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美元升值和中國市場萎縮驅使製造業轉向美國 [列印本頁]

作者: 法道濟    時間: 2015-8-10 04:00
標題: 美元升值和中國市場萎縮驅使製造業轉向美國
             隨著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汽車銷售放緩,世界汽車廠商的目光正轉向美國。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產銷分別為1032.78萬輛和1009.56萬輛,同比增長6.38%和4.8%,比上年同期回落5.67個百分點和6.38個百分點。尤其是今年6月,乘用車的銷量為151.14萬輛,環比下降6.08%,同比下降3.36%,據悉這是2008年12月以來第一次出現兩個指標「雙降」的情況。
            據報道,寶馬(BMW)稱,各汽車製造商已將本來要投放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汽車重新安排到美國市場,加劇了競爭,帶來了更高額的獎勵措施。寶馬首席財務官弗里德里希•艾希納(FRIEDRICH EICHINER)說:「美國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劇。強勢美元正在創造有吸引力的市場條件。每家製造商都想分一杯羹。」 據了解,部分是由於在美國和中國的售價下降,寶馬第二季度汽車營業利潤率降至8.4%。雖然這仍在寶馬8%至10%的目標範圍內,但沒有達到普遍預測的9.3%,而且顯著低於競爭對手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同期10.5%的利潤率。
           中國與發達國家的生產成本差距顯著縮小 一些中國製造商正在美國建廠,他們發現產品在美國南方生產比在中國生產要便宜。 中國的科爾集團正投資2.18億美元在南卡羅來納州開辦紗廠。另一家中國製造商江南化纖公司在該州投資4500萬美元。印度的什里瓦拉巴•皮蒂集團投資7000億美元在喬治亞州的西爾韋尼亞附近建造棉紡廠。其他產業、其他地方也在發生這種變化。 中國汽車玻璃廠商福耀投資2.3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廠,中國收購方正擴大明尼蘇達州西銳航空設計公司和密歇根州耐世特汽車系統公司的生產能力。
           波士頓諮詢公司編製的一個指數顯示,在美國生產某些東西和在中國生產同樣東西的成本差已大大縮小。2004年,在美國用1美元生產出來的商品在中國可以用86.5美分生產出來。十年後,美國的1美元產品在中國生產要花95.6美分,省不了多少錢。 波士頓諮詢公司認為,美國現在是發達世界製造業成本最低的地方之一。但榮鼎諮詢公司研究部主任蒂洛•哈內曼研究了中國在美投資后表示,這些製造業崗位的回歸其實並非由於美國境內發生變化。他說:「我覺得那主要反映了中國境內商貿形勢的變化。」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工資水平上升,土地、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成本也上漲。哈內曼表示,若中國企業的產品需要有高素質工人或需要靠近美國消費者而不需要大批廉價勞動力,那麼,在美國進行生產就合情合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