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薄熙來秦城監獄近況曝光(圖)
[列印本頁]
作者:
COSLATER
時間:
2015-1-3 10:23
標題:
薄熙來秦城監獄近況曝光(圖)
2015年的第一天,李望知發布了一條長微博,講述其幾天前到秦城監獄探望父親薄熙來的情景。
博文發佈於元旦當天的17:52分,雖然沒有被刪除,但此時長微博和鏈接都已經無法打開了。
微博發布的前幾個小時,也就是12月31日的晚上11點多,上海黃浦江邊發生了踩踏事件,36條生命消失,再加上當天是元旦放假,所以李望知的這條微博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一人君(微信公號onlyczx)
注意到,截止到目前,這條微博共有評論436條,轉發2564個,1453個贊。
在博文中,李望知透露了薄熙來在獄中的境況,說父親的身體還好,並且有病可以得到治療。
李望知表示,2014年是自己三十年來見到父親次數最多的一年,因為知道以後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不願意錯過每次機會。
李望知在微博中感嘆,人生苦短,見到父親不是在葬禮上,就是在法庭和監獄里,而且見面的機會將也越來越少了。
全文連同標點符號,總共364個字,雖然從頭到尾都用「他」來稱呼薄熙來,但字裡行間透露出濃濃的父子之情。
李望知原名薄望知,是薄熙來與前妻李丹宇之子。薄熙來與李丹宇於1976年結婚,兩年後生下李望知。
文-革結束后,薄-一-波平-反,薄熙來進入北大歷史系就讀,期間認識了就讀法律系、長相甜美的谷開來。
造化弄人,谷開來正好是李丹宇嫂嫂的妹妹,算起來,谷李兩家還是親家。
小三谷開來出現,造成薄李感情不合,薄熙來與李丹宇的離婚案曠日持久,從初級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一直到最高法院,雙方終才分道揚鑣。李丹宇帶著四歲的兒子離開薄家,並把孩子改姓李,就是現在的李望知。
李望知曾就讀於北大法學院,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學院,現為和才基金合伙人。曾供職於花旗銀行,老牛慈善基金創始合伙人,服務於金融界超過7年。
此外,李望知據說還與一家名叫「重耳」的投資諮詢公司有關聯,該公司位於北京。
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名字,年輕時因父親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的陷害而被迫逃亡,而後經過種種努力重新奪回王位,成就霸業。
一人君(微信公號onlyczx)
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此時的李望知已經化名李小白。
小白是春秋五霸齊桓公的名字,公子小白在擊敗手足奪取王位后成為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李望知給自己化名李小白,然後又將這家公司取名重耳,雖然不著一字,但暗含的殺氣已經衝天,個中意味不言而喻。
新年伊始,國內的李望知在微博中感念獄中的父親,而在國外的薄熙來另一個兒子薄瓜瓜,12月20日卻在紐約第五大道的高檔百貨店古德曼血拚採購。
當天,薄瓜瓜穿著牛仔褲,黑色毛衣與大衣,戴著酒紅色圍巾,看起來神清氣爽,手上提滿了名牌購物袋,正在進行聖誕大採購。看起來,並有因為父母同時身陷獄中而影響心情。
兩個兒子,一個二十多年前灰溜溜離開薄家,改姓埋名;一個被奉為太-子,享盡恩寵。但最終對待獄中的父親,態度卻迥然不同,讓人唏噓。
李望知比薄瓜瓜整整大10歲,年幼時已被薄熙來拋棄,隨母姓李。薄瓜瓜被指在谷開來影響下,自小不認李望知為哥哥,兩人也不相往來。兩兄弟在小時過年過節時,在爺爺薄-一-波家中偶爾碰面。
瓜瓜在朋友圈中從不提及這哥哥,並稱薄熙來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我薄瓜瓜。早年內地記者專訪薄瓜瓜時,提及李望知三個字,瓜瓜一臉不悅。
薄熙來案發後,李望知曾發微博稱:「五年未見的人,毀了我一生」。不過,2013年8月22日,李望知還是參加了薄熙來在濟南中級法院的庭審。
據說,李望知在薄熙來案件審訊前曾主動聯絡薄瓜瓜,但薄瓜瓜不予理睬。
那此參加庭審,是李望知6年之後首次見到父親薄熙來,上一次見到父親薄熙來,和弟弟薄瓜瓜,還是在2007年1月祖父薄-一-波的葬禮上。
兒子對父親如此,可是父親對兒子又怎樣呢?
有傳言說,薄熙來在位時,因擔心十八大前,兒子李望知捅出他「拋妻棄子」的醜聞,影響仕途,下令手下用「經濟犯罪」把兒子李望知關押了起來。
其實,除了元旦當日李望知的博文所述,早在2014年11月17日,李望知也透露過薄熙來在秦城監獄的近況。
那天,李望知與姑姑、姨姨等薄谷兩家親屬一起,參加一位老領導的遺體告別。當時李望知說:「我爸挺好的,剛剛搬到一個新的房子,待遇都不錯,由醫護人員監護、陪同,現在可以通電話,過些日子就可以允許探視了。」
當然,李望知也並非如外界描述的那般完美。薄熙來在位時,李也曾打著薄熙來的旗號掙大錢,母子倆活躍在大連商界,擁有豪宅、名車,用盡了薄熙來在大連的餘威。
附李望知微博所發公開信全文:
2015,祝大家新年進步。
感謝大家的關心,帶給我們很多溫暖。
一年前這會兒,父子時隔七年第一次面對面說話,他第一句話就是,「那些說你給我、給開來下毒的材料,就在我身後的柜子里,有這麼厚(手比一尺),我從來都沒有相信過。」瞬間淚奔。
但就是這個編-造出來的所謂1206項目,牽涉北京、重慶公安局、中-央警-衛局多人,隔絕父子如陰陽,至今無法結案,無人負責。那些此案的製造者、傳播者,亦無人澄清,無人道歉。如父如子,不都是此案受害者嗎?
2014年,居然是我有記憶30年來見到他次數最多的一年,深感溫暖。能去的機會都去了,希望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增加一點探視機會,畢竟人生苦短。有時想想,見他不是在葬禮上,就是在法庭中,監獄里。幸歟?悲歟?不免略感造化弄人。
收到私信眾多,因有紀律,不便多言。他身體還好,雖然條件有限,但有病可以得到治療。
紙短情長, 謝謝關心!
2015/1/1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