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銀行違規不完全警示錄:半年365份處罰決定
[列印本頁]
作者:
redapple123
時間:
2016-1-15 12:06
標題:
銀行違規不完全警示錄:半年365份處罰決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2015年下半年起,湖北、寧波、深圳、上海、天津、江蘇、福建、浙江、遼寧、湖南、大連、海南、甘肅、山西、雲南、青海等29個地區的銀監局及部分銀監分局公布了365份處罰決定書,涉及上百家銀行,被罰款或者沒收的金額近1.4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為此梳理了銀監系統的部分公示,共365份銀行經營違規的處罰樣本,為社會及金融機構呈現法律法規的「紅線」所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2015年下半年起,湖北、寧波、深圳、上海、天津、江蘇、福建、浙江、遼寧、湖南、大連、海南、甘肅、山西、雲南、青海等29個地區的銀監局及部分銀監分局公布了365份處罰決定書,涉及上百家銀行,被罰款或者沒收的金額近1.4億元。
實際上,在金融反腐的背景下,銀行機構早就在2014年底前就展開了一輪頗具氣勢的自查。對已出現違規經營和違法犯罪問題的問責與整改情況和潛在違規經營和違法犯罪問題兩方面。
業務上,主要集中在違規經營和違法犯罪高發的信貸業務、存款業務、票據業務、同業業務、理財業務、財務管理等領域,是否存在新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
2015年,銀監會對原有《行政處罰辦法》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辦法於2015年9月9日起正式實施。新的辦法突出的一大特點是提高了透明度,明確建立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制度。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便表示,不能以內部通報替代公開披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雖然各銀監局對銀行業的處罰並未完全公布,而且,有的銀行公布較為簡略,但通過這365份「樣本」,也可對銀行業近年來哪些容易觸碰到得法律法規紅線管窺一二。
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銀監系統陸續公開的處罰決定來看,被處罰的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另外還有兩家財務公司和三家政策性銀行均有被罰記錄。兩家被罰的財務公司分別是東風汽車財務公司和天津渤海集團財務公司。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被處罰最多的還是罰款。
此外,這365份處罰決定中,涉及銀行業經營的方方面面,有的處罰決定同時查處一家銀行業分之機構的多個違法行為。
這些違法行為主要集中在貸款、票據和收費等方面。其中,票據業務違規約佔三分之一,主要是因為票據業務貿易背景不真實。而在涉及銀行貸款違規的紅線觸碰點,包括貸款審核不審慎,違規發放關係貸款,以貸轉存虛增存貸規模等。此外,銀行貸款出現貸后資金監測不力,導致貸款被挪用或者信貸資金流向股市、房市等也很常見。
個別銀行甚至還向監管部門提供虛假報表。比如,一銀行某集團客戶貸款餘額超過其資本凈額的15%,達到37.68%。但貸款情況在銀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情況表」中未反映,還有兩筆涉及重點監測名單內的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貸款也未上報當地銀監局。
當然,商業銀行的經營形態取決於經濟大勢,經營風險累積於「天災人禍」。隨著銀監系統此類信息披露的日漸推進,在這些通報中,對於各行的經營,應該提供更多的警示與借鑒。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