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學佛要懂寬容 [列印本頁]

作者: 有緣人白雲    時間: 2015-8-22 12:42
標題: 學佛要懂寬容
–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觀音堂
今天跟大家講寬容。一個人要懂得寬容,寬容是什麼呢?寬容是一個寶貝,一個人如果掌握了這個寶貝,他可以在人間消除很多的煩惱。人的毛病就是不能寬容眾生,你不能夠原諒人家,你實際上就會生起煩惱,所以,寬容要無邊無際。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心原諒人家,不是就某一件事情、某一個特定的時間,而是要無邊無際地寬容。舉個簡單例子,你們對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能這麼寬容呢?而你們對自己的先生、自己的太太、對鄰居、對單位里的人、對公司里的人,為什麼這麼不容易寬容呢?你們甚至不能寬容一個在馬路上搶了你的道開車的人。所以,寬容必須要無邊無際,因為世界上所有的萬物,它都是猶如虛空啊,虛空就是假的,就是空的,那麼,你對著這些空的東西、假的東西去生氣,不能包容它,不能原諒它,你去嫉妒它,你就猶如在人間吹了一個泡泡在空氣當中,你去抓這個泡泡,它很快就覆滅了。所以,要包羅萬象,也就是說,在人世間,我們既然活在虛空當中,對所有的一萬個景象,你都能夠包容它。
今天人家給你吃多了,給他吃少了,今天這個人開心了,明天那個人不開心了,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要包容,所以叫萬象。什麼叫萬象?這是舉例說猶如一萬個景象。寬容之人,什麼意思啊?這個人如果能夠寬容人家,就是開悟之人啊;這個人如果能夠原諒人家,這個人就是開悟之人啊。很多人活在人間一輩子,就是不懂得寬恕人家,所以,他一輩子就不能成為開悟之人。你們現在跟師父學到今天,能不能寬容人家了?有的人,連自己的丈夫也不能寬容,孩子也不能寬容,對他或她所做的一切,他都不能寬容,你說,他是屬於開悟之人嗎?要嚴以律己,就是說,要非常嚴格地用這種戒律來對自己,我不該做的堅決不能做,我不該想的堅決不能想,要非常嚴格地守戒律對待自己。要寬以待人,就是待人要寬厚,對所有的眾生都要寬厚,只要能夠救度眾生,就必須放開自己,凡是能夠放開自己的人,這個人就能夠救度眾生。如果這個人很自私,不能夠寬容人家,他怎麼能夠救度眾生呢?
你們大家自己想一想,你們每個人救自己家裡的人都不會這麼寬容地去救他,這麼好的法門拿在手上了,有的人就不肯救自己家裡的人,為什麼?因為這個姐姐曾經跟我不好過,因為這個哥哥曾經跟我鬧過,因為這個媽媽稀里糊塗曾經欺負過我,所有的這一切,說明他沒有開悟,他不能包容,他也不能救度眾生。我們在菩薩這裡做錯多少事情啊,菩薩是怎麼包容我們的?所以,大家要明白,我們要包容、寬容和兼容,對什麼事情,世界上的一切有情眾生,包括動物,善緣也好,惡緣也好,都要學會包容啊。今天在你們家多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來討債的也好,是來還債的也好,你做母親的,會不會盡自己的心對他們好啊?難道因為這個孩子是你生出來的,他是來討債的,你就會把他拋棄嗎?這就叫包容。但是,人的毛病就是能夠包容自己的,不能夠包容人家的,這就是麻煩,這就是毛病。所以,不管是善緣也好,惡緣也好,就是不能無緣,聽得懂嗎?
