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奧會6大成果,及對股市的影響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5-9-28 0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的訪問圓滿結束,新華社今天(9月26日)上午播發了成果清單,一共49項。在這些成果中,有6大成果值得關注,它們將對中美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一、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此次出訪前,習近平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的時候說:「2013年夏天,我同奧巴馬總統在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作出「共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戰略抉擇,其核心內容就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在此次訪問中,雙方「同意繼續努力構建基於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所謂「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其實就是避免大國對抗,重演冷戰那段歷史,應該說這是國與國正常關係的較低標準。但把它放在意識形態不同的「老大」和「老二」之間,對全球的重要意義就凸顯出來了。這種關係的延續、維持和深化,是全球之福,也是投資者之福。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之間要建立的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國和印度之間要建立的是「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則是「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誼是肝膽相照的信義之交,休戚與共的患難之交」。
       二、IMF份額改革和人民幣納入SDR
       這次中美元首會晤,還就增加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的份額,以及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SDR)一攬子貨幣,達成了很多共識,美國方面的態度趨向積極,中國則承諾繼續推進改革。由於歐洲此前一直持積極態度,日本習慣看美國臉色,所以這兩個問題在11月份被審議通過,可能性大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二戰之後成立的最重要的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前者監察成員國匯率和貿易情況,確保全球金融秩序正常;後者主要提供發展援助。當一個國家貧窮的時候,它更需要世界銀行;當它強大之後,更需要IMF。
        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兩大國際組織曾經增加過中國的投票權(份額),但跟中國目前的地位仍然不相符。此外,中國希望人民幣能成為第五個「特別提款權」(SDR)一攬子貨幣(目前是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納入SDR,就意味著國際主流社會承認人民幣「硬通貨」,這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實施「一帶一路」為核心的「走出去」的計劃。
       上述兩件大事,都掌控在IMF手中,每5年討論一次。中國在2010年因為人民幣可兌換程度不夠,沒有能成功。如果錯失這次機會,就還要等上5年。
       但IMF此前已經表示,如果11月人民幣納入SDR獲得通過,還需要有一個觀察、預備期,正式納入是在2016年10月1日以後。我的判斷是,這個預備期其實是讓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而不是被扭曲。這樣,可能會帶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成果清單中這段話特別重要,將對中國未來一段時間的股市、匯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值得我們細細體會:
       美方歡迎中方承諾年底之前根據IMF特殊數據發布標準(SDDS)披露經濟數據,也歡迎中方在提高透明度方面所做的持續努力。中方認識到,滿足其他主要儲備貨幣透明度標準對成功實施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美方支持中方關於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的承諾,相應地,美國重申在人民幣符合IMF現有標準的前提下支持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SDR)審查中納入SDR籃子。雙方承諾尊重IMF在SDR審查中的程序和流程,並將在人民幣加入SDR事宜上加強溝通。
       三、中美投資協定獲得進展
       新華社的成果清單一稿,這樣說:「中美兩國領導人積極評價正在進行中的中美投資協定(BIT)談判業已取得的進展。兩國領導人重申達成一項高水平投資協定的談判是兩國之間最重要的經濟事項。……鑒於談判取得的進展和雙方於九月改進了各自的負面清單出價,中美兩國同意強力推進談判,加快工作節奏,以達成一項互利共贏的高水平投資協定。」
       BIT談判的大背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在衰亡。WTO人多嘴雜,發展到今天已經很就一個問題達成任何協議,而不同的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大家步伐顯然不會相同。於是,這個「500人的大群」眼看就要被拋棄,有頭有臉的國家開始拉小群,比如美國搞的「太平洋群」(TTP)和「大西洋群」(TTIP)。當然,還有一對一的「親密關係」,也就是雙邊貿易協定,比如中國韓國就簽署了這種協定。
       中美貿易協定(BIT)自2008年開始談判,看來正接近達成最終協議。這個協議簽署后,中國100多個行業都會向美方企業開放投資,包括存在限制的汽車製造、銀行、化學和能源等行業。而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也不再會重演華為、中興在美國投資遭拒,三一重工在美收購被否等歷史。而且BIT的簽署,會推進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這個協議的基本內容,很可能在中歐、中日之間「拷貝」。
       四、中美高鐵項目簽約
       高鐵是美國送給中國的大禮,帶有極強的示範色彩。眾所周知,中國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一帶一路」是核心;而「一帶一路」的最大抓手,就是跨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而高鐵,則是重中之重,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但中國高鐵的海外推介,並不順利。一些項目得而復失,或者遙遙無期。在這種時候,美國跟中國簽約共同建設、管理一條370公里的高鐵線路,是對中國最好的支持。這一高鐵項目從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到加州勝利谷和帕姆代爾,最終到洛杉磯,全長370公里,預計總投資額127億美元,工程擬於2016年9月底開工。參與該項目的中方聯合體包括中鐵集團、中國中車、中國建築等。
       9月13日,中國鐵路國際(美國)有限公司與美國沙漠快線有限責任公司和帕姆代爾高速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署框架協議,組建美國西部快線項目合資公司。這項成果,也被正式寫入了成果清單。
       五、美國承諾,不當腐敗分子的避風港
       近年來,中美在反腐敗合作上進展頗大。下一步,雙方將加強和推動《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二十國集團(G20)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多邊框架下的反腐敗合作,不為腐敗分子和腐敗資金提供避風港。
       雙方決定繼續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為主渠道,採取切實措施,推進雙方共同確定的重大腐敗案件的辦理。雙方同意加強在預防腐敗、查找腐敗犯罪資產、交換證據、打擊跨國賄賂、遣返逃犯和非法移民、禁毒和反恐等領域的合作。
       六、5萬名留學生交流計劃
       習主席這次訪問期間,有個花絮傳播甚廣。當他訪問塔科馬市林肯中學的時候,一位14歲的美國少年很驚奇地說:我原來以為,中國還有皇帝。
       據媒體報道,在美國現實中,不只林肯中學的學生娃認為「中國還有皇帝」,華盛頓警察也可能不知道中國還有沒有皇帝。美劇《紙牌屋》中就有這麼一個情節:國會眾議員彼得·羅素開車時遭到警察的盤問,羅素說自己是國會議員,但警察並不買賬,說「就算是中國國王也沒用」。
       可見,增進兩國民間交流,特別是青年人的交流多麼重要。為此,中方宣布未來3年將資助中美兩國共5萬名留學生到對方國家學習;美方宣布將「十萬強」計劃從美大學延伸至美中小學,爭取到2020年實現100萬名美國學生學習中文的目標。我相信,這些在2015年開始埋下的種子,將在未來10年、20年以後開花結果。

       最後結論:
       綜上所述,這次訪美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中國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以及對外交流上。對中國經濟、股市、樓市來說,構成長期利好。但短期看,改革會帶來陣痛,所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尤其是人民幣納入SDR,需要讓股市儘快恢復常態,需要讓匯率更加市場化。這對於希望維持泡沫套利的人來說,不是好消息。其中,官方通稿里「美方支持中方關於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的承諾」這句話,值得高度關注和細細體會。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