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禮佛要從心中做,懺悔要從思維改 [列印本頁]

作者: 有緣人白雲    時間: 2015-5-20 06:28
標題: 禮佛要從心中做,懺悔要從思維改
–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觀音堂

師父今天給大家講覺受,以前給大家也講過,但是講得不深,只作了一點解釋而已。覺受就是悟道,就是你能感覺和悟出這個道理。讀經是理論,每一個人天天在念經,這是理論,雖然知道意義,知道在做什麼,也就是說你今天雖然在讀經,你想悟出這個道理,你想感覺所接受到的東西,但是你要知道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實際上你沒有去做,沒有去悟,你只是念經,而沒有實際應用,沒有應用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你就沒有覺受,就是說你們每星期三來聽師父講課,聽了半天,回去后,根本沒有把師父教給你們的法門,教給你們這麼好的佛法和道理用在生活當中,也就是說你們沒有覺受,你們沒有感覺和受用這個經典。如果沒有用在修行當中,這個經典對你們來講就是虛妄的.      

    道理很簡單,這些經文傳了幾千年,如果都放在藏經閣裡面,永遠不去拿,不去念,就永遠得不到覺受,你沒有這個感覺,沒有這個感受,你不知道這些經文是幹什麼的,也就不知道這些經文能用在生活當中,你就像欣賞一篇文言文一樣,就像欣賞大文豪的作品一樣,你連看都沒有看,或者看過之後,你把它作為身外人或局外人,你說你能受益嗎?有的人學文化,看很多的書,看很多的小說,他是從中吸取養料,希望小說里的事情不要在他自己的生活中再現。同樣在聽人家講話的時候,他也能學到很多的東西,而有的人整天的瞎聊天,聊完了之後,問他聊的是什麼?他記不得了,全部忘記了,沒有一種實際感受。所以真正懂得學習的人,他必須從人家的講話,從人家的言談舉止,從人家做事情當中,吸取人家很多好的東西。為什麼這個人能忍辱?為什麼那個人就是暴跳如雷?為什麼這個人是那樣?而那個人是這樣?可以從中吸取很多的教訓。你們每星期三來聽師父講課,聽完了之後,回到家中還是老樣子,要生氣的照樣生氣,要不開心的照樣不開心,你說你們來有什麼用呢?你們必須要往心裡學,必須要在行動當中和實際中受用。如果學了再多的經典,再多的經文都會背誦,又會念《禮佛大懺悔文》,這裡在念《禮佛大懺悔文》,而那裡又在做壞事,你說這個經文念得有效果嗎?那是不可能有效果的。《禮佛大懺悔文》是對一個人在有所不知,而有所感知的情況下,他才作出的這些行為(事情),這時他念《禮佛大懺悔文》才會受用。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犯了罪了,念《禮佛大懺悔文》可以消除你的孽障。難道你明天想去搶銀行了,今天念念《禮佛大懺悔文》消除你的孽障,明天想去做壞事情了,念念《禮佛大懺悔文》消除你的孽障,這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呀?你要有所感知,感覺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如果不知道,你就沒有太大的罪業,人常說:不知者,不怪罪。就是這個道理,而你知道這個事情不好了,舉例明明要吹牛了,還要說:觀世音菩薩我現在開始念《禮佛大懺悔文》了,你說說看能有用處嗎?念《禮佛大懺悔文》不是你自己已經明白了道理,再去做錯事情,然後再去懺悔,把你的罪業懺悔掉,那是不可能懺悔掉的。不要以為做錯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都可以念《禮佛大懺悔文》消除的。我今天跑出去偷人家東西了,念《禮佛大懺悔文》,明天看見東西又想偷了,再去念《禮佛大懺悔文》,這是個什麼概念的問題呀?這是愚痴。         

    《禮佛大懺悔文》說的是你過去做錯的事情,你前世做錯的事情,你可以念這些經來消掉你的業障,並不等於你以後再做錯的事情,再作了很多的壞事,你又念經了,又可以消掉罪障了,那是消不掉的。給你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們就明白了,我經常給大家講,一張很乾凈的白紙,你用黑鉛筆第一次寫上去的時候,你用橡皮擦,可能會擦的乾淨,你第二次又寫了,第三次又寫了,你擦到最後,這張紙成什麼樣子了?這張紙還會幹凈的像原來一樣嗎?這就是師父教你們的為什麼念《禮佛大懺悔文》要從心裡念,當你在念《禮佛大懺悔文》的時候,心裡要真正的痛,我不能再有錯了,我不能再做了,我不能再有這些事情了,我真的明白了,觀世音菩薩你救救我吧,這樣才會靈呀。這不是膏藥,這扭傷了,貼一張膏藥,明天那裡扭傷了再貼一塊膏藥,自己不當心身體,天天做對自己傷筋動骨的事情,你貼到後來這個膏藥還靈不靈了?道理是一樣的。現在的人就是這樣,今天做錯事情了,以為念念經可以消掉了,明天再去做,知道嗎?這是在犯罪呀。你今天做錯了一件事情,被人家抓住了,人家說:念你初犯,今天不懲罰了,不罰你的款了。你回到家后,應該痛定思痛,不應該再犯這些罪了。但是過幾天你又犯了,這一下被人家抓住之後,對不起,罰款或坐監,所以要明白這些道理,學佛要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如果這些經文你念了半天,你沒有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你就是虛妄的。什麼叫虛妄?虛就是空的,妄就是妄想出來的,是沒有的,沒有辦法解決的這些問題。
        
