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前往瑞典領獎
[列印本頁]
作者:
小康人家
時間:
2015-12-5 23:01
標題: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前往瑞典領獎
2015年12月05日 11:45 新浪科技 微博
曾有媒體這麼形容屠呦呦——對外界關注有著近乎頑強的抵抗。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剛剛傳來時,屠呦呦也接受過一些媒體的採訪。
x26y-fxmifzc0843004.jpg
(33.97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23:01 上傳
12月4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出發前往瑞典領獎。新華社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供圖)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張蓋倫
12月4日12點50左右,如果沒有延誤,飛往斯德哥爾摩的飛機,將在大約1個小時後起飛。
然而,專門預定的首都機場國際貴賓休息室里,主角屠呦呦奶奶仍然沒有出現。
有記者已經開始聯繫後方編輯:「采不到,很有可能采不到。」廣播台的記者擺弄著採訪機,調侃著:「就算能錄到她一聲咳嗽,也算一個現場啊。」
中國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將要飛赴瑞典領獎。沒能在她出發前見上一面,對媒體來說,確實遺憾。不過,這個遺憾,又完全在意料之中。
本周跟編輯報送選題的時候,我就先給他們打了一劑預防針:「屠奶奶很低調,即使我們去了機場,也很難問出什麼。」
曾有媒體這麼形容屠呦呦——對外界關注有著近乎頑強的抵抗。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剛剛傳來時,屠呦呦也接受過一些媒體的採訪。但當關注越來越多,這位85歲的老人選擇「閉門謝客」。
11月30日,在通過正式途徑聯繫屠奶奶無果后,同事和我揣著兩顆忐忑的心,拎著兩袋水果,貿貿然找上門去。
鄰居一見又有人找她,主動勸我們:「老太太誰也不見。這麼多天,我給她攔了多少撥人啊,你們也真的甭費勁了。」屠奶奶鄰居是這棟樓的樓長,自老太太獲得諾貝爾獎后,樓長就成了屠奶奶家的第一道防線。
多年的鄰居,也深諳老太太的脾氣。我們當時就知道,採訪,必定是沒戲了。
但門還是得敲,該表達的意思還是得表達。我默默躲在同事身後,看她大無畏地按下門鈴。
很快,屠奶奶的老伴李廷釗老師就拉開了門。看到兩個陌生人站在門口,他很淡定,耐心地聽我們自我介紹。當我們說到「記者」「專訪」的時候,李老師就笑著開始搖頭:「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還要準備獲獎致辭,挺忙的。」
不接受採訪,意思表達得很明確。我們遞上水果,李老師馬上退後一步,說著「不要不要」,迅速把門關緊了。
於是同事和我在回程的路上,互相安慰:「沒事沒事,送機的時候還有機會聊兩句。」
不過,我們還是沒能逮住這個機會。
13時左右,一直負責對接採訪事宜的工作人員走向我們,帶著歉意宣告,屠奶奶不會來採訪現場了,她已經走其他通道辦理手續通關了。
我們最後能看到的,只有隨行人員趕在飛機起飛前發回來的照片:屠奶奶戴著一條紅黑格子圍巾,穿了件黑色大衣,做了一個揮手道別的動作。
(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