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蒙古謀求成為「永久中立國」 避免國際問題站隊

[複製鏈接]

1430

主題

1899

帖子

586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8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麥穗 發表於 2015-10-26 1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蒙古國謀求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消息最近博人關注。本月20日,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的法律顧問向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提交了「永久中立國」相關法律草案。這標誌著蒙古國正式開始從立法層面向「永久中立國」地位邁出步伐。

對國人而言,蒙古國地理上並不遙遠,卻似乎更多停留在歷史記憶和美好想象中。透過「永久中立國」的面紗,我們或許可以更近距離地解讀這個北方鄰國。

蒙古外交反映大國博弈色彩

蒙古國的外交政策背後往往有著大國博弈的色彩。僅今年以來,大國領導人紛紛來訪,印度總理莫迪5月訪蒙,本月德國總統高克和日本首相安倍剛剛結束訪蒙。這幾國領導人的來訪均被認為有為入常「拉票」之嫌。

莫迪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演講時稱,當年印度支持蒙古加入了聯合國,這次反過來蒙古國在聯合國與印度站在了一起。

在獲得豐厚「外援」的同時,蒙古國不可避免地要在一些國際問題上選邊站隊,某種程度上講,也就背上了一定的「外交包袱」。一旦成為「永久中立國」,蒙古國似乎在與各國的交往中多了一層「擋箭牌」,得以超脫。

當前,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已進入第二任期的中後期。分析人士指出,如何為自己留下政治遺產已經是額勒貝格道爾吉考慮的問題。鑒於目前蒙古國經濟處於低谷,各政治集團也在為明後年的議會選舉及總統大選而互相掣肘,總統難以在推進經濟發展上施展大的作為。此番形勢下,額勒貝格道爾吉提出成為「永久中立國」似乎有著為自己打造政績的考慮。

歷史讓蒙古有安全「自卑感」

蒙古國尋求成為「永久中立國」主要是從國家安全及外交減壓兩方面考慮。首先,蒙古國是個缺乏國防安全感的國家。蒙古作為中俄兩個大國包圍之下的內陸國,儘管從國土面積上來看堪稱「大國」,但是人口稀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嚴重依賴進口,天然有種無法擺脫的安全「自卑感」,加上歷史上與兩國的糾結過往,蒙古國對中俄有著複雜的愛恨情結。

歷史上,蒙古國曾處於蘇聯的強大影響甚至控制之下。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惡化並形成對峙后,蘇軍大量進駐蒙古。資料顯示,駐蒙古蘇軍最多時達15萬人,約佔當時蒙古國人口的8%,實際上形成了對蒙古的軍事佔領。甚至有人稱,當年蘇聯還曾秘密在蒙古國部署有核武器。這些都成為蒙古國上下難以撫平的心理陰影。

由於與中國的歷史淵源,蒙古國不少人至今對中國仍存顧慮。同時,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中蒙雙邊經貿關係深入發展,中國早已成為蒙古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主要投資來源國。本來,中國的發展以及緊密的中蒙關係對提升蒙古國經濟具有巨大推動作用,但是,並不是所有蒙古國人都樂見中蒙關係深入發展,一些政客擔心蒙古國對中國依賴太大而損害自身國家安全。

蒙古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轉型以來,在重視同兩大鄰國發展關係的同時,積極發展同美、日、韓、歐等「第三鄰國」的關係,奉行全方位、多支點、等距離、不結盟的外交理念,試圖在各國間尋找平衡,以獲得利益最大化。

提交「中立國」相關法律草案

9月7日,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公開提出蒙古國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想法。次日,蒙古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統、總理和國家大呼拉爾主席組成)討論並支持額勒貝格道爾吉的這一提議。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同意,蒙古國應該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實行和平的、多支點的外交政策,構建平衡的外交關係,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維護本國安全和國家核心利益。近期,額勒貝格道爾吉在聯合國和歐安組織議會大會秋季會議等國際場合多次公開宣傳蒙古國成為「永久中立國」提議。

本月20日,額勒貝格道爾吉的法律顧問向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提交了「永久中立國」相關法律草案。這標誌著蒙古國正式開始從立法層面向「永久中立國」地位邁出步伐。

額勒貝格道爾吉還在總統官網上公開解釋「永久中立國」概念。他說,宣稱中立的國家保留修改、更新和放棄中立政策的權利;「永久中立國」在遭到外敵入侵時,完全有權利進行自衛,但同時「永久中立國」自然地要遵守不發動並加入戰爭的義務;儘管宣布中立不一定要他國或國際組織的確認,但顯然,任何一個「永久中立國」都希望得到包括其鄰國在內的外國及國際組織的理解、承認和支持。

影響

自稱不會對中俄政策發生變化

蒙古國外交部長普日布蘇倫本月20日在蒙古國外交部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蒙古國成為「永久中立國」並不會改變當前的外交政策。

普日布蘇倫說,蒙古國位於兩個大國之間,一直保持著平衡的、中立的外交政策。成為「永久中立國」后,蒙古國的外交政策,包括與中俄兩個鄰國的外交政策,不會發生變化,對「第三鄰國」的政策也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他表示,中立原則一直反映在蒙古國的外交政策中,蒙古國一直積極實踐中立政策,只不過最近才公開宣布要成為「永久中立國」。

中立原則或限制國際軍事活動

在軍事領域,蒙古國成為「永久中立國」后或許會發生較大變革。

蒙古國地緣政治研究所所長米雅格瑪爾說,蒙古國可能對現有軍隊結構和體制按照「永久中立國」的原則和標準進行調整,甚至可能效仿瑞士全民皆兵的制度。同時,在國際軍事合作方面,中立原則也可能限制蒙古國的國際軍事活動。

蒙古國目前是歐安組織成員國、北約和平夥伴關係國以及上合組織觀察員國,還曾參加北約主導的對伊拉克、科索沃及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有專家稱,成為「永久中立國」后,蒙古國將只參加聯合國框架的維和行動,不能參加其他未經聯合國授權的地區性維和行動。

分析

借中立國成為地區對話中心

對於成為「永久中立國」,蒙古國國內輿論褒貶不一,但總體持支持態度。部分人認為,當前蒙古國處於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中,與中俄兩大鄰國的關係趨於穩定,爭做「永久中立國」不僅沒有必要,反而可能失去更多外部支持,疏遠與各國關係。

有支持者認為,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尤其近些年一些地區衝突常常引發大國干涉,蒙古國雖處於和平時期,但是要為突發情況未雨綢繆,而且當前蒙古國可利用與各國關係穩定改善的良好環境來爭取國際社會對「永久中立國」地位的認可。


蒙古國地緣政治研究所所長米雅格瑪爾說,從其他「永久中立國」的經驗來看,比如瑞士和芬蘭,「永久中立國」一般容易成為區域性的國際和平協調中心,而蒙古國由於與其他東北亞國家之間沒有地緣政治矛盾,可以藉此成為地區對話中心,擴大國際影響力,提升國際地位。

蒙古國今後在邁向「永久中立國」之路上有哪些具體行為還有待觀察,其「永久中立國」地位獲得國際認可也需時日。有專家稱,不管蒙古國「永久中立國」地位能否實現,蒙古國民眾都難以從中獲得看得見的好處。對於當前經濟低迷、貧富懸殊、腐敗嚴重的蒙古國而言,需要的是真正將精力放在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上。蒙古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若能在維持穩定的政策法律環境、重拾外來投資者信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遠比畫餅充饑式的空想來得實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