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卿本佳人,奈何做醫鬧
[列印本頁]
作者:
WANTti
時間:
2015-9-10 14:46
標題:
卿本佳人,奈何做醫鬧
醫鬧們走向了「職業末路」,大夥都樂見,但要讓醫患關係臻於「杏林春暖,桔井飄香」的境地,最妙的藥方,大抵還得把「鬧」的需求也一塊給治了。
前不久電影《滾蛋吧!腫瘤君》熱映,裡面有個情節挺有意思:病人熊頓在醫院溜達,碰到幾個扛著大包小包者見人即問「梁醫生在哪」,認定人家是醫鬧,護「草」心切,拉著愛慕已久的梁醫生躲了起來,到頭來卻成誤會一場———人家只是想托其轉交善款。
從聞醫鬧色變,到聞到「來者不善」氣味就本能覺得是醫鬧,醫鬧的殺傷力倒也可見一斑。說到醫鬧,很多人腦中出現的情景大概就是:醫院前拉著「庸醫害命」的橫幅,擺靈堂、撒冥幣、扔磚頭。不過據說現在職業醫鬧這行也不景氣了。有報道就說,在山東濟南,「醫鬧」熟面孔近乎絕跡,有些職業「醫鬧」還改行開起了急救轉送車。原來專職給醫生找茬,如今相當於給醫生送病人,這轉行跨度也挺大的。看到這消息,估計那些嚷著「卿本佳人,奈何做職業醫鬧」的人會倍感欣慰。
但這未必是「鬧海無邊,回頭是岸」的良心發現,而是伴隨著成本收益維度的考量。以往有媒體曾揭秘「醫鬧生意經」:設眼線潛伏醫院、策劃鬧事,鬧事時扮親戚裝圍觀、該起鬨時就起鬨,鬧完后訛「巨款」要「分成」……可如今,干這行風險高了:去年4月最高法、公安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意見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矛頭對準醫鬧,如今醫鬧又入刑了,再鬧鬧,沒準就只有唱「鐵窗淚」的份了。
醫鬧迎來了「職業的黃昏」,似乎也佐證了法律的震懾力。照這景象,估計又有人憧憬起「天下無醫鬧」的曼妙圖景了。但憧憬有時也只是憧憬,《天下無賊》拍的不還是有賊嗎?職業醫鬧是寄生在醫患糾紛肌體上的,打擊醫鬧確實能壓制過激行為,將醫患間的矛盾導向溫和路徑,讓好多人熄了「大鬧大解決」的小心思,但如果只是治得了「鬧」治不住「矛盾」,那些「鬧」會不會以更激烈的方式還魂,恐怕還是個問題。
病在骨髓,只在腠理上下工夫不行。不找准病源,光在下游做些調處工作,那些有受害者癔症的患者,「不發威,你當我是hellokitty」的想法沒準仍擱不下。說白了,刑法的「末端」治理,治不了醫患糾紛第三方仲裁平台的缺失,也治不了「以葯養醫」醫療體制遺留的痼疾。
醫鬧們走向了「職業末路」,大夥都樂見,但要讓醫患關係臻於「杏林春暖,桔井飄香」的境地,最妙的藥方,大抵還得把「鬧」的需求也一塊給治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