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韓國終於明白:中國一直未對菲越動武的真相
[列印本頁]
作者:
COSLATER
時間:
2014-6-15 17:54
標題:
韓國終於明白:中國一直未對菲越動武的真相
韓國某軍事網站近日發表文章對中越兩國未來可能發生在南海地區的海上衝突進行了分析。
文章認為,結合二戰初期美日太平洋戰爭中,實力佔優的美國在初期所處的被動局面,在可能的南海海上衝突中,中國很可能在初期也會因類似原因面臨類似局面。
文章稱,受制於中國所處的複雜的周邊環境,中國很難在一個方向上集中過多實力。
中國在現階段海上實力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依然有限的前提下,面臨被迫在全線布防但處處實力不足,與重點防禦但會有所疏漏的兩難局面。
這也恰恰是中國在面對越南與菲律賓一類的小國挑釁時在行動上瞻前顧後的真正原因。
首先
,任何一個海洋大國都會面臨這樣的矛盾,一方面海洋所帶來的廣泛而巨大的利益使其努力擴展其控制的海洋範圍。
但另一方面隨著藍色領土的增加,如何充分的進行控制與保衛就成了越來越現實也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美國如此,現在的中國也是如此。
以中國的三大艦隊的防禦區域可將中國領海分成三部分,這三支艦隊在這三部分海區中都面臨著來自不同方向,不同國家但程度類似的威脅。
中國海軍的任務就是應對這三個區域內的威脅,最大程度上保證中國海洋利益的完整。
但現實是,與中國領海相交的眾多國家中,沒有一國與中國稱得上絕對友好,沒有一國不在事實上與中國存在領海爭端,沒有一國不在試圖或已經以正當或非正當的手段來攫取中國的海上資源。
其次
,文章認為,如果將目光緊緊局限在中越可能爆發的南海海上衝突的話,中國在各個方面無疑都佔有壓倒性優勢。
而越南卻依然在對中國進行看似腦殘的挑釁,顯然,其明白中國受制於其他方向可能的形式突變以及美國可能的海上軍事介入,無法下定決心與自己兵戎相見。
第三
,文章認為,中越南海危機很可能最終以越南的「無賴」措施結束。那就是,越南一再的挑釁中國,使中國在面對現實利弊與國內國際輿論的壓力時,不得不在談與戰兩者之間傾向後者。
而就在中國的戰爭機器即將開動,國際勢力謀求和平解決危機無望的時候,越南突然釋放善意,希望以談判方式解決爭端。
此時,中國處境將極其尷尬,一方面戰爭機器已經開動,此時收兵不僅會使政府形象在國內國際上嚴重受損,為其他與中國存在類似爭議的國家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獲利範本。
另一方面,如果此時繼續推進軍事行動,中國將在國際上背負一個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拒絕和平的惡名。損失也是同樣巨大的。
但同時,文章認為,雖然這種「無賴」行為是世界上諸多「無賴國家」 的慣用伎倆,同時也屢試不爽,但並非沒有破解之道。
因為這種「無賴」做法能否奏效的關鍵點是,「無賴國家」能否準確把握住對方戰爭機器即將開啟,國際輿論對和平已經放棄這一時間節點,同時準確釋放出適量的「善意」。
其中每個環節都必須環環緊扣,任何一個階段出問題,都會使其成為眾矢之的,同時也會使對方有更充分的手段使自己處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因此在面對「無賴」國家時,要麼絕對隱藏自己各個階段的過程結果,使對方無從把握事態的真正發展,要麼就採取果斷措施,在對方有所動作之前,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
,文章認為,南海系列危機並非是歷史遺留問題,實際上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該地區周邊各國因南海中大量資源被發現而對中國進行的無理挑釁。
雖然如此,中國卻因為自身海軍的長期弱勢無法有效保衛這些本來屬於自己的寶貴利益,所以才使這些本來是非曲直極為明確的所謂爭議事件持續了這麼長時間。
隨著冷戰結束,世界各國因制度上的差異而引起的尖銳對立已經大大減少。中國再靠所謂「同志加兄弟」之類的口號去求得其他國家對其合法主權的認同顯然越來越不現實。
因此,文章認為,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名言「溫言在口,大棒在手」很值得參考。
而對現階段的中國而言,這句話或許可以解讀為:和平固然重要,需要由「溫言」來商量,但必須有「在手的大棒」來為自己撐腰。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