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人心向善遍法界 凈土佛道在人間(下)
[列印本頁]
作者:
有緣人白雲
時間:
2016-1-11 19:22
標題:
人心向善遍法界 凈土佛道在人間(下)
——2015年12月14日盧台長馬來西亞「世界佛友見面會」開示摘要
學佛人之所以與別人爭吵,那是因為他還沒有開悟,因為他還是一個凡人。如果他不是學佛人,你跟他斤斤計較,說明你也不是學佛人。有智慧的人在於你懂人生,你有悟性,而別人不懂,所以你要更耐心、更包容,猶如大人教小孩,他一般不會發怒,因為他知道小孩子不懂,所以,他也不會看不起小孩子,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有境界的學佛人, 你一定會有修養和耐心,度人也是需要有耐心,希望所有的學佛人擁有菩薩的心腸,要有耐心,要有寬容心,要有包容心。(掌聲)
有一個旅行的人,他在一條大河旁邊看見一位老婆婆,水流很急,她想渡河過去,但是她又沒有辦法渡過去,她很發愁。這個旅行人已經精疲力盡,渾身沒有力氣了,他看見老婆婆想渡河,他就背著老婆婆過去了,過去之後呢,老婆婆什麼都沒有說,就匆匆地走掉了。這時候旅行人有點懊悔,心想我本來就累,把她渡過去了,我消耗這麼多的力氣,她走的時候連「謝謝」都沒有講,不值得去幫助她,旅行人心裡很不開心。幾個小時后,就在他累得寸步難行的時候,一陣馬蹄聲傳來,一個年輕人追上了他,這位年輕人說:先生,謝謝你,你把我的祖母背過了河,祖母讓我帶一些東西來,說你用得著的。說完后,年輕人把帶來的乾糧、紋銀,還有胯下的馬送給了他。這個故事說明,我們人不要急於要生活給你的回報,很多人剛剛開始念經,就來不及地說:觀世音菩薩,你怎麼不顯靈啊?我已經吃素了,我已經許願了,我已經放生兩千條魚了,我的病怎麼還沒有好啊?聽得懂嗎?(掌聲)
人有時候不要急於等著回報,你種下去的種子也要等到秋天才會有收穫啊,佛陀當年就是用這個比喻來救度很多人的。當年佛陀在印度看見很多的農夫在種田的時候就問他們:你現在這麼開心地種下去,會馬上得到嗎?農夫就告訴佛陀的弟子說:不會的,要等一年,要到下一年的秋天才會有收成。這個就是告訴你們,學佛剛開始不要急於求成,不要以為種子種下去馬上就會長出果實來,但是記住一句話,只有你種下去了,它一定會長出來的。(掌聲)你們今天種下了善種,你們幫了這麼多的人,你們做了這麼多的善事,你們一定會有善果回報的。(掌聲)
所以,我們學佛要有耐心,不能怎天想著自己:菩薩啊,你為什麼不給我啊?不是啊,因為時間未到,你們要懂得,如果你對著空谷里喊叫,你也要等一會兒才會聽到迴音啊。你們聽得懂台長的這句話嗎?哪有那麼快啊?所以,當我們在人間付出的時候,你付出了不要馬上就等回報,它不會馬上給你回報的,學佛人要懂得,只管耕耘,不問收穫。(掌聲)
人生是一棵縱橫交錯的巨樹,而生命只是飛進飛出的一隻樹林中的小鳥,如果有哪一天你遭受了人生的冷風凍雨,你的心不堪承受,要學佛,要忍辱,要精進,要等待。人生就是這棵巨樹,正在為你擋風遮雨,只要你努力地去做,一點一點的成功正在靠近你。(掌聲)人生的回報不一定馬上就出現,只要你等一等,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突然地出現了,當你身處逆境,感到人生諸事不順利的時候,愛情、工作、事業、理想都成泡影,心生絕望之念,不妨換一個角度,看看問問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禍福是雙胞胎,有禍必會有福在後面,有福的人也孕育著有禍的來臨,所以,我們要知未來不會發生任何事情,你就不要去造因,也不要去等果,我們不去造「是」,就沒有「非」,所以,當你心中有是的時候,我認為這事是對的,你的心中就會產生另外一種概念,那就是它是錯的,它是不對的,那就叫非。所以,是非是因為你心中已經有是了,才會產生非,所以,佛教講的不思善、不思惡,不是「 是」不是「 非」啊。
有一位澳門的佛友結婚五年沒有生育,到處求醫,壓力很大很痛苦,學習心靈法門不久她懷孕了,在上個月師父給澳門佛友視頻開示的時候,她抱著孩子上台分享,法喜充滿。所以,種下的種子並不是馬上開花,布施出的善心不一定馬上得到回報,我們要布施善良、慈悲,耕耘善良的心態,慈悲的蓮花一定會在你的人生當中競相開放。
