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日本為什麼恐懼美蘇,而輕視中國?(圖) [列印本頁]

作者: COSLATER    時間: 2014-11-1 14:35
標題: 日本為什麼恐懼美蘇,而輕視中國?(圖)
  

  
   從歷史的眼光看,日本之所以對華猖狂,屢屢發起侵華戰爭,是因為侵略成本太低。1894年的甲午戰爭,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一直沒有得到清算,這場戰爭奠定了日本在亞洲的地位和利益,大獲其利。1931年-1945年的侵華戰爭,日本雖然戰敗,但全身而退,沒有得到清算,掠奪中國的大量文物和金銀財寶沒有歸還,也沒有賠款,居然還把戰犯供奉在靖國神社。所以,日本人對中國容易輕視,容易產生嚴重的僥倖心理,認為侵略中國不會吃虧,即使失敗,也損失很小,可以全身而退,這樣大大刺激了日本冒險的慾望。

  二戰時,日本有兩派:一派主張北上,配合德國清剿蘇聯。一派主張南下,和美英法爭搶亞洲殖民地。日本北上與蘇聯爆發諾門坎戰役,慘敗之後,決定放棄北上戰略,而執行南下戰略。日本怕美國,怕俄羅斯,是因為日本與美國和蘇聯爆發的戰爭,都吃了大虧,不但慘敗,而且被徹底清算,所以至今心理有陰影,不敢打這兩個國家的主意,甚至說話也小心翼翼,怕刺激美俄被挨打。美蘇打日本,那是往死里打。關東軍在東北被全殲,基本沒有戰俘。美國更厲害,直接用日本人試驗原子彈的威力,還管什麼人道主義?什麼日內瓦條約?所以,日本人談起美俄,就心懷恐懼,就忐忑不安。對中國,日本則有所謂的心理優勢,可以信口雌黃,甚至公開挑釁。即使美國駐軍日本,儼然太上皇,日本也心甘情願,俯首稱臣。即使俄羅斯割取北方四島,日本也心甘情願,不敢聲張。而侵佔中國的釣魚島和琉球群島,日本卻似乎心安理得。這種心理誤區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日本沒有吃中國的大虧,這是我們必須學習美蘇的地方。

  歷史又在輪迴,美國急需亞洲爆發一場戰爭,以重返亞太,重新殖民亞太;以掠奪亞洲國家積累的財富,挽救美國的衰落。一戰、二戰,使世界財富向美國轉移,奠定了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冷戰,蘇聯崩潰,財富又一次轉移到美國。

  安倍之所以敢猖狂,想冒險,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侵華失敗的後果輕。甲午戰爭是嘗到了侵略的甜頭,使日本崛起。二戰侵華,也是全身而退,除了處決幾個甲級戰犯,至今還被日本供奉在凈國神廁里頂禮膜拜,其他的基本毫無損失。二是可以從歐美資本集團那裡獲得巨大的補償損失。從歷史的史實看,日本兩次侵華戰爭的背後,都有西方財團和軍工的巨大支持,這就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底氣。也符合歐美資本集團慣用的所謂再平衡戰略,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略。發起戰爭被懲罰的後果輕,如果勝利可以獲得巨大的報酬,日本豈可不冒險?

  從輿論的炒作看,美日設計的對華戰爭,試探戰就是釣魚島海空局部戰爭。通過這場戰爭,試探中國的軍力和領導人的決心意志,到底有多強?如果中國領導人決心意志不強,那麼這場戰爭就會持續擴大。如果決心意志強,而且一舉殲滅日本的海空軍入侵力量,這場戰爭就如諾門坎戰役,日本立即對我投降,做出和解態勢,安倍下台,其他親華領導人上台,併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學德國的總統下跪,以顯示反省侵略的姿態。

  今年是甲午年,歷史的悲劇決不可重演,習主席在紀念盧溝橋事變的講話中,提出「四個絕不」,宣示了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中日只要爆發戰爭,我們必須取得完勝。戰爭不打則已,只要開戰,就學習美國,不惜核打擊日本;就要學習蘇聯,不惜全殲日軍,一戰必須打出未來100年的中日和平來。開戰權在日本,但結束權在我。只要開戰,就必須將1894年的甲午戰爭和1931年的抗日戰爭的仗算清楚,日本必須賠款割地,永久地失去發動戰爭的能力和精神意志。

 
作者: lchi2000    時間: 2014-11-2 00:43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