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96A坦克快速行進間直中靶心 俄裝甲兵目瞪口呆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坦克兩項」賽究竟發生了什麼

  實戰化到底怎麼組織,「通過這一次有一些心得,不僅僅是打實彈,體現在方方面面」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山旭特約撰稿劉逢安劉志強章詠楊凱陳志李月飛/江蘇報道

  紅色的俄羅斯T-72B3M坦克,以超過50公里的時速「飛」過斜坡,「咣」地一聲砸在地上,毫髮無損,繼續前進。

  這一幕,看得中國裝甲兵驚心動魄。

  綠色的中國96A坦克快速行進間轉動炮口,瞄準開火,直中靶心。

  這一發,讓俄羅斯裝甲兵目瞪口呆。

  「坦克兩項—2014」國際競賽於8月4日至16日在莫斯科郊外的阿拉比諾訓練場舉行。中國軍隊首次亮相這一賽事,獲得銅牌。

  這場極其小眾的競賽,在千里之外的中國國內掀起一陣莫名的波瀾。用中國代表團領隊、陸軍第一集團軍某裝甲旅旅長王向東的話說,「網上輿論的壓力非常大!」

  喧嚷過後,這位大校和他的戰士們正用軍人的視角重新審視在莫斯科的經歷。他們將向總部和裝備生產企業提交總結報告。實戰化,是其中的關鍵詞。

  跑得快的T-72

  時間回到2014年6月,在南京軍區三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一個與「坦克兩項—2014」類似的場地建了起來。

  王向東對《瞭望東方周刊》回憶說,他2月份領受命令,當時就覺得「可以干」。

  因為,他率領的裝甲旅從2005年開始換裝96A坦克,是全軍最早形成戰鬥力的部隊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訓練水平。曾有總部機關首長到他的部隊考察,看到所有坦克都以超過25公里的時速行進間射擊,當即說「能打仗」。

  行進間的高精度射擊,最終也成為中國代表團在「坦克兩項—2014」上的「撒手鐧」。

  通過選拔和考核,來自全旅的三個最好的車組被派往莫斯科。從7月19日抵達到8月4日開賽,中國裝甲兵只被允許進行了一次適應性訓練,「限速2擋跑一圈,十幾公里時速,怕破壞場地。」排長王春衛對本刊說,另一次進入場地是用半天時間進行武器實彈校正。

  此後,他們只能「練練體能,營區里跑跑步」。

  開幕這天,儀式因故推遲了一個多小時,中國軍人用良好的軍姿贏得全場尊重,雖然這把王向東急得夠嗆:「這麼站著,一會兒怎麼比賽!」

  更重要的是,中國軍人發現:場地上滿是石頭,與在國內訓練的道路和適應性訓練時的賽場完全不同。

  作為第一個項目的第一個出場車組,809車駕駛員戴田財並沒有注意,自己被后發車的俄羅斯坦克逐漸追上。

  一個轉彎,他感覺到自己的坦克被並不劇烈地撞擊,「一般路面還可以堅持,但是擠進石頭后,履帶很快就不行了。」

  「坦克兩項—2014」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單車賽,12個國家的36個車組被編為9個小組,20公里競速,期間進行機槍、火炮射擊。每次射擊失利,都會被罰圈或罰時,最終以用時排名。

  「去之前就知道T-72速度快,但沒想到那麼快。」王向東說,在直道上,這種俄羅斯製造的坦克「就像轎車一樣」。

  除了中國代表團自帶坦克,所有參賽國家都使用俄羅斯提供的、裝備900馬力發動機的T-72BV坦克。為此他們還可以用6周時間在場地內接受俄方的指導。

  但俄羅斯人自己使用的是更好的T-72B3M,它是T-72系列坦克的最新型號,1100馬力。 

  中國代表團使用800馬力的96A坦克,而且沒有經過改裝。

  動力差異是此次賽事中的焦點。其實高機動性一直是俄羅斯裝甲部隊的傳統,其戰術戰法均與這種武器特點有關。

  比賽前,中國代表團曾參觀俄羅斯的坦克博物館。令王向東印象深刻的是,反映二戰庫爾斯克坦克大戰的展台,清晰描述了蘇聯軍隊利用速度快速進行「兩翼包抄」的戰術思想。

  「那時蘇聯坦克射程不如德國,只能高速接近對方然後射擊。」他說。

  「坦克兩項—2014」期間,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洪光撰文說,96系列坦克主要適用於中原和長江以南地區,由於城鄉道路多,水網丘陵地多,對坦克的越野機動能力要求相對不高,所以「高機動性」不是必需的戰技指標。

