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昆明夫妻離婚只為買房假房 可惜這婚白離啦 復婚?
[列印本頁]
作者:
鳥兒不早起
時間:
2014-8-13 14:02
標題:
昆明夫妻離婚只為買房假房 可惜這婚白離啦 復婚?
市民感嘆:計劃沒有變化快惹來煩事一堆記者走訪:限購鬆綁首日看房客未現激增各開發商:不會大幅漲價消化庫存是首要業界分析:今年年內取消限貸可能性不大
2011 年1月18日昆明出台了樓市限購政策,限購執行的幾年中,為了買房資格而辦理假離婚的夫妻大有人在。昨天,昆明取消限購的消息見報后,市民秦女士就聯繫了本報記者,把自己一波三折的買房經歷告訴了記者。和不少假離婚的夫妻一樣,秦女士和丈夫為了再買套房,也假離婚了,如今房還沒有買,限購政策就取消了,這讓她哭笑不得。
市民講述
為了買套房自住不得已假離婚
秦女士丈夫名下雖然有3套房,但他們並非炒房者,也沒有像不少投資客一樣每個月都有不少租金收入。她告訴記者,丈夫名下的3套房一套是父母住、一套是外婆住,還有一套他們自己住。之所以想再買套房也並不是為了投資,「我父母沒有房子住,我們就想給他們再買一套房,但父母年紀大了,用他們名義買也貸不了款,全款付清我們又沒有那麼多錢。而且因為限購的影響,我們根本沒有買房資格了。」於是,開發商給秦女士出了個主意——假離婚。
「誰想假離婚啊!但考慮再三,也只有這個辦法能避開限購政策的限制,我名下沒有房產,離婚之後不僅可以買房,還能按首套房貸到款。」
「離婚」苦等8個月房還沒買限購取消了
秦女士告訴記者,去年,他們一家看中了高新區的一處樓盤,並參加了樓盤團購,當年10月就支付了一半的房款,為了能買上這套房,並貸到款,他們在去年繳納了房款定金后,於12月和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離婚」后就一直等著樓盤開盤。「當時開發商承諾今年三四月就能開盤的,但可能因為市場不好,樓盤現在都遲遲未開盤,雖然著急也沒有辦法。如今婚是離了,苦等了8個月,誰料現在房還沒有買到手,限購政策就取消了,我們這婚是白離了,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啊!」秦女士無奈地說。
秦女士表示,國家調控樓市他們很支持,要不是調控政策抑制了房價上漲,他們也不可能買得起房,但這一限制,把他們這樣的自住房需求都給限制了,讓他們不得不為買房而假離婚。如今限購取消了,秦女士打算先和丈夫復婚。「白白有了個離婚的記錄,真是無奈。」
市場觀察
取消限購首日
看房客未明顯增加
「您好!女士,之前您不是有買房打算嗎?但因為限購買不了了,我今天給您打電話就是想告訴您昆明已經正式取消限購了,如果您感興趣改天可以過來看看。」昨天,是限購取消首日,記者在樓盤採訪時看到售樓人員正在逐一給客戶打電話告知限購取消的消息。
在記者走訪的幾個樓盤中,現場看房人並不多,甚至有的樓盤幾乎沒有客戶來看房,當然,一方面因為昨天下大雨;另一方面昨天是工作日,加上限購剛剛取消,並不會馬上顯現到市場上。採訪中,不少樓盤負責人都表示,限購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作用畢竟有限,在限貸政策依然執行的情況下,成交量並不會立即大幅上漲。
多數開發商表示
暫無應對舉措
採訪中,記者也注意到,在多個售樓現場並沒有立即掛出取消限購的宣傳標語,各大樓盤的廣告也暫時沒有增加限購取消的要素。對此,不少開發商都表示,目前,昆明樓市的確面臨供應量大增的現實,且產品同質化競爭嚴峻,因此,對於開發商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快速消化庫存。
一位本土知名地產企業的負責人也發微博表示,限購取消雖說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畢竟政策導向是正面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對於房市的作用一定是積極的。
對於購房者普遍關心的房價會不會因為限購取消而上漲的問題,多位開發商也認為,限購雖然取消了,但從市場實際來看,目前的昆明樓市並不足以支撐價格上漲,因此,在市場庫存仍大,限貸政策沒有取消等前提下,應該不會有項目因為限購取消而大幅漲價。
業內人士提醒
購房多考慮實際需求
對於大部分購房者來說,尤其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購房者,當下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今限購取消了,可以出手買房了嗎?對於剛需和改善需求購房者來說,買房主要看區位、配套和價格,經過房價的調整,目前昆明二環、三環的房價水平基本在7000元~8000元左右,三環以外的一些特惠房源價格還更低,甚至有的樓盤還出現了「5」字、「6」字頭的房價。
因此,業內人士建議有自住需求的購房者,現在的確是比較合適購房的時機,一方面:經過價格調整,目前昆明的房價水平已經有所下調;另一方面,現在可供購房者選擇的項目和房源較多,可謂是真正的買方市場;再則,不少項目為了快速消化庫存都推出不同程度的優惠及首付分期等方式,這對於資金緊張的購房者來說也能相應減輕購房壓力。
當然,業內人士也提醒購房者,購房應該更多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不要一味地追求房價還會不會繼續下跌。還有在購房時盡量多做比較,選擇相對有實力、穩妥的開發企業所開發的項目。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