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有關善事轉換為功德的問題
[列印本頁]
作者:
有緣人白雲
時間:
2015-2-1 07:33
標題:
有關善事轉換為功德的問題
澳洲東方台節目精彩摘錄:
有關善事轉換為功德的問題;用佛的理念行善才會成為功德
男聽眾:台長說過「我們要把善事轉化為功德」,因為只有功德才能夠抵消我們的孽障。因為新年嘛,我在12月31日發願:日行一善。這樣一年下來,能不能在大年三十晚上將一年所有的善事轉化為功德呢?
台長答:用佛的理念來行善,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用了佛的理念來行善,你真的做了這麼多就可以轉換了;如果你當時做的善事沒有佛的理念,那這個善事還是成為福德。舉個簡單例子:今天你對一個人好,你說「哎呀,他是菩薩啊!我要度他!雖然他現在還沒有學佛,但是我對他好一點,說不定他以後就會念經了呢」,好了,你做這個善事,哪怕幫他推個輪椅、拿個板凳,這個善事以後就可以成為功德(那是不是完全取決於我們的發心呢?)對,沒有發心只能成為「善」,有對佛菩薩的、佛法的發心,才能成為「功德」(明白了)
功德與善事的區別,做功德發心很重要
女聽眾:有個同修,家裡種的菜什麼的都結緣給同修了,您說他這是做功德還是做好事?
台長答:這看他的發心,他覺得是慈悲眾生,學著菩薩,覺得都是在修功德的是在學心靈FM幫助人家,「我應該給他們多點菜讓他們吃好一點、身體好一點,讓他們能夠去救度更多的眾生。」這全部都算功德;如果他只不過想想「我家裡菜多,我就給他們來一點」,那就是善事了,善事就沒功德了(善事可轉化為功德啊)功德是靠你的心,發心實際上很重要,一個人發心就代表功德(他也發過心,要多度人多做好事)那就可以了,叫他發心與這個菜連在一起,送人東西要跟發心連在一起(好,謝謝台長!)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