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別給哈文亂認高幹爸爸(圖) [列印本頁]

作者: 鳥兒不早起    時間: 2015-3-1 09:29
標題: 別給哈文亂認高幹爸爸(圖)
  

  哈文只有一個爸爸,叫哈金傑。

  哈金傑,男,回族,中共黨員,遼寧本溪人,祖籍河北河間,1969年6月任中共青銅峽縣委常委,1969年9月任青銅峽縣革委會副主任,之後,歷任隆德縣委書記,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

  哈金傑直到九十年代末還是寧夏政府副秘書長,官不大,更算不上是高幹,差的遠呢。

  有傳言哈文的爸爸是劉格平。對此寧夏人不會信,山西人不會信,各級伊協不會信,民委系統更不會信。還有薄一波、汪鋒、楊靜仁等活著也不會信,他們整過劉格平。文革時,劉在山西造過反。劉格平和哈文沒有一毛錢關係!

  1960 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劉格平與夫人丁磊試穿 新研製的回族服裝。雖之一些懷疑和議論隨之產生。在黨內「左」傾思想的影響下,他們認為搞回族服裝「顯示了回漢民族的區分,製造了民族之間的差異。」是用 「資產階級的思想殘餘來分裂民族團結的,是民族宗派主義的思想發展。」

  1960 年3月24日,在中央的領導下, 時任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的汪鋒與劉格平交換了意見。隨後,中央有關部委領導同劉格平同志進行了3天談話后,形勢急轉直下。從3月30日開始,自治區黨政主 要領導和中央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在北京召開了「劉格平同志問題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同志對劉格平的各種錯誤進行了尖銳批判。

  1960 年5月至7月,中共寧夏區黨委一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在銀川召開。會議在「左」的思想指導下,給劉格平等領導幹部扣上「地方民族主義分子」、「資產階級和民 族宗教上層在共產黨內的代理人」等帽子。在這場由回族服裝所引發的鬥爭中,劉格平等3名省軍級,10名廳局級回族領導幹部被打成「地方民族主義分子」而受 到批判和組織處理(開除黨籍、撤職、降級、下放勞動改造,一人被捕入獄)。另有許多回族幹部和群眾受到株連。按照中央指示,劉格平由寧夏調回北京,進入中央黨校學習。其妻丁磊也因試穿回族服裝慘遭鬥爭,被批是搞民族分裂的臭婆姨。

  1992年,劉格平去世后,由夫人丁磊和中央民族大學著名教授丁文樓主編的書籍上將劉格平與夫人丁磊試穿回族服裝做為忠貞愛情的美麗畫面。

  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被胡耀邦平反的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本應六十二人,但是有一個人軌爹哭媽擰喪種,拒不履行國民黨監獄機關的出獄手續,他就是劉格平。

  劉格平說我寧肯讓國民黨殺掉,我也不幹,死也不幹。劉格平還是個穆斯林,他認為用這種方式出獄會「下朵子海」火燒油炸。所以劉格平呢,就作為一個普通刑事犯啊,繼續跟那些殺人放火,那些搶人的匪徒們關在一起,這個倒是使得腦袋呀能夠保存下來,要給敵人知道你是共產黨不出來,那當然腦袋完了。直至1944年4 月刑滿出獄,劉格平比薄一波、安子文、楊獻珍他們多關了八年。

  50 年代時康生說:劉格平同志既然是老黨員,當然是馬克思主義者,但是一提到可蘭經,伊斯蘭教的可蘭經,一提到可蘭經他的馬克思主義就不見了。所以康生認為讓劉格平拒不假投降又坐了八年牢的動力不是馬克思,而是穆罕默德的可蘭經。康生說:「劉格平這麼個20年代初的共產黨員,怎麼對宗教的經典還是那麼樣神聖不可侵犯呢」。

  劉格平是二十年代初期參加『革命』的老幹部,劉是三級幹部,月薪四百人民幣,解放初期在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當副主任。是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後來到寧夏當自治區當主席和書記汪鋒因在民族服飾等問題上爭執,被中央定性在民族問題上「反黨」。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