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求助:冬天生凍瘡怎麼辦啊?
[列印本頁]
作者:
xieyike1
時間:
2004-12-15 05:47
標題:
求助:冬天生凍瘡怎麼辦啊?
[:435:] 請問有哪位達人知道,冬天臉上長凍瘡怎麼辦啊? 謝謝!!
作者:
一壺清茶
時間:
2004-12-17 07:07
標題:
凍瘡預防及治療
凍瘡是由於寒冷引起的局部組織損傷。受凍皮膚蒼白、淡紫、發硬並有水腫,遇暖后皮膚由蒼白轉為紫紅色,發熱、癢痛,有時甚至潰破。凍瘡病程緩慢,容易複發。愈后不留瘡痕。發生凍瘡后應及時進行治療,以減少組織壞死和預感染。對於輕微凍瘡,可每天用30―40℃溫水浸浴患部12次。無水泡者,可同時在患部用手按摩20分鐘,以促進血液流通,使受凍部位的組織恢復正常。有水泡時,可將水泡內液體抽出,敷以樟腦膏、希涅夫斯革軟膏或桑寄生軟膏。已有明顯深部壞死時,用50%酒精或高滲鹽水濕敷,加速局部乾燥和促進分界線形成,以便考慮切除壞死組織。給予抗菌素、磺胺類藥物抗感染。
以下收集一些民間單方,患者用后反應效果較好。
1、當耳、手、腳局部出現紅或紫紅色,輕度腫脹,自覺灼癢、疼痛,有的表皮甚至已略有破潰時,塗上一點風油精。開始會惑到發涼,破潰處略疼痛,20分鐘后可出現灼熱感。 用藥一天後,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減輕,3、4天後癥狀消失,有的結痂,多在7天就能治癒。每天塗患處2―3次即可。
2、用辣椒配成辣椒酊,對治療凍瘡初期的局部紅腫發癢有一定療效。辣椒酊製法:用尖辣椒35隻,放在250克75%酒精中,密封7天即成。用它塗抹患處即可發生效用。辣椒還可配製成辣椒油膏,配製也很簡單:用辣椒細粉2份、凡士林(藥店有售)8份,調勻后便可敷用。嚴冬外出時,在耳廓、手背、足跟等處擦些辣椒油膏,可預防凍瘡。
3、熟雞蛋2個,去掉蛋白把蛋黃掏碎放入鐵勺內然後放在小火上翻動煎熬,直到蛋黃熬出油來去掉廢渣,把蛋黃盛入瓷瓶內備用。使用時用消毒棉球蘸蛋黃油擦凍瘡處,每天擦兩次,連擦數天便可痊癒。
4、將鮮薑片或蘿蔔片烤熱后,擦抹患處,每日二、三次。
5、將大蔥、生薑研碎后塗在患處。
6、將蜜柑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拌上豬油抹在患處。
7、用蜂蜜75克、豬油25克,放在一起拌勻,每天塗二、三次,數日後即可消去紅腫。
8、對較重的凍瘡,用火燒過後的針挑破水泡,擦上凍瘡膏或中藥紫雲膏,再用乾淨布包紮好。
9、白蘿蔔切成片,放在陰暗處凍成硬片,然後貼在患處。
10、雲南白藥撒於凍瘡潰爛處,4小時后便結痂 ,再採取保溫措施,凍傷很快便可痊癒。
11、秋季時,將大蒜搗成蒜泥,放在陽光下曬熱,敷在患過凍瘡的部位,用力搓擦20分鐘,兩天後再用同樣的方法搓擦一次,連續四、五次,冬季一般不再複發。
作者:
一壺清茶
時間:
2004-12-17 07:12
標題:
凍瘡的防治
發生凍瘡,與低溫、潮濕、風速、溫差等外界因素有關, 更與人體素質差異、組織對低溫的調節適應能力,心及局部 末梢血液循環--微循環不良有關。
一旦得了凍瘡,組織就受到了損傷。在春夏秋季,人體 會自行修復,但這六 、七個月時間很難完全修復。因此, 第二年就容易再複發。
治療凍瘡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環,提高組織搞寒能力, 使患者能度過寒潮的侵襲,整個冬天不發或輕發,以減少損 害期,增加修復期,使翌年不發。一般一、二年不發,即認 為治癒了。
凍瘡治療方法較多,可分為分全身治療及局部治療。
全身治療有:
一、口服菸醯胺(N.A.A)、莨菪鹼(654-2)、阿托品等興奮交感神經、擴張血管類藥物。
二、口服維生素E等藥物,以提高血管對寒冷的應激能力。
三、口服溫經通絡類中藥。
四、運用祖國醫學針刺、針灸、敷貼耳穴心及西醫神經節段或局部封閉療法等。
五、治療貧血等其它慢性病 ,提高人體素質。
局部治療有:
一、藥物浸泡療法。
二、局部塗搽敷貼各類霜劑、軟膏、酊劑、搽劑、硬膏等。
三、物理治療,如光療(紅外線、遠紅外線、紫外線、激光等)、電療、溫療、水療、聲療、磁療、體 療(按摩、推拿)等。 各種方法,可單一應用,也可綜合應用。
作者:
一壺清茶
時間:
2004-12-17 07:13
呵呵~~xieyike1網友,你看看上面的方法對你是否有幫助~~
作者:
jlmczhy
時間:
2004-12-17 11:00
標題:
親身驗證好用的辦法!神奇啊!
我曾經兩次患上凍瘡,都是用這個辦法,很快就好了,你也試試吧!
簡單得很--
用腳盆取來冬天的霜(我是從窗戶上刮的,冰箱冷凍室里的也可,當然量要足夠多),在火上燒化后或洗或塗抹,一次就可全愈!
希望你早日擺脫凍瘡!
作者:
一壺清茶
時間:
2004-12-17 11:26
呵呵~~~~謝謝jlmczhy的經驗之談,希望xieyike1網友能夠看到~~~
作者:
xieyike1
時間:
2004-12-17 12:46
謝謝jlmczhy和一壺清茶了............... 謝謝你們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