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探訪美國流浪者營地:矽谷光環外的叢林 [列印本頁]

作者: 瘋瘋顛顛    時間: 2014-6-1 10:03
標題: 探訪美國流浪者營地:矽谷光環外的叢林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4-6-2 02:33 編輯

2013-09-11 14:56  網易

      

  矽谷的無家可歸者營地「叢林」,是美國無家可歸者營地,佔地65英畝,一次最多可容納175人。

  

  「叢林」的生活環境極差,生活著形形色色的無家可歸者。

  

  一名無家可歸者躺在帳篷里睡覺。

  

  矽谷有很多無家可歸者營地,「叢林」只是其中之一。

  

  官員們稱只有所謂的「長期無家可歸者」生活在「叢林」這種地方,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一名失業的婦女住在這個帳篷里,她的女兒經常露宿附近的一個無家可歸者營地。對於一些不幸的矽谷居民來說,在失去工作或者患上可怕的疾病之後,「叢林」成為他們人生旅途的最後一站。

  

  這間窩棚的主人是一名56歲的老婦。據了解,一些無家可歸者已經在「叢林」生活了幾年之久。

  

  「叢林」的一條小河。不久前,有人在河裡發現一具燒焦的屍體。「叢林」居民傑麗稱她經常聽到「把帳篷里的人燒出來」這樣的威脅。

  

  傑麗稱很多無家可歸者營地都布設了陷阱。有時候,她會在午夜聽到有人挖洞的聲音。這些洞用於隱藏個人物品,防止被竊賊偷走,或者用於掩埋死去的寵物。

  

  「叢林」的一個窩棚。類似「叢林」這樣的無家可歸者營地的存在折射出矽谷光環下的黑暗一面。

  

  「叢林」居民萊德,她的女兒將要分娩。為了迎接這個孩子的到來,她添置了一些玩具和嬰兒用品。

  

  聖何塞政府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治理「叢林」這樣的無家可歸者營地,但效果並不明顯。

  

  狼溪在「叢林」中央穿過。每年的7月中旬,河水水位迅速下降。

  

  矽谷是舉世聞名的高新技術產業區,美國的一些最富街區就座落於此。然而最近幾年,矽谷的無家可歸者數量急劇增加。

  

  狼溪的補水主要來自當地公路和停車場的徑流。徑流穿過巨大的管道進入狼溪。「叢林」居民在岸邊堆放沙袋,用於安放管道。

  

  由於缺少基本的生活設施,「叢林」居民通常在狼溪洗澡和洗衣服。

  

  除了回收易拉罐和塑料瓶等廢品外,「叢林」的很多居民找不到其他工作。

  

  一些「叢林」靠回收電線中的銅維持生計。

  

  在這個無家可歸者營地,剝離了銅的電線橡膠外皮隨處可見。

  

  「叢林」的一座樹屋,由失業的木匠特羅伊建造。

  

  不久前,當地政府再次對「叢林」展開清除行動。

  

  清除行動中,工作人員清理了數噸垃圾。

  

  截至發稿時,照片中展示的所有窩棚都已經不復存在。

  

  當地政府不得不採取措施消除無家可歸者帶來的健康和安全隱患。

  

  雖然採取了清除行動,但官員們很清楚無家可歸者還會重返「叢林」,因為除了這裡,他們已經無處可去。


作者: ChineseInvest88    時間: 2014-6-6 13:23
不明白,不是有政府資助的公寓嗎?
作者: 雲海暖流    時間: 2014-6-8 07:33
ChineseInvest88 發表於 2014-6-6 13:23
不明白,不是有政府資助的公寓嗎?

西方有些人沒有固定場所,政府也幫不到他們。不像蘇州,讓10幾個孩子住在那裡沒人管。
作者: 小辣辣    時間: 2014-6-13 11:05
他們是蘇州戶籍人口,還是外來領有蘇州居住證的心蘇州人?
作者: 寒冬開梅    時間: 2014-6-14 00:27
 6歲的老七在蘇州溺水去世后,邳州村民劉向明養了10個娃的事情,5月28日經現代快報報道,引起廣泛關注。近日,在蘇州相關部門的安排下,劉向明一家帶著行李回到邳州,借住在二弟劉向成家。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見到了劉向明,劉家兄弟三個,他排行老大。令人吃驚的是,劉母說,三兒子也常年在外,生了8個孩子。加上二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兒子一共為她生了19個孫子孫女。
作者: 一九十一者    時間: 2014-6-14 05:29
說明美國也有不美的地方,甚至有很醜的地方。
美國打伊拉克,把伊拉克弄得一團糟,至今無法收場!這件事幹得最丑!很丟美國的臉。
美國整垮了蘇聯,還想整垮中國。目前正在整中國和俄國,想把中國和俄國都整垮。
希望中國人正確看待美國,更要正確看待中國。美國不是什麼都好,中國不是什麼都不好。
中國人要長自己的志氣!中國正在蒸蒸日上!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