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氫彈試驗」有可能導致半島緊張的激化,使局勢變得更加危險。 美國B52轟炸機已經來半島示威,媒體在議論美核航母等更多戰略資產接下來的部署。此外美韓日推動對朝更為嚴厲的制裁不可避免,美國拿出了一副「動真格」的架勢,它不像是在做做樣子。 中國看來不會支持安理會通過把朝鮮政權「往死里整」的制裁決議,但中國應會同意進一步阻斷核材料進入朝鮮的措施。推動半島去核,同時要防止半島在中國家門口開打,這些都是中國的重大利益。 然而中國手裡不掌握解決朝核問題的鑰匙,我們呼籲各方冷靜未必會起作用,因而中國還是要對半島的「最壞情況」有所準備。 需要指出,半島在兩種情況下可能發生戰爭。一是朝鮮在核武小型化上獲得突破,洲際 導彈技術也有重大進展,形成遠距離打擊美國目標的能力。在那種情況眼看要到來之前,美國有可能對朝實施「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摧毀後者的核能力。因此平 壤千萬不要以為,它的核技術越接近完善,國家就越安全。 第二種情況是,美日韓帶動的國際制裁不僅發揮了作用,而且近乎讓朝鮮窒息,實質威脅到朝鮮體制的生存。平壤決不會束手待斃,它的反抗一定會發生,這是國際政治的基本規律。朝鮮的反抗將會導致半島局勢失控,並最終使戰爭逆著各方的願望成為現實。 一旦半島戰亂成真,各方都會蒙受損失。它們受損的嚴重程度將會是以下順序:朝鮮、韓國、中國、美國。日本和俄羅斯將在前四國之後。 所以莫斯科在朝核問題上相對超脫,日本叫得很兇,但它塞進來的全是「私貨」,它想藉機解決「被綁架日本人」問題,更想借半島之亂增加日本發展軍力的借口。 美國在半島有駐軍,是韓國的「大哥」,但它在半島的軍事部署除了壓制朝鮮,也有「給中國看」的戰略深意。美一直試圖向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一旦得手,美同時增加了威懾中國的一個籌碼。美國的彈弓一方面瞄著朝鮮,一方面它把中國囊括在射程之內。 中國反對美國向半島開展新一輪的戰略性軍事部署,這種反對肯定不是「說說而已」。中美這方面的博弈一直半公開、半隱蔽進行著。 如果半島局勢走向坍塌,朝韓首當其衝,一個也跑不了。那種局面對兩國都將是很難承受的,是它們當下執政集團以及大多數百姓都極不願看到的。兩國的領導人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或「理想」,都沒有權力讓他們的人民經歷那樣的災難。 朝鮮不可以為它真的能夠把大國玩弄於股掌之間,它成最終的唯一贏家。它不應這樣逗自己,逼自己。韓國則不可以為抱住美國大腿,配合美國的一切,它就真安全了。美國在半島玩的是大戰略,韓國終究是個棋子,它不能太自信了。 美國不能忘記,東北亞除了它的力量存在,還「大國林立」。鑒於歷史教訓,它也要有「悠著點」的意識。 朝核危機如今已是惡性循環圈,朝美按說都不想走向攤牌,都有轉到被動位置的時候,但又都有主動發難,以極端行動威逼他方的時候。然而政治學告訴我們,不是什麼結果都能夠威逼出來的。那麼都好好想想吧,有誰真準備好為實現目標而「不惜任何代價」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