不管是善緣也好,惡緣也好,它一定要有緣分。如果這個人跟你沒有緣分,那麼,對不起,我們佛菩薩講,無緣不度,這個人就暫時沒希望了。你家裡的孩子跟你是惡緣也好,你家裡的爸爸媽媽跟你是善緣也好,你都能度的,最怕的就是沒有這個緣分,那麼你也度不了他了,所以叫「無緣不度」啊。所以,要克服無明心,什麼叫「無明心」?師父跟你們講了很多次,就是不明白道理的心。這個人的腦子搞不清楚,他的心一定是糊塗的,沒有明心見性的人,他的腦子一定是糊塗的。良心不明白,用了壞心、壞義,什麼都不明白,這個人不懂人間的人情世故,這叫無明心。所以,這裡邊就包括了愛、貪、無明、煩惱。師父講出了四個,愛,在人間離得了愛嗎?並不是說你們男女之愛,指的是人間的友愛,同學之間的愛,父母跟孩子的愛,長輩老師的愛,同事之間的愛,這所有一切的愛,離開得了嗎?一輩子也離不開。有一個人幫他家做了一輩子阿姨,這個老闆對這位阿姨非常好,這位阿姨也是誠心誠意對老闆家好,最後就結為夫妻了,有的就是一輩子對他好,感情太深啊,這一切都是歸宗於人間的一個愛。在這個「愛」之前還要加一個字,叫「緣愛」。
有了這個緣分,你才能愛,沒有這個緣分,你是愛不出來的,所以,人的一輩子離不開一個「愛」字。你們愛菩薩是不是愛啊?愛孩子是不是愛啊?愛老婆、愛老公是不是愛啊?甚至有時候你們覺得這個人對你太好了,某一件事情他幫你這麼多的忙,你都愛他愛得不得了。你在最艱苦的時候,如果你在澳洲,一個人留不下來,你找了中介,這個中介拚命幫你的忙,像真的一樣,而且不多收你一分錢,到了最後,你感恩的心都可愛他。最快的愛,就是跟人家旅行團出去,八日游、十日游,有的單身女人,帶了一個孩子出去,師父就看到過這種事情,那個男的無微不至地關心她,說起來是個導遊,但是就在這個七、八天裡面,那個女的愛他愛得瘋掉了。你想想看,人怎麼會沒有愛?愛,那就糊裡糊塗了,搞不清楚的愛,那就叫糊裡糊塗的愛。
第二個跟大家講的叫「貪」。你說人間能離得開貪嗎?我今天好了還想好,我房子大了還要大,我錢多了還想多,這就叫貪,貪了之後就不明白了。今天師父去開藥,一個醫生就告訴我,為了錢,有一個醫生現在看病都看不好了,人家明明是腿骨折,他說人家的腰不好,因為他天天要錢,他現在滿腦子裡都是錢,他跟人家看病的時候還要打手機問股票行情,你說這種醫生看病看得好嗎?聽了,讓人心寒啊。聽了,就覺得人沒救了。為了錢,什麼都能做的,對不對?這就叫貪。貪了之後,就會產生無明,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什麼事情都開始不明白了,然後呢,開始煩惱。貪不到,開始煩惱了吧?不明白,開始煩惱了吧?人家為什麼說我啊,我就不開心,開始煩惱來了吧?所以,要明白,我們寬容不能建立在「我」之上。就是說,如果你寬容人家,你老想著「我」,那你這個寬容是寬容不好的。
舉個簡單例子,你寬容在「我」之上,我原諒你了,我對你夠好了,是不是寬容啊?他認為是寬容了,這個事情我沒跟你斤斤計較啊,因為有個「我」字,你說這算寬容嗎?你還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礎上,所以,這個寬容不能成為大愛之寬容,不能成為博愛之寬容。就像孫中山講的「博愛」,佛菩薩講的「大愛」。因為有你了,你是非常狹隘的,從你的觀點再去看某一件事情,那麼永遠超脫不了你的自我。什麼事情你心裡先自己想了,你再去用自己的觀點看人家,你說你這個觀點會正確嗎?所以,寬容之心不能建立在「我」的基礎上,那不是真正的寬容。寬容心,說得容易做著難啊,想一想,他不在的時候吵過架了,想想原諒他吧。回來剛剛想原諒他,一看他那個樣子,氣不打一處來,不在的時候想想算了,我不要去跟他斤斤計較了,他也蠻可憐的,一回來看見他這個樣子,火氣又上來了,這麼容易做到寬容的啊?你們一生當中能夠原諒幾個人啊?有的人一輩子到死的時候都不能原諒人家,能寬容嗎?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