學佛人福享盡、智漏盡,當一個人把福氣享盡了的時候,他的智慧就全部沒有了。要記住,福氣你可以享受,但是不要把自己的福氣用盡了,否則你不一定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雖然他有福,但是煩惱不斷。福盡人墮,這個人的福氣沒有了,這個人就會墮落下去。你們看,很多人出事,就是因為福已經用完了,所以他就墮落,永受輪迴。要把無常去除,你才會得到福氣,你才會得到智慧,有的人有智慧,但是沒有福氣,因為他上輩子沒有修得很好,福非常的薄;有些人有福,但是缺乏智慧,那是因為你在享福,你的福盡業至,就是業障就來了。所以我們學佛人必須修福修慧,修福不修慧,福慧不圓滿,希望大家修福修慧,叫福慧雙修。學習心靈法門,台長要你們既有福氣,又有智慧,你們就叫福慧雙修。(掌聲)
有一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問小朋友:小利,你們家裡有什麼人啊?小孩子站起來說:我們家有老虎,有熊,還有豬。老師一愣:你們家開動物園啊?小利說:不是啊,老師。老師說:那你們家哪來的這麼多動物啊?小利說:爸爸每天說媽媽是我們家的母老虎,媽媽對爸爸說,看你這個熊樣,他們兩個好的時候就罵我笨得跟豬一樣。(掌聲)開心吧?你們看看在這裡不開心的人,他們的智商一定有問題。子不教,父之過,家裡天天這樣過,好的孩子也會變成壞孩子。所以,學佛人要改變自己,思維的改變,首先從你的口業開始,所以,你們跟別人打交道,這個人嘴巴里出來就說別人不好的,你就要少跟他打交道,他陰氣很重,這個人整天板著臉,笑不出來的,他會把你的陽氣吸掉。所以,不說對別人不好的話,不說傷害別人的話,這樣你才叫學佛人。
真的有很多好的菩薩的東西,台長要跟大家講,不捨得停掉。記住,學佛和念經的目的是什麼嗎?用人間的話講,就是要你們想得通,看得明白,實際上想得通、看得明,要開悟,要放下。開悟放下靠的是什麼呢?就是不牽掛,就是要心不牽掛,所以《心經》裡面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所以,以平等心生活,你會過上沒有歡喜、沒有厭惡、沒有取捨的生活,這個人有平等心,你不會厭惡別人,今天我們學佛學得好的孩子,我今天看所有的人都是這麼的可愛,都是未來的菩薩。今天我們有緣分,不是因為心靈法門我們學佛,大家哪有這個緣分相聚在一起啊?(掌聲)所以,看誰都歡喜,看誰都不厭惡,沒有取捨之心,你的心會得到平靜,如果你沒有禍福得失之心的話,你才能真正達到心如鏡明如水,達到包容的心態,才會真正達到無我的境界。
阿強對他的朋友說:我很苦惱,我的感情生活很差啊,我的老婆真的沒有辦法,我很想離婚,我的太太已經兩個月沒有跟我說一句話了。他的朋友勸他說:你要考慮清楚啊,阿強,現在連這種太太都很少有了。這說明現在的人對自己親人的容忍已經很少了,有的砸東西,有的乾脆就離開了,人的忍耐度正在急劇地下降,主要是人的心態不好,沒有開悟之心,所以學佛人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心態,把一切人間的煩惱都當作是常態,所以能夠放下的人就是開悟,能夠開悟的人才懂得放下。(掌聲)
慈悲心會換來心靈的美,因為心靈的美那是自由的,當你碰到事情的時候,這種內心的自然美就會出現,所以仁義禮智信是美的基礎,而現代人自私、兇狠、愚痴、失信,在人類的無常世界中任意妄為、肆情縱慾,儒家講仁者愛人,就是慈悲心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們的心要表現出對人的一種愛,一個正義的人是能夠忍耐一切的,不想自己、只為眾生的人,那就是為別人考慮的人,今天你把這個很骯髒的臉,你把這個很難看的、笑不出來的臉對著別人,你就是一個自私的人。(掌聲)
佛教是立身之根本,人的一生很短暫,名和利瞬間消失,放縱犯戒律,不知悔改,命中隨業,才會輪迴不斷,所以不知超生之苦,所以人在尋找解脫之路的同時要記住,生命短暫,找不到自己的解脫之路,你一定會迷失方向,恨世界帶來的一切不平,恨自己的無用,恨自己最後在失望當中換來絕望,我們學佛的人永遠不能絕望,要看到希望,人間只是我們的一個旅棧,在這個旅棧當中,我們要做好人、做好事,要學菩薩,要讓自己真正的佛心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能夠感動天、感動地,這樣我們以後才能上天去見我們的佛陀和觀世音菩薩。謝謝大家。(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