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阿里渡過此劫的「口訣」 [列印本頁]

作者: 沈三白    時間: 2015-2-3 02:59
標題: 阿里渡過此劫的「口訣」
阿里渡過此劫的「口訣」

2015-01-30 20:34 來源: 僑報網 作者:鍾海之

馬雲和他的阿里這次真的「攤上事」了。繼陷入假貨風波並與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公開「對抗」后,已有五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公布,要代表投資者就阿里及其管理者是否違反美國證券法規展開調查。而阿里股價本月28日和29日分別跌逾4%和8.8%,兩日市值蒸發逾300億美元。

阿里在與工商總局的較量中似乎佔據明顯上風,外界亦對這一「戲碼」的大尺度瞠目結舌,美聯社稱這種公開對抗在中國可說是聞所未聞。目前,劇情已急轉直下,當美國律所宣布介入調查時,難道阿里將成為下一個被做空的中概股?有中國媒體注意到,這五家律所均為過去圍攻中概股的「常客」。提起集體訴訟,往往成為做空的代名詞,已成為很多來美上市中國企業的痛。

此次阿里被美國律所盯上,可謂是假貨風波的升級版。其實是否售假或許並不是美國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但其售假背後所隱藏的政治和財務風險,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卻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引爆。

儘管阿里可以委屈地說工商總局對其不公、可以質疑集體訴訟背後的惡意做空者及其永恆的利益訴求,但無可否認,對第三方平台的監管已經成為阿里的發展硬傷,繼而將引起投資者對其盈利模式的擔憂。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如此多的中國公司在美遭遇阻擊?阿里、聚美優品等公司在中國的成長尤如神話一般,為何來美上市后便嘎然而止?野蠻生長期的弊病通通暴露無疑。雖然任何資本都是趨利的,也許美國投資者不會關心一家公司是否真的坑蒙拐騙,然而一旦違規行為受到監管,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在一個相對健康的資本市場中,做空者或許是禿鷲,但它一定是聞到了氣味才行動。

在那則古老的神話中,阿里巴巴成功地找到山洞是因為智慧與勇氣,而再一次喊著「芝麻開門」從山洞中走出來,卻正是因為不貪婪。這對於如今的馬雲和他的阿里來說像個直白的寓言。對於阿里而言,為了脫離假貨平台的危險境地,必須拿出壯士斷腕之決心監管假貨,同時調整業務比例。雖然短時期內可能會遭遇陣痛,但智慧、勇氣、戒貪,或許是阿里降低政治及財務風險的「口訣」。

(編輯:知欣)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