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公積金提取有多難:明明是我的錢 為何我做不了主?
[列印本頁]
作者:
鳥兒不早起
時間:
2014-8-28 15:44
標題:
公積金提取有多難:明明是我的錢 為何我做不了主?
「明明是我的錢,我卻做不了主」——一邊是巨量公積金使用效率低下,一邊則是大量有意使用的繳存者「望而興嘆」。近年來,抱怨公積金「提取難」的呼聲不斷。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地方公積金提取存在「手續繁」、「到賬晚」、「限制多」等問題,而公積金主管部門也有無奈之處。簡化提取手續,提高提取額度,讓公積金真正為繳存者「雪中送炭」,這成為眾人對完善公積金制度的期待。
比如,許多城市的公積金提取需要每次都遞交紙質材料。一些公積金中心由於工作人員有限,直接與繳存單位的公積金專員對接。提取者需要向所在單位提出申請,再由單位的公積金專員將材料遞交公積金中心。
公積金從遞交材料到成功到賬,這個周期要多久?記者在多個城市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得到的結果是:一兩天是「驚喜」,一兩個星期算「正常」,一兩個月也「認了」。在大城市房價高企的情況下,公積金提取周期過長無疑加劇了居民購房的「燃眉之急」。
「在公積金到賬之前,我需要借一筆錢去湊夠首付,辦理過戶等手續,等待房產證出來就要一個月,之後再申請提取公積金,又等了兩個多星期。10萬塊錢借了將近兩個月,利息就要好幾千。」廣州一位剛剛購買二手房並提取公積金的市民說。
公積金提取範圍過於狹窄,也是一個突出問題。部分城市明文規定的「租房提取」,實際上已變成一紙空文。尤其在房價高昂的一二線城市,租房已成為許多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唯一選擇,但公積金的「支援」卻出現嚴重缺位。
包括廣州在內的全國大多數城市規定,以租房為原因提取公積金,需要提交經過備案的租賃合同和發票。然而,出於避稅等原因,目前絕大多數房屋出租沒有經過備案。因此,租房提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實為「鏡花水月」。
廣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租房需求旺盛,但2013年度,在發生提取的公積金賬戶中,租房提取占的比重不到1%。
「備案意味著要多交稅,誰去拿合同去備案呢?我也想用公積金抵一些房租,但想到每年又要多交上千元的稅,就還是放棄了。」畢業后一直在北京租房的張瑋峰說。
不少公積金中心也犯難:第一難,既要簡化材料,又要嚴格防止騙提、套取;第二難,要在專業人員缺乏的情況下,時刻把控整個公積金「蓄水池」的流動性;第三難,屢屢遭遇部門間的信息壁壘。
不過,一些城市採用電子化審批,縮短了公積金提取的審核時間。記者在廣州走訪了一個營業網點。公積金提取申請者在備齊所有資料後到網點進行掃描,上傳至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伺服器,由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審核和備案。第一次申請成功后,申請人只需通過公積金中心的網上辦事大廳點擊提取申請即可。
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是本地購房提取,首次申請到資金到賬的時間在五個工作日左右,第二次申請可實現次日到賬。
材料簡化也許是個技術問題,隨著系統的升級可以解決。但對於一些公積金中心來說,另一個「老大難」則不那麼容易破解。由於缺乏專業人員,部分公積金中心對資金的流動性控制沒有科學的標準,導致對提取額的控制過於謹慎,造成提取周期過長。
以南方某三線城市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為例,該中心整個人員編製不過20人,普遍經驗不足,對存貸比、存取比等資金流動性指標控制有時候只能參考商業銀行或者效仿其他城市公積金中心。
以上「兩難」是在公積金體系內的問題,第三難則涉及範圍更廣。公積金中心和公安、民政等部門缺乏信息共享機制,公積金中心對身份證明、婚姻證明等資料出現疑問時往往只能通過函詢。大量的時間耗在部門的比對、溝通之上。
多位地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管理系統也面臨窘境: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等,導致系統五花八門,信息難以共享。
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在我國已有20多年歷史,在推動住房分配貨幣化、引導城鎮居民住房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同時,各種問題也日益顯現,社會的批評質疑聲和改革呼聲越來越強烈。住房公積金制度還需在改革進程中逐步完善和成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和監管機制。
記者觀察到,今年以來,上海、廣東、安徽等地出台了一些舉措,著力破解住房公積金「提取難」。業內專家認為,為滿足職工多元化住房消費的需求,建議放寬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允許租房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取消支付房租起點限制。
一些專家還建議,應允許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契稅、專項維修基金、物業費等與住房相關的稅費;從人性化管理角度考慮,應考慮允許因大病、突發事件等原因造成生活嚴重困難的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
針對流動性管理難的問題,有業內專家建議,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台公積金資金流動性的指導性規範,加大公積金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以強化公積金資金池流動性的科學管理。
針對跨地區資料審查困難,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等專家建議,在城市內各部門信息共享機制打通的基礎上,應儘快建立城市間公積金中心的信息共享平台,以縮短審核時間,減少審核成本。
作者:
新鮮人
時間:
2014-8-29 04:03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8-29 04:12 編輯
美國的個人退休賬戶,孩子的學費賬戶都是你自己的錢,你可以隨便取用嗎?
作者:
隨意隨緣
時間:
2014-8-29 13:46
樓主真是屬於孤陋寡聞型,整段論述就是一個無事生非,為反對而硬編的文字。
公積金的目的就是給你養老的錢,豈能讓你現在胡花?給你個典型案例,去查查新加坡的公積金條例吧。另外如樓上所述,美國的401K也是很典型的例證。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