    用經典修佛的時候,如果你實修了,就會產生一種感覺,這就叫覺受。也就是說當你好好的在念經修心的時候,也就是說你用經典,你學佛菩薩的經典,佛菩薩的經文,用這些東西在修心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很特殊的感覺,那就叫覺受。覺受就是念經念的靈了,就會感覺到靈了,受就是受用了,你感覺到了之後,你受用了。比如:你心裡本來有一件很難過的事情,你念經之後,感覺到了,想通了,受用了,心裡就不難過了。
      
    一個人的身體有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身體,即肉體。一個是靈體,即靈魂,也就是精神。如果一個人身體再好,他的精神死了,他就會自殺,就是有一個非常好的身體對他來講,也是沒有用的。如果一個人他的身體再不好,他的精神很好,他就能戰勝癌症,能戰勝自身的疾病,他能戰勝人間的一切困苦,那就是靈魂戰勝了肉體。所以靈體和肉體要雙修,身體要做善事,幫助人家做一切事情,這就叫受用。還有一種就是精神上的,要救度人家,勸化人家等。感知和感觀,就是你感覺到了,知道了些事情和你看到的事情,感知感觀等於最後覺受的感覺。念經的時候不開心,念完經之後,想通了,感覺到了,哎呀,我應該放下,我現在開心了,不會有煩惱了,那你就有進步了。

    接下來給大家講感覺有很多感覺,有的感覺不是太好的,如:浮躁,一個人很浮躁,哎呀,這個事情怎麼辦呢?哎呀,我的錢都投資出去了。哎呀,我這個事情做不好了怎麼辦呢?這就是浮躁。還有安詳、輕鬆、平安、快樂等,這些都是你的感覺。當你感覺到平安的時候,實際上你就很平安。你感覺到快樂的時候,你就是處在快樂之中。當一個人處在煩惱之中,實際上就是在煩惱。你想不通的時候,實際上你就是一個神經有病的人。這個世界上的萬物,萬知,萬能,實際上都是緣份所為,你想不通不就是一個神經病嗎?你看不透人生的真諦,所以你才會覺得,我為什麼會這樣?我為什麼會那樣?不要問為什麼,沒有什麼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沒有為什麼,只有一個緣。不懂道理的人才會說,他為什麼要欺負我?為什麼我對他這麼好?他這麼對我不好,沒有為什麼,等到你把為什麼搞懂了,你的兩隻腳已經踏進棺材了,有的人踩進棺材里還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師父剛才給大家講感覺,這麼多的感覺快樂、煩惱等等,它都是一種覺受,覺受就是感覺受用,感覺所受到的一種東西,所以修心修到了覺受,這個感覺就進入了你的心中了,也就是說修心修到了能夠讓你快樂,讓你忘卻了煩惱,讓你天天很開心,實際上你的這個感覺已經進入了你的心中。比如,你們來的時候有很多的煩惱,聽完課之後很開心,這個感覺就進入了你的心中。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們來上課的人打瞌睡,睡完了之後感覺很昏沉,這個也進入了你的八識田中,進入了你的心中,當你感覺昏沉沉的,什麼都搞不清楚的時候,你回到家繼續昏沉沉。當你感覺自己很開心,很受用,你學的這個佛法能幫助你解決家裡的困難,那你就一直把這種情緒帶回了家,實際上就是留在了你的心中,沒有散去,只不過在你心中不知能停留多久,就像一瓶香水一樣,名牌香水點幾滴香味就會很濃,香味留得也長久,而雜牌香水噴上去一大片,還沒有出門味道就沒有了。            

    你們今天聽師父講課能不能進入心裡去,那是最重要的,人坐在這裡腦子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如果你的心能夠接受這些經文經典,輔導你的人生,你的心就開放出來了。什麼叫心開放?開心開心就是把你的心打開,緊鎖雙眉,煩惱纏繞著你的身邊,你會開心嗎?你這個心已經關著了,打不開了,就會一直憂鬱。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會得憂鬱症?就是因為從小受家庭的影響,父母不開心,天天吵架,你說孩子能不憂鬱嗎?等到大一點了,原來把我生出來的父母都這樣,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希望了,所以就形成了兩個極端,一種是破碗破摔,還有一種就是憂鬱症。要記住不是說這個事情的存在能改變你,是要你怎麼樣來改變你的觀念,改變你的思維,怎麼樣讓你感覺到菩薩的力量。當你念了經之後,改變了你的意念,這個時候你就是往菩薩的這個方向再走,因為你感受到了佛菩薩在救你之後,你的心開了,你才能悟出這個境界和道路。舉個簡單的例子,許多科學家,研究生他們一直在鑽研,可以一年365天都在鑽研一個課題,鑽不出來,等到有一天,哎呀,明白了,我終於成功了,他這種喜悅你們能感受到嗎?他到了這個境界,他發明出這個東西。他的境界到了這個位置了,他才會開心呀。如果你沒有學佛,你怎麼會開心呢?你不能達到菩薩的這個境界,你覺得你幫助人家,你是付出,而你不覺得,你幫助人家是在得到呀。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