  打得準的96A

  被T-72B3M撞擊后,809車的側裙板慘不忍睹,「96A的側裙板防彈,但不像T-72是鐵的。」戴田財說,種種因素之下,他們只能換車繼續比賽。

  中國代表團為此提出申訴。在每個代表團國家都有一人參加的委員會進行了表決。結果以為涉及各參賽隊的利益,申訴以5:7未能通過。

  809車組的成績原本排在第七八名,就此落後到第27名。中國代表團也由本來的第5名,落後至第8名。

  不過,王向東承認,俄羅斯坦克的確「皮實」:比賽中間他們從來不用打開動力艙維護,甚至利用自己的優勢針對中國坦克制定比賽規則。

  俄式坦克的這種特點獨樹一幟。就像家用轎車一樣,低故障率和高電子程度似乎很難共存。但火控系統是它的軟肋,瞄準時間長,射擊成績與中國代表團相比不夠理想。

  第一階段比賽結束,中國坦克被撞得「七零八落」的圖片在網上瘋傳,但很少有網友談及,中國坦克取得了最好的射擊成績。

  96A是59式之後最受解放軍裝甲兵歡迎的坦克。因為採用了第三代坦克的火控系統和第二代坦克的車身,被稱為「二代半」坦克。

  它的列裝為中國陸軍的地面突擊力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儘管變革的過程總有悲壯色調。

  王向東回憶說,列裝96A時他還是團長,「教練射擊,成績不理想,即使水平最好的營長也不行。」

  他叫停訓練,給工廠打電話,集中全團炮手研討,終於發現了原因。

  原來59式、62式等老式坦克使用目測距離,加之炮手對訓練場地很熟悉,一般不用再次測距就直接射擊。

  96A自動化程度很高,操作更簡便,但每射擊一次就要重新賦予射擊諸元,「我說這是用62式的方法訓練96A。」他問有多少人採取老辦法,三分之二的炮手舉了手。

  最終結果是越老資格的炮手命中率越低,「老特級炮手打不過新炮手,一些人最終被淘汰。」

  96A與T-72優勢各異,從歷年上合聯演的新聞報道中,也可以看到兩支裝甲兵的不同優勢。

  「私下交流,掛二擋行進間打,他們說,不行。」王春衛說。

  第二階段短程賽,本來只需在周長4公里的場地上跑一圈半,臨時被競賽組委會增加為兩圈半。

  這個階段開始前,中國代表團壓力空前,王向東「整夜睡不著,抽煙」。

  他要求戰士們:決不放棄,務必保持穩定,「一被超車就著急,一急就動作變形,一爭就亂。」

  第一階段結束后,王向東掉了眼淚。他給在國內的旅政委打電話,「後來我說是信號不好,其實是說不出話來了。」他告訴本刊記者,「我們是戴著國旗出來的。不到國外參加比賽,不知道什麼是責任,國家多重多輕。如果輸了,怎麼交代。」

  前往俄羅斯,他的三輛參賽坦克和一輛備用坦克,帶了三台發動機和兩個變速箱,「拼了」。最終有兩輛坦克更換了發動機,這又考驗了綜合後勤保障能力。

  實戰不僅是打實彈

  在96A接近90%的命中率和T-72系列似乎從來不會出現車損的高機動性之間,競爭逐漸白熱化。

  俄羅斯坦克最後甚至放棄射擊:一發不中罰跑一圈,T-72B3M跑一圈可以達到32秒,96A則需要50多秒,甚至超過1分鐘。

  射擊似乎成了俄羅斯人的死結。在網路上傳播的視頻中可以看到,96A在接近標靶時幾乎不用降速,就可以連續射擊命中,其他國家即使停下來也容易炮炮全失。

  但是從競賽設置的內容看,俄羅斯軍隊仍然進行著高度實戰化的訓練。

  在中國,實彈演習中每輛坦克都有保障小組,為坦克搬運炮彈。「坦克兩項—2014」需要裝甲兵自己裝彈和加油。

  「自己抱著炮彈,戰戰兢兢,不要小看,就這樣一個動作,體能、技能、心理素質都得到了鍛煉。這是訓練理念問題,我們下一步訓練都要這樣。」王向東說,實戰化到底怎麼組織,「通過這一次有一些心得,不僅僅是打實彈,體現在方方面面。」

  他還稱讚阿拉比諾訓練場:從住地到比賽場,幾公里的道路兩邊有七八個和比賽場類似的訓練場地,「除了個別科目,大多數比咱們設置的難度高。」

  比如對不同的障礙物,中國的訓練場都規定有統一標準,阿拉比諾訓練場的障礙物則是極其自然地堆積而成,形狀、高度各異。

  裝甲兵們承認,這種長度的極速競速,在日常訓練中極少遇到。

  「訓練大綱中其實有規定,連行軍、營行軍、團行軍要走多遠,但是保障條件不夠。」王向東解釋說,他的部隊駐地位於人口稠密的東南沿海地區,「旅里的訓練場,開個炮都能把老百姓家的玻璃震碎」,更不要說幾十公里快速行軍所需要的空間。

  無論裝備如何,「坦克兩項」賽都是一個衡量各國訓練水平的大平台。顯而易見,那些有邊境糾紛、常年戰備的國家,具有真正的作戰實力。

  「坦克兩項賽」的創立者、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一直主張用多種創新方法促進軍事訓練,推動各種軍事技能大比武。

