀沙皇俄國與中國簽署的所有邊界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此時,陷入困境的毛澤東採用了一種外交策略:主動使局勢尖銳化,使當事一方失去鎮靜,迫使其緊張起來,然後,再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結果引起蘇方強烈反彈,雙方關係陷入僵局。

  外交部最新公布的解密檔案中,一份題為《毛主席關於蘇聯划別國領土太多的談話》揭開了這段塵封的歷史

  1964年上半年,從東交民巷40號中蘇邊界談判會場,不時傳出一些緩和的信號。朱瑞真感覺到,在過去幾年趨於緊張的中蘇邊界問題,或將迎來一個美好的結局。

  朱瑞真時任中央辦公廳翻譯組俄語翻譯。到了六七月份,談判的氣氛正在變得越來越輕鬆。7月1日,中方代表團副團長、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司長余湛向蘇方提出建議,先到北戴河療養地休息一兩周,邊界問題回頭再議。

  雙方沉浸在輕鬆的氣氛里,這時,毛澤東發表了一個講話,使得這場談判的調子急轉直下。談話發表時,中蘇代表團的很多成員還盡情徜徉在北戴河的溫泉里。

  2008年11月,外交部開放了第三批1961年到1965年的解密檔案。毛澤東的這份講話,正在解密之列。  

  

  談判「觸礁」

  講話的主要內容,是有關蘇聯佔領其他國家領土的問題。這份編號為「外發(64)午760號」的檔案顯示,7月10日,毛主席在接見日本社會黨人時,有一日本代表提出,日本的千島群島被蘇聯佔領,日方要求歸還,想知道毛主席對此問題的看法。毛澤東發表了一席講話,被很多人稱為「要跟蘇聯算領土賬」。

  檔案是1964年7月28日外交部發給各駐外使館、代辦處的一份外交通報。在檔案中,「主席說:蘇聯占的地方太多了。在雅爾塔會議上就讓外蒙古名義上獨立,名義上從中國劃出去,實際上就是受蘇聯控制。外蒙古的領土,比你們千島的面積要大得多。我們曾經提過把外蒙古歸還中國是不是可以,他們說不可以……有人說,他們還要把中國的新疆、黑龍江劃過去。他們在邊境增加了兵力。我的意見就是都不要划。蘇聯領土已經夠大了。有兩千多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兩億。你們日本人口有一億,可是面積只有三十七萬平方公里。一百多年以前,把貝加爾湖以東,包括伯力、海參崴、勘察加半島都劃過去了。那個賬是算不清的。我們還沒有跟他們算這個賬。所以你們那個千島群島,對我來說,是不成問題的,應當還給你們的。」

  這話傳到蘇方代表團耳朵里,已經是3天之後的事了。7月13日,日本的3家主流報紙對毛澤東的講話在顯著的位置刊登,隨後迅速在全世界傳開。  

  

  澤里亞諾夫上將感覺不可思議。作為蘇方代表團團長,5月初,他曾專門飛返莫斯科,向赫魯曉夫闡述蘇方代表團的意見,並獲得首肯。這個意見是:必須在根據條約劃定邊界和解決邊界全線問題上迎合中國。

  這已經是蘇方作出的很大讓步。根據沈志華主編的《中蘇關係史綱》的記述,會談剛剛開始時,蘇方並不認為這是一場解決邊界全線問題的談判,只是就中蘇邊界的「某些地段」因「勘界已經過去多年,地形難免有些變化」,需要進行磋商。於是,在2月25日會談開始時,中蘇雙方的對外宣傳口徑就出現了戲劇性的差異:中方宣布:關於「邊界問題」的談判開始了。蘇方則宣布:關於「某些地段」的磋商開始了。

  蘇方一開始也不認可中方提出的以條約線作為劃界唯一基礎的提法。他們提出了一個「三條線」論,除了條約線外,還有實際控制線和歷史形成線。對蘇方來說,這兩條線都大大越過了條約線。

  來北京之前,赫魯曉夫對澤里亞諾夫耳提面命,讓其避免陷入意識形態論戰的泥潭。為此甚至不惜在上述兩個問題上作出一些讓步。

  在此之前,中蘇已經在意識形態領域混戰了三四年,兩國之間的關係也在兩黨的相互攻訐中漸行漸遠。

  蘇方的這一態度,也得到了中方的積極回應。於是,這場談判開始走出意識形態論戰的溝壑,很快就東段邊界的絕大部分走向達成了一致。據《中蘇關係史綱》記載,雙方同意在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的地段,以兩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為界。中國一側的400多個爭議島嶼,以及約600平方公里的爭議水面劃歸中國。珍寶島等島嶼均歸屬中國。

  雙方代表團都沉浸在一種就要水到渠成的輕鬆氣氛中。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足以導致人仰船翻的「暗礁」,就是不平等條約問題。  

  

  赫魯曉夫確實蹦了起來。9月15日,赫魯曉夫也藉助會見日本代表團的機會,對此事作出了回應。他說:中國各個朝代的帝王,是不遜色於俄國沙皇的掠奪者。赫魯曉夫聲稱:如果誰把戰爭強加於我們的話,那麼,我們將會全力以赴地與其戰鬥。我們擁有足夠有力的、可以說是無可限量的戰爭武器。

  此前的9月2日,蘇聯《真理報》轉載了毛澤東與日本社會黨人士會談的內容,同時配髮長篇編輯部文章。文章說:毛澤東與日本議員的會談,暴露了中國領導人迄今為止仍然在低聲談論的那個目的,在謀求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佔據特殊的思想地位的企圖背後,隱藏著擴張主義的意向。文章警告:「任何試圖重新劃分世界地圖的做法,」都將會導致「最危險的後果」。

  莫斯科的強硬姿態反過來又刺激了毛澤東。據《中蘇關係史綱》記載,他在此後多次會見外賓時詢問:「赫魯曉夫會不會打我們?」「派兵佔領新疆、黑龍江,甚至內蒙古。有可能沒有可能?」他明確表示,「我們要準備。」當年9到11月,總參戰役勘察組對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重要地段進行戰役勘察時,特別勘察了當年蘇軍實施遠東戰役時的進攻路線。與此同時,中國對中蘇西段邊界的防衛工作也有所加強。

  對毛澤東的這一講話,還有另外一種解讀。李丹慧認為,毛澤東可能對邊界談判後來轉入降低政治鬥爭調門、解決具體問題的方針不滿,認為在原則問題上,劉少奇、周恩來等人有再度與蘇聯修正主義進行調和的傾向。由此採用這種方式,在刺激赫魯曉夫的同時,也觸動一下中央領導層中有這種妥協情緒的人。  

  

  在當年幾次與外賓的談話中,毛都流露出對國內修正主義的焦慮。據邸延生所著《歷史的真知——「文革」前夜的毛澤東》一書記載,4月10日,毛澤東在武漢接見日本共產黨代表團田裡見一行時說:「中央各部,每個部都不是太平的。每個部都可以一分為二。地方上也不是太平的。我們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就有十幾個人是修正主義者。」

  此前的2月29日,毛澤東在會見金日成時,也提到對修正主義的擔心:「我擔心,我死以後,中國會出現資本主義復辟。」

  有人據此分析,當蘇方不承認這些條約為不平等條約后,毛澤東認為可暫不與蘇聯達成協議,維持中蘇邊界一定程度的緊張度,從而調動國內一切因素,投入到他醞釀中的那場反對修正主義的運動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