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追根尋源 脫離根塵
[列印本頁]
作者:
有緣人白雲
時間:
2015-6-17 07:21
標題:
追根尋源 脫離根塵
盧台長白話佛法(廣播講座)《三十六》
今天,台長繼續和大家談白話佛法。佛法流傳到人間,實際上就是菩薩讓我們用人間的思維來思考一些問題,再用菩薩的智慧來思考人間的問題。也就是說,當我們生活在人間,當我們的境界在很高位置上的時候,我們才會把人間的很多事情看破、放下,因為只有放得下,你才能修得好心。因為當你真正放下了自己、萬緣,你才能達到菩薩的境界。舉個例子,同樣一件事情,人家占你便宜了,如果用人間的想法,可能會引起你的嗔恨心,會覺得我為什麼給他佔便宜?我為什麼要這樣?但是,我們如果用菩薩的境界來看這個問題,人家佔便宜了,實際上你就給他佔便宜。因為我們吃虧,就是佔便宜。因為我們吃虧之後,我們不和他斤斤計較,就是聖人,而佔了便宜的人,他的境界可能會很低下,他就是小人。所以,要懂得吃虧啊。同樣的道理,用在人間,因為你吃虧了,而你學佛后想通了,你不會生氣,你不會嫉妒,你不會煩惱,那還是你佔便宜了。有些事情在人間,並不是說,你不想吃虧,你就能不吃虧的。因為你不想吃虧,你還是吃虧,只有想通,吃虧就是消業障,才能心安理得。
有時候,一個人的觀念是很重要的。這個觀念,就像水一樣,因為當一個人的觀念非常強悍的時候,如同洪水一樣地衝下來,你的觀念改變你自己的行為;如果你的觀念如同溪水,非常好的想法,那你的觀念又像溪水一樣,源遠流長。我們學佛,要懂得管住自己的觀念,同樣一件事情,你用這種方法看,和用另外一種方法看,得到的是兩種不同的結果。我們學佛,要懂得根源,根源非常重要。什麼叫根源?就是追根尋源,我們的緣起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想問題都是要從深度來想,都是要用良心來想,就是想想你自己的佛緣。所以,我們要懂得做任何事情,第一,要提、要親,就是要把境界提高,要把親情增加,實際上就是大慈大悲。我們看世界上的事情,境界提得越高,親情就會越多。也就是說,你越有菩薩的思維,你對眾生就是越來越親。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他大慈大悲,他是菩薩,他是佛,他對我們眾生就更親,他就是在救度我們眾生。
觀世音菩薩說,有求必應,只有自己最親的人,才會有求必應。有時候,我們的親人都不一定能夠做到有求必應,而觀世音菩薩就能夠讓我們有求必應。所以,如果我們的根氣,也就是我們的本性,越來越純潔,我們的根越來越純潔。我們所做的事情才會越來越純潔。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不能做任何對不起良心的事情,我們要放下人間所有的小愛,我們要學菩薩,我們要懂得大愛。所以,我們有時候要達到無念無不念的境界,就是說,我們在人間所有的念頭,有時候好像有,有時候好像沒有了。當我們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非常想做,我們的念頭起了,但是想一想,這件事情做了也不一定成功,我這樣做是不是會成功,這樣做是不是對呢?所以,又到了無念的境界,這就是看破、放下。對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執著地去追求,只有把它看破、放下,慢慢地就會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界。
我們想在人間做事情越來越顯靈,我們學佛越來越想有光亮照耀自己,實際上,我們一定要脫離根塵啊。什麼叫脫離根塵啊?就是脫離你根氣的塵埃,你要找尋出你真正的根,而把那些塵埃脫離掉,把本性外面的灰塵洗乾淨。所以,大家要明白,我們要體入真長,也就是說,我們要經常脫離經常包在我們心靈外面的塵埃,我們要經常體會和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永遠長久的東西。我們要體悟,我們要知道,真正長久、永遠伴隨人間的是我們的真情和本性,所以我們的本性應該無染。我們心中要乾淨,我們的本性要乾淨,也就是說,我們的良心要善良,我們才能本質圓成,本質緣成。就是說,我們根本的東西才會成功,就是我們的良心、我們的本性,才會圓潤,才會使心緣成功啊。要看到自己身上骯髒的地方,你才能破除這些迷霧,如果一個人連自己身上的缺點都不知道,他怎麼樣來洗凈污垢,達到修行成功呢?
所以,大家要明白,我們要離妄想,我們活在世界上,我們的妄念太多太多了。大家想想看,今天,我想去發財,明天,我想做名人,後天,我想家裡換個大房子,再後天,我想去做官,最好讓人家下台,我來做,等等一切的妄念,就是造成了我們心性有染啊。我們的本性和我們的良心有污染了,就是因為妄念所入啊。因為我們有了妄念,我們的本性才不會幹凈啊,因為菩薩沒有妄念,因為菩薩想的都是眾生,所以,菩薩才遠離妄念。聽眾朋友們,要記住,我們學佛,要如如佛者,什麼叫如如佛者?我們做人也好,我們做事也好,就要做得像佛一樣,我們所有的行為,我們所有的本性,我們所有在人間追求的一切,要以佛為準,這就是說,要學會如如佛者啊。
我們經常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時候,我們念佛念經,只要功夫到家了,我們很好地努力,一定能夠成功的。而有時候,我們功夫不到家,我們不努力,那麼,你學佛修心的功力就不夠,這就叫功夫。所以,學佛要懂得學佛法,因為我們懂得學佛學法了,我們才能在人間做人做事。所以,我們自己學佛要懂得感應交加,也就是說,我們學佛感到的東西,和你相應,和你學好的那些感應,正好要印證在一起,這樣的話,你念經才會有力量。大家想想看,我們學佛、學做人,如果念經念了半天,一點效果都沒有,那你的力量、自身的信力會減退,如果你念經有感應了,你自己的心力就會加強,你的信心也會加強,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跟著台長學佛、學法,他們越學信心越足,因為他們得到了感應,他們得到了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他們很多事情,有求必應了,所以,他們才會越學越有勁。當然,學佛學到一定的境界,我們不去追求這些東西,它本來就應該有的,不追求這些東西,有了更好,沒有的話,我們也一門精進地好好學,它一定會有感應的。
我們做人學佛,猶如雲灑長空一樣,我們的心靈猶如雲彩一樣,我們要讓雲彩灑遍你的長空,這個長空,就是你的青天,就是你的本性,就是你的心靈,就是你能夠裝入宇宙空間的大徹大悟啊。所以,我們要懂得,我們要學雲彩一樣,我們要讓白雲灑遍長空。當人有境界的時候,人是一朵白雲,當你想做好人的時候,當你學佛的時候,你產生出來的就是白雲。這些白雲配上藍天,那是多麼漂亮啊。當你在動壞腦筋的時候,當你在做惡事的時候,你就是烏雲,當這些烏雲遮住了雲層,遮住了你的藍天的時候,顯示出的就是灰暗,就是你將遭難。猶如我們在人間,烏雲太多,接下來就要下雨一樣。所以我們希望大家灑下的是白雲, 而不是烏雲,因為烏雲會遮住陽光,把你的本性所遮住,而真正的白雲,它能夠響徹雲霄,能夠雲灑長空,讓你露出你真正的青天,也就是你的本性。台長在這裡給大家講的就是白話佛法,就是在人間所做的很現實的事情,就是讓大家能夠學到自身的本性。所以,我們真正學佛的人,不會給自己製造烏雲,只會給自己製造陽光、製造白雲。
聽眾朋友們,學佛就是要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我們很多人都有本性,都有良心,我們本來是誰呢?我們現在又是誰呢?我們將來走了之後,又是誰?我們很多人都想親見本來,但是本無所見啊。因為你最原始的本性,你是看不見的,只有靠你自己來體悟。所以,你無見,你看不到你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本性之後,你就會在人間製造很多的麻煩。當你親見本來面目之後,你雖然沒有看見,但是,這個時候,你無見就是真見啊。當你真正看見你的本性、良心之後,你有見就是真正的無見了。因為你沒有看到你的本性、良心,你就像沒有見到它一樣。當你看見了本性,這個時候,你的心是空的,你又像見到它一樣。所以,我們要剋制自己心中的塵埃,讓我們真正的本性能夠真見,我們真正見到了本性,我們才能見本所見。見本所見,就是見到本了,你就是見到真正你所見到的一切了。
好了,聽眾朋友們,台長今天的白話佛法節目就跟大家說到這,主要要大家記住,我們要徹悟明心,要明白自己的本性。我們要學會修養,我們相互之間要團結、要友愛,我們的本性是很善良的,我們現在共同沐浴在觀世音菩薩的佛光之下,只有這樣,我們的本性才能如同太陽光一樣,照徹大地萬物。如果我們的本性被烏雲所遮住了,我們就看不到陽光,我們的本性就找不到了。沒有本性、沒有良心的人,做出的事情就會像畜牲一樣。所以,我們學佛修心的人,要懂得去找到自己的良心、本性,並能夠徹悟它。我們必須要明白,我們做任何事情、學佛、學法,要找到我們最根本的本源啊。
聽眾朋友們,每個星期天的12點到12點半,有半個小時是台長給大家說「白話佛法」。台長希望大家在初一、十五多拜佛、多燒香、多獻花。獻花使你越來越漂亮,供油會讓你的心明亮,也會把你的眼睛越點越好。另外,台長也希望大家能夠無緣大慈,一邊度有緣眾生,一邊能夠看到無緣大慈,我們跟所有的人,說沒有緣分,實際上都有緣分,也可能我們的前世都是親戚朋友,所以,要懂得無緣大慈,我們救度眾生,就要無緣無故地幫助大家,就是沒有目的去幫助別人,這才叫慈悲為懷。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結束了,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