  目前,俄軍在四個主要戰略方向都有「坦克兩項」選拔賽,最終勝利者參加國際競賽,因此這一賽事也成為俄羅斯裝甲兵部隊最具榮譽感的比武項目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續整個夏天的解放軍「跨越—2014」系列演習中,也採取了前所未有的260公里連續戰場機動的檢驗方式,希望促使部隊和裝備達到並突破極限。

  「坦克兩項—2014」第二階段結束,射擊全中的中國代表團排名第四,前兩個階段總排名升至第六位。

   兩塊胸肌和八塊腹肌

  極端條件下,T-72也難以抵禦。到第三階段開始前,已有近10個國家更換過坦克,而火控系統在顛簸中也經常發生問題。

  對於第三階段——體能競賽,王向東的擔心是:「前面輸了還可以怪裝備,體能輸了還能怪誰?」他承認,一開始心裡沒底。

  參賽國大多屬斯拉夫民族,體格強悍,「最明顯的是都有兩塊發達的胸大肌。」王向東說,中國裝甲兵除了胸肌和上臂,最明顯的則是每個人都有八塊腹肌。

  體能競賽分為俯卧撐、百米、仰卧起坐和障礙四個項目,每個車組抽籤一人參加全部四個項目。

  俯卧撐競賽並不像國內那樣,支起身體、停頓、下俯,統計規定時間內的次數,而是連續不斷起伏,稍有停頓就叫停。

  戴田財做了73個俯卧撐,排名第一;王春衛1分鐘做了56個仰卧起坐,排名第一。中國軍人還在百米中以12秒6排名第二。

  體能差距也很明顯:有的國家抽到的裝甲兵年齡稍大,俯卧撐只能做二三十個,還有的在障礙項目中乾脆繞過去……

  一個被忽視的因素是,整個競賽持續13天,每日都在俄羅斯夏季的烈日下進行。最後一天,科威特一個車組的駕駛員突然昏厥,導致坦克失控。還是觀禮台上的中國軍人跑過去進行了救援。

  儘管在體能競賽中「絕地反擊」,但中國代表團距離由俄羅斯、亞美尼亞組成的第一集團存在一定差距。

  在2013年排名第二,打算「保二爭一」的哈薩克則在第四階段接力競賽中出現重大火炮系統問題,只獲得第四名。該國軍訓部副部長因此潸然淚下。

  如今,坐在辦公室里,略顯疲憊的王向東並不願意參與孰是孰非的辯論——除非真正走上戰場,否則誰能說得清,跑得更快和打得更准以及圍繞它們的戰術,哪個更有優勢?更不要說根本沒有在「坦克兩項—2014」中得到檢驗的防護能力。

  按照目前「坦克兩項—2014」規則,更重視防護性能的西方裝備肯定無法取得好成績——它們通常都因為複雜的裝甲系統而異常笨重。

  其實自帶坦克的中國代表團也是這項競賽的「闖入者」,畢竟除中國隊之外,其他11支隊伍、確切地說10支隊伍(俄羅斯的裝備更先進些)都處在同一裝備水平。

  王向東稱,這次競賽的另一個重要收穫就是:信心——對裝備、對訓練的信心,還有戰士們的作風。

  在他看來,此行收穫頗多,「實戰化訓練就是要圍繞實戰要求,了解先進的訓練理念,研究科學的訓練內容體系,制訂有效的考核標準條件,加大訓練設備器材的保障力度。」

  當然,俄羅斯武裝力量仍然是一支受人尊敬的軍隊,比如先進的訓練理念、裝備技術。

  王向東說,出去看看,收穫很多。

  「坦克兩項賽」

  根據冬奧會項目「現代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和射擊而設立。2013年,俄羅斯、哈薩克、白俄羅斯和亞美尼亞裝甲兵在俄羅斯舉行了首屆國際坦克兩項比賽,俄羅斯、哈薩克排名前兩位。2014 年,來自俄羅斯、安哥拉、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委內瑞拉、印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中國、科威特、蒙古和塞爾維亞12個國家的裝甲兵參賽,俄羅斯、亞美尼亞、中國名列前三位。

  T-72,俄羅斯坦克的名片

  T-72系列坦克自1967年開始研發,它既是世界上第一種「三代坦克」,也是俄式坦克的招牌產品。據統計,擁有十幾個型號的T-72家族在全球範圍內銷售超過2萬輛。

  比如在中東,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曾購買T-72系列坦克。伊拉克是一個典型例子,擁有數千輛T-72的共和國衛隊,在海灣戰爭中,因缺乏信息化支撐和制空權而潰不成軍。

  T-72B是T-72第二個重要的改進型號系列,可以發射導彈、防護系統也得到加強。T-72B3M性能接近俄軍也只有少量擁有的T-90系列坦克。除了在外觀上有很大差異,T-72B3M主要改進了火控系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