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少林禪醫說養生----藥師法門,天賜五穀最養人
[列印本頁]
作者:
悟道
時間:
2014-4-29 09:06
標題:
少林禪醫說養生----藥師法門,天賜五穀最養人
俗語說"五穀為養",就是說"五穀"是飲食與養生的根本。地產五穀,人有五臟,中醫認為五穀可養五臟,比如小米養脾、大米養肺、小麥養心、大豆養腎、高梁養肝。人體是一個有機體,任何一個器官有了毛病,就會素及其他器官。只有五臟各安其職,人體才健康。
關子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泰、稷、麥、寂;另一種指麻、泰、稷、麥、寂。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小米養脾
小米,中國古稱稷或粟,亦稱作梁。其性耐旱,"只有青山乾死竹,未見地里旱死粟",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植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站性小米。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醋造的。小米是五穀之首,對補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要想把五臟養好,首先要把脾胃養好,所以小米是身體虛弱的人進補的上品,很多地方的人坐月子時都會喝小米粥以促身體儘快恢復。
滋補吃法:熬一鍋小米粥,取上層的米油吃,這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小米粥有"代參湯"之美稱。另外小米粥可以安神,對治療失眠有一定的效果,晚上喝小米粥有助睡眠。《本草綱目》說,小米"治反胃熱銅,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小米的芽和麥芽一樣,含有大量飾,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大米潤肺
大米,又稱"稻米"。主要分為秈米、梗米、黏米幾種。其性平,味甘,有補中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四脈、止煩、止渴、止瀉等作用。
滋補吃法:介紹一個常推薦病人服用的食療方——生薑蘇葉粥。其中生薑是對付發燒、打噴噴、咳疲等癥狀最好的"武器",也是中醫常用的藥材,有祛痰、祛寒、補氣、除痘、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具體做法是:蘇葉10克、生薑3片,將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
小麥養心
小麥都是秋天種下,冬天育精,春天長葉,夏天結實,具備了四季的精華,因此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也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利小便。
滋補吃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有助消除煩躁情緒;女性的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時,可以到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服用。進食全麥還可降低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從而達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中醫有一個經典的方劑就是甘麥大寒湯:甘草10克,大麥10克,大棗30克。加水煎湯服。此方源於《金匿要略》。方中小麥養心陰而安心神;甘草和中緩急;大棗補益中氣,並潤臟躁。三葯合用,甘潤滋養,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之效。用于思慮過度,心陰受損,臟陰不足所致的臟躁,症見精神恍惚,時常悲傷欲哭,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精神病,更年期綜合征,或神經衰弱辨證屬於心陰不足者皆可應用,簡單有效。
大豆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是腎之谷。《本草綱目》中說:"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腫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中醫認為它還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烏髮明目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對水腫,風毒,弦暈,腳氣,黃瘦浮腫等有食療效果。
滋補吃法:做黑豆漿,或者煮黑豆粥。黑豆中蛋白質的含量豐富,是牛肉、雞肉、豬肉的2倍多,牛奶的12倍。而且蛋白質質量很高。其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相似,賴氨酸豐富並接近人體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被稱為植物中的肉,當年少林寺武僧之所以體格強健與 多食用豆類不無關係。
黑豆對年輕女性來說,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黑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E族維生素和B族維生素含量最高,維生素E的含量比肉類尚5~7倍。眾所周知,維生素E是一種相當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質。我國古人雖不知道黑豆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卻從實踐中總結出它是一種美容食品。如古代藥典上曾記載黑豆可駐顏、明目、烏髮,使皮膚白嫩等。還有人用來治各種非遺傳性白髮:黑豆120克,米醋500克,以醋煮黑豆如稀糊狀,濾渣,以潔凈牙刷蔬白醋,外刷毛髮,每日1次(皮膚病者不宜)。治高血壓則用黑豆200克,陳醋500克,浸1周后,每次嚼服30粒,每日3次。黑大豆炒熟后,熱性大,多食者易上火,故不宜多食,小兒也不宜多食。
古代還有一種經典的養生延壽方——煮料豆藥方,據明太醫劉俗德《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載"老人服之能烏須黑髮,固齒明目。」此方用當歸12克,川尊、甘草、陳皮、白朮、白巧、菊花各3克,杜仲、炒黃民各6克,牛膝、生地、熟地各12克,青鹽20克,首烏、枸杞子各25克,同黑豆煮透去葯,曬乾服豆。
高梁養肝
高梁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里不可缺的配角,高梁具有養肝益胃,補氣健脾,止瀉的作用。
滋補吃法:把高梁面炒一炒,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有慢性腹瀉的人,可以持續吃一段時間,會有很好效果。對於小孩子消化不良可以用高梁大棗散,即以高梁米60克,炒香;大棗10個,去核,炒焦存性,同高梁米共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白糖,混合均勾。每次6~12克溫開水送服。本方用高梁米和大棗益脾胃、止瀉,炒用以增強收斂澀腸作用。主要用於小兒腸胃虛弱,消化不良,少食腹瀉或大便稀塘等。
作者:
擎天柱2014
時間:
2014-4-30 08:20
簡易的做法,打五穀豆漿。
作者:
桂花666
時間:
2014-5-7 08:06
五穀五味入五臟。
作者:
取經歸來
時間:
2014-5-13 11:27
很不錯
作者:
一念萬年
時間:
2014-5-13 11:31
很好。。。。。。
作者:
取經歸來
時間:
2014-6-16 15:16
多角度講述日常小疾小病的防治與身體的養護,娓娓道來,法簡意深,一用就靈。
作者:
一念萬年
時間:
2014-6-17 09:08
少林文化的一禪一武,一動一靜,對統一身心和諧是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少林寺主張通過禪武修鍊達到身心和諧,而人的身心和諧,也就是健康的根本。
作者:
取經歸來
時間:
2014-6-18 12:00
少林寺的養生是在參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作者:
不可說
時間:
2014-6-18 17:04
多角度講述日常小疾小病的防治與身體的養護,娓娓道來,法簡意深,一用就靈。
作者:
一念萬年
時間:
2014-6-19 10:53
少林寺的養生是在參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作者:
取經歸來
時間:
2014-6-19 16:53
衷心地感謝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少林文化事業發展的仁人志士,並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支持少林文化事業,共同開創少林文化事業新局面
作者:
一念萬年
時間:
2014-6-20 10:23
運用針灸、推拿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相關疾病,運用傳統運動療法康復訓練,運用中藥進行傷后調補,擅長時間養生、運動養生、本草養生。
作者:
唐僧騎馬
時間:
2014-6-20 15:56
運用針灸、推拿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相關疾病,運用傳統運動療法康復訓練,運用中藥進行傷后調補,擅長時間養生、運動養生、本草養生
作者:
親親我我
時間:
2014-6-20 16:09
少林文化的一禪一武,一動一靜,對統一身心和諧是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少林寺主張通過禪武修鍊達到身心和諧,而人的身心和諧,也就是健康的根本。
作者:
page998
時間:
2014-6-25 16:10
米養脾、大米養肺、小麥養心、大豆養腎、高梁養肝。
作者:
親親我我
時間:
2014-7-22 15:10
自接受少林禪武醫治療已兩年,身心受益良多。
作者:
公瑾
時間:
2014-7-25 21:00
中國醫藥學具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極其豐富的經驗總結。
作者:
fox2014
時間:
2014-8-4 08:24
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作者:
hello2014006
時間:
2014-8-7 08:49
天地只是一氣,自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唯這一個呼吸,呼是陽,吸是陰
作者:
擎天柱2014
時間:
2014-8-8 08:34
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
作者:
爸爸去哪了
時間:
2014-8-8 15:46
"五穀"是飲食與養生的根本
作者:
cat3
時間:
2014-8-11 07:47
支持樓主弘揚中醫文化。
作者:
fox2014
時間:
2014-8-18 08:35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基礎」的依據:中醫學五大核心理論——陰陽五行說、臟象學說、經絡學說、形神學說、天人學說都源於此書。
作者:
唐僧騎馬
時間:
2014-8-22 16:58
傳統的中醫藥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燦的明珠,雖曾一度遭遇來自民間和官方的冷落乃至貶損,但終因其自身具有的西醫藥所不能代替的優越性而巍